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糖尿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该治疗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从在本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病人中选出87名,依据病人最后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将这些病人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这两组病人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基础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另一组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基础组中有43名病人,实验组中有44名病人,对这两组病人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时间长于另一组(p<0.05);实验组病人最末一次测量的空腹血糖值显然低于另一组(p<0.05);实验组病人的餐后血糖与另一组相比也比较低(p<0.05)。两组病人在使用胰岛泵熟练程度、认为饮食自由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如果短期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就可以降低病人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对病人的血糖控制有着较大意义。医院的护理人员应该对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对病人进行详细介绍,将病人的自信心进行树立,这可以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9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术前护理干预组施行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值;平均术前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眼压、焦虑、抑郁程度;术后干眼的发生比例。结果术前护理干预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护理干预组平均术前护理质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眼压、焦虑、抑郁程度接近,P>0.05;护理后术前护理干预组眼压、焦虑、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护理干预组术后干眼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眼压、焦虑、抑郁程度,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比例。

  • 标签: 术前护理干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层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操作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等各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层级护理可控制感染情况,提升护理治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层级护理 ICU护理 感染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ACT评分、同时应用肺功能检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症状完全控制率26.3%,部分控制率27.6%,治疗6个月后症状完全控制率56.8%,部分控制率23.5%,治疗前后比较ACT评分、PEF、PEF%预计值、FEV1、FEV1%预计值、FVC、FVC%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T测试可作为门诊筛查哮喘患者是否控制的检测手段,联合肺功能检测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病情,评估哮喘控制程度,对于哮喘患者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10月、2016年8~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的电子护理病历进行研究,每份病例的护理项目为1000项,并将2015年的病历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质量管理;将2016年的病历设为观察组,对其采取环节质量管理,随后对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在电子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此分析。结果观察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环节质量管理后,病历缺陷率为3.70%(37项);对照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常规质量护理后,病历缺陷率为23%(230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病历的缺陷率,改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环节质量控制 电子护理病历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对气管切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例气管切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做细菌学检测,进行气道管理创新、多部门联合干预、落实隔离措施、手卫生等集束化干预。结果36例患者拔管,治疗原发病痊愈,4例带管回家。结论集束化干预有效控制了气管切开患者多重耐药菌传播,未发生交叉感染,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气管切开 集束化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参与临床医学检验病患200例,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99例,临床化学100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6例,微生物学检验41例,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实施;对照组采用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0例,临床化学95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91例,微生物学检验48例,实施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临床检验准确率是97.9%,对照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0.9%,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98.3%,对照组则为91.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消除纠纷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实施控制,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20例血液样本,将其分别用110000及15000两种比例进行稀释处理,对比分析该样本的稀释比例、保存方式等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差异。结果血液稀释比例不同,其血HGB、WBC、PLT、RBC指标差异明显(P<0.05)。存放条件不同,同时间下的血HGB、WBC、PLT、RBC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存放条件及稀释比例均会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应使用综合方法控制血液检验质量,对提升血液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下半年开展一系列的改进活动,包括提升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质量管理水平、微生物检验室与临床医师加强合作、发挥病原微生物检测指导价值、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挖掘、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加强微生物检验室的质控。结果2017年感染率、感染例次率、临床诊断与微生物检验不一致率大于2016年,2017年手卫生合格率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对于医院感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 12例研究对象都是在我院进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相关工作。将进行本次研究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6例相关护理人员不进行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的 6例护理人员则是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经过两种方法处理之后,对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6例护理人员经过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在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例护理人员, P< 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因此该种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前两种饮食控制方法对肠道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饮食控制方式进行分组,A组于检查前1d饮食控制,B组则于检查前3d饮食控制,均于检查前一晚8点禁食,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组与B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满意度分别为97.14%、82.86%,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加强饮食控制具有必要性,而选择提前1d饮食控制即可,不会影响肠道清洁效果,利于促使患者配合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饮食控制方法 肠道清洁效果
  • 简介:摘要全面建立、运行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各项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履行好疾控机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职能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确保达到服务客户、规范检测、科学预防、促进健康的质量方针。本文阐述了国内很多疾控机构目前的体系运行困难及结合实际提出的工作思考,推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实验室 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
  • 简介:摘要 目的 实施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观察其对于腔镜肾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我院进行腔镜切除术的 8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腔镜肾切除术结束后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手术室专业护理干预,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术后恢复情况的角度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 (P< 0.05),从感染发生率的水平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具有更低的感染发生率( P< 0.05)。结论 对腔镜肾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手术室专业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创伤恢复,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满意度,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了贡献。

  • 标签: 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 腔镜肾切除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性减压术后,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本院所接受重型脑损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40例(2017.3.1-2018.3.1),选其中的20例患者记为对比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剩下的2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进行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重型脑损伤患者,通过采用控制性减压术后,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才招聘情况,其新入职的员工以高等院校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的思想活跃且具备很强的自主意识,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其能尽快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运行。本文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分析新入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入职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呼吸机的定标误差对机械通气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实验的形式对定标误差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呼吸机通气参数的相关原理进行对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对影响机械通气性能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影响的因素分析对呼吸机系统定标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以此保障呼吸机在临床机械通气运用中更加安全和准确。

  • 标签: 呼吸机系统定标 机械通气性能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模式,查看其管理效果和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规范管理的44例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参与研究,另选择44例未接受规范管理的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和生活习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临床指标,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乡镇 2型糖尿病 规范管理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质量控制小组在提高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01月~2016年07月本院诊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抽选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介入治疗出院后均行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建立延续性质量控制小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的优良率(95.24%)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运动达标率(90.48%)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0.00%)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质控小组能够使介入治疗患者对心脏康复的实际依从度提高,从而改善其健康结局,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延续性质量控制小组 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0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用药依从性评分(95.58±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评分(80.01±2.25)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其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药学服务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效果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的策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下半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60例,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从孕产妇本人,护理人员态度及服务方面、医疗器械、药物方面及消毒措施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问,通过调查分析以上因素研究确定我院妇产科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结果我院护理人员态度需要改善的有100例,医疗服务水平方面需要加强的有20例,态度及服务水平都需要加强的有10例,医疗器械需要加强的有10例,药物因素方面需要加强的有10例,消毒措施需要加强的有10例。结论妇产护理中的控制风险的策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较高,能比较明显的反映医院护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及需要加强的方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护理 控制风险 策略 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