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的规范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参与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PDCA应用到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再次对护士进行调查,对比前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前,护士的满意度为77.5%,管理后护士的满意度为98.5%,由此可见,管理前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原理应用到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构建当中,有利于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使护士获得更多实用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规范化 护士 分层培训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缓解胆结石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研究个性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90例胆结石患者,按接受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45例患者手术前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的45例患者则给予个性护理,分析和探讨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的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发现,二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实验组患者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且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术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配合度,而且能够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沟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术前焦虑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管理在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挑选10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集束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MB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MBI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与肢体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集束管理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集束化管理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个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身特点对患者实施个体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人体化护理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壳聚糖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等行业,其优越性能越发引起各界的重视,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纳米化处理则是进一步提升其性能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实验的方式进行壳聚糖烷基改性尝试,制备烷基壳聚糖纳米微球,进行纳米微球负载扑热息痛相关研究,再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缓解牙源性及颌面部软硬组织损伤引起的急慢性疼痛、提升口腔医疗水平等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壳聚糖 烷基化改性 纳米微球 包封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药房管理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发药机和药品智能存取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使用情况。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调剂差错,同时还避免了与患者的纠纷。结论自动系统的使用代替了门诊药房的药品手工调配模式,但是在新系统的运用过程中还要完善其中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 药房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采取人性护理的护理方式对采血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体检的人员10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的采血护士进行常规的岗前培训,对观察组患者的采血护士在此基础上,加强扎针训练、风险防范、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体检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调查对象进行采血护士护理服务的水平、态度及体检环境等因素的调查评价,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对采血护士的护理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治疗环境等要素的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进一步提升采血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采血服务流程,可以较好的满足体检人员的需求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采血护士 体检 人性化服务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集束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7月住院的1-6岁小儿扁桃体切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预防出血的集束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以前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实施集束护理措施后,小儿吞咽困难、进食时间、进食食物、痰中带血丝、吐鲜血等均较对照组有区别(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集束护理,有助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预防出血,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监护人的焦虑。

  • 标签: 小儿 扁桃体 手术 集束化护理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所致。而近年还提出了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的新理论。此外,ITP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近来也已取得重要进展,欧美相继制定了IT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文主要探讨成人ITP的规范诊断。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护理时,个性的护理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前出现的焦虑现象。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胆结石 术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自2016.06~2018.06从我院选取8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见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中40例肿瘤介入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4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则在常规现场问检教学的基础上给予视频+案例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待教学完成后,将两组见习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见习生在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对照组活跃,其中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介入科教学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临床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其将理论和视频案例分析有效结合,增加了学习效果,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案例教学法值得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介入科 实习生 案例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个性护理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至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我们予以心内科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采用个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在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两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个性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地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个性化护理 临床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窦炎临床护理中舒适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分析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鼻窦炎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常规服务;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舒适服务。比较两组患者鼻窦炎护理满意水平;操作舒适度、病房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SAS、SDS。结果观察组患者鼻窦炎护理满意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操作舒适度、病房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SAS、SDS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临床护理中舒适服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整体舒适感受,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鼻窦炎 临床护理 舒适化服务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9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集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维度、心理维度、躯体维度以及社会适应性维度等生存治疗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78.9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95.12%,差异显著(X2=4.667,P<0.05)。结论集束护理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患者,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时间、每日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活血瘀中药注射剂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活血瘀类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共70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统计其中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9%,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2.9%。同时经过危险因素分析表示,患者的年龄、超量注射、合并疾病以及体重指数为导致使用活血瘀中药注射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活血瘀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应当在结合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理念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本院精神科室女性护理人员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理念,观察组采用人性理念。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总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理念的价值十分显著,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管理 人性化理念 价值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应用人性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对食管癌患者64例进行研究,选取时间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入院单双号分组,单号32例甲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双号32例乙组患者应用人性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VAS评分干预前统计学分析,差异性不明显(P>0.05),乙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低于甲组,满意度93.75%比甲组71.88%高,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人性护理模式用于食管癌患者护理中,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满意度高,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食管癌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疼痛护理对缓解输尿管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分为常规组和疼痛干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疼痛干预组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予以个性的疼痛护理措施。结果在实施个性疼痛护理后,疼痛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在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同时,应在综合评估患者疼痛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个性化疼痛护理 VAS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的教育管理。

  • 标签: 研究生 教育管理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