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比曲安奈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的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至2016年对我院5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采用曲安奈德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效果更好,中药在促进疗效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有效的特点使得中药应用于OLP更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口腔黏膜病扁平苔藓中西药联合治疗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2016年我院ICU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6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西医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85%,西医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较治疗前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名下优于西医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联合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ICU 缺血性脑卒中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6日至2017年11月26日期间我院老年哮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利迭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3.96±0.12)L、FVC(30.61±7.58)L、FEV1/FVC(82.27±3.28)%、总有效率(96.00%)、IL-13水平(24.19±2.33)pg/ml、IL-12水平(60.74±3.66)pg/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白三烯拮抗剂结合吸入舒利迭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三烯拮抗剂 舒利迭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98例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49例,联合组4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清肺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联合组咳喘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及时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儿童病毒性肺炎 治疗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7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76.92%,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后抑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空气波治疗仪结合中药熏洗预防妇科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科925例良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空气波治疗仪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空气波治疗仪,疗程为5-7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43%,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7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气波治疗仪结合中药熏洗预防妇科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仅给与空气波治疗仪预防妇科良性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良性肿瘤术后 中药熏洗 空气波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方剂及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血尿酸和血沉改变的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8.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秋水仙碱、痛风宁汤内服合用新癀片外敷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采取髁支持钢板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67%较对照组20.0%明显较低,P<0.05。结论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髁支持钢板 新伤续断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至2016年期间符合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患者76例,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贝前列素钠片),38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当归、水蛭、地龙、丹参、川芎、赤芍、三七粉、怀牛膝、桂枝煎服),治疗8周后对比2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患儿98例分成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100%(48/48),较比对照组83.33%(40/48)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与对照组2.08%的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西医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的效果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取乳酸菌阴道胶囊+结合雌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例数200例,选取时间2015.5.1日到2016.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结合雌激素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随访不同时期的症状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性阴道炎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5.00%,而随访6个月的症状反复发作概率是9.00%,12个月概率上升幅度较低,为18.00%,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结合雌激素的基础上,针对老年性阴道炎女性患者再联合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结合雌激素 乳酸菌阴道胶囊 老年性阴道炎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精细化管理条件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机构2016年2月~2016年10月120例老年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老年人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60例)选择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完成护理服务工作;观察组(60例)选择护理精细化管理条件下的“医养结合”模式完成护理服务工作;最终就两组老年人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老年人满意度以及6个月住院治疗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人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老年人满意度以及6个月住院治疗率展开对比,观察组老年人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于护理精细化管理条件下采用医养结合模式开展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工作,对于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以及老年人疾病控制效果的提高均可以做出保证,最终使得老年人满意度得以显著提升。

  • 标签: 护理精细化管理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案,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7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PMA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压氧 康复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康复训练给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别为单纯进行康复训练的40例对照组患者、联合进行针灸加康复训练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脑损伤患者行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接受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6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5%,常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1%,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了患者心功能,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患膝的VAS评分和患侧的下肢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两组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治疗耐受力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癌痛经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转移癌痛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美施康定治疗,研究组使用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RS、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转移癌痛经美施康定结合益肾化浊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骨转移癌痛 美施康定 益肾化浊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一般护理模式)与研究组(20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与护理后两组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护理前两组HR、LVEF、6MWT步行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HR均减小(P<0.05),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6MWT均升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可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心率的减慢、运动耐力的增强。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应用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结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分娩后检查确诊为产后尿潴留尿失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加以使用生物反馈仪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漏尿及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3个疗程的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所应用的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仅为70.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患者生物反馈仪与护理干预的结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产后尿道口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漏尿的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标签: 生物反馈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产后尿潴留 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