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女护士焦虑情绪和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为积差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焦虑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回归结果表明焦虑、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解释能力分别为39.7%、17.6%,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焦虑对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171、-0.824(P<0.01),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直接效应系数为0.455(P<0.01),焦虑通过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078(P<0.01)。结论:女护士焦虑、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焦虑也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焦虑与生活质量的中介因素,改善女护士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女护士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女护士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生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的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调查分析,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袁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袁,对癫痫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评价。实验组选择:年龄在5~11岁的癫痫患儿,病程大于半年;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儿童。结果癫痫儿童的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方面。32例癫痫儿童中生活能力在边缘和低下的为24例(占75.0%)。同时,癫痫患儿的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为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对癫痫患儿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进行药物和心理的全面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得到正常发展。

  • 标签: 癫痫 社会生活能力 行为问题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73.3%病人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护理护理能力的总均分、自我护理概念因子分、自我护理责任因子分、自我护理知识因子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病人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支持,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COPD 社会支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调查哮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36.00%的哮喘患者存在轻度自我感受负担,8.00%的哮喘患者存在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00%的哮喘患者存在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哮喘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6±5.77)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感受负担越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设法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为哮喘症状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帮助.

  • 标签: 哮喘 感受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会支持,3个月后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完善社会支持对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家庭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产妇产后心理恢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分析选取分娩的146例产妇作为临床受试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定量数字统计表法类别分为临床对比组与临床对照组,每组73例。结论是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治疗有助于产后抑郁的患者初产妇的骨盆底平滑肌力量的恢复,提高其性爱和生活中的质量和有效降低抑郁症的水平,对于有效促进术后产妇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庭社会支持,产后抑郁,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并了解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3版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SSRS) 对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 39.5 ±8.25)分,在性别、年龄、学历、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神经梅毒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7.45±8.70)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神经梅毒病程、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为(17.75±6.89)分、( 12.83±4.26) 分和(6.88±2.20)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孤独感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病程的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提高神经梅毒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可降低其孤独感。

  • 标签: 神经梅毒 孤独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实施后优质护理后恢复状况较好。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青少年抑郁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且命名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心理健康检查的61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并且分析其结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和掩饰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大;而艾森克人格问卷患者的神经质、内外向以及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社会支持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平均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生活事件较多、人格特征缺少稳定性、应对方式不良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都是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病人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才能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社会心理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特色中医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进行观察。 方法 本研究重点研究来我院进行膝骨关节炎治疗的 66 例患者资料,患者来我院治疗年限均在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 0 月期间,所有的 66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均采取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 (n=33) 以及观察组 (n=33)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当中患者使用特色中医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比两组别患者护理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关节屈伸活动度。 结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治疗前,两组别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关节屈伸活动度对比不具有意义 (P < 0.05) ;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差于观察组, 组别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膝骨关节炎患者过程当中,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推动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应用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4例脾胃虚寒伴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改良艾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症状分数和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各种症状分数,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改良艾灸 中医特色护理 脾胃虚寒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特色护理对于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针对80名患有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研究组(n=4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强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特色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使用成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诊治的100名胃肠道恶性肿瘤入组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实行ERAS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护理前提下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状况、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下床运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康复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采用ERAS理念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可以促进其的康复速度,减少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中医特色护理 胃肠道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特色护理对于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针对80名患有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研究组(n=4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强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特色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1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对预后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贝拉唑 莫沙比利 中医特色护理 护理满意度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66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穴位敷贴干预。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等方面。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为(3.26±1.14)分,少于参照组,(T=10.691,P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穴位敷贴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症状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