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德育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于城市的繁华和多元化,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较为单一,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也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压力。因此应该从教师师德建设、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家校合作以及德育实践等方面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成果的提升。

  • 标签: 立德树人 农村初中 德育教育 措施
  • 简介: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会千方百计让前来就诊的穷困病人得到救治,每当穷困病人见到药方而无力承担医药费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换方降价,让其尽可能得到救治;每当穷困病人遇到这样那样的难事时,他总是会主动伸出手来帮一把。近20年来,他始终坚持每周坐3次门诊、查两次房,先后接诊病人10多万人次,其中得到他关爱的穷困病人就有1000多人。在他的热心资助和精心治疗下,许多穷困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避免了因病而家破财空的悲剧。他就是军队“国医名师”、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长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凌昌全教授。

  • 标签: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中医科 科主任 晚期癌症患者 医药费 中医系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索参与式教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课堂对提升六年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方法 : 选取练塘镇颜安中学初中六年级四个班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学校进行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实施青春期性教育,进行干预前后的2次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男性性心理健康水平平均值3.58,女性性心理健康水平平均值为3.59,显著性(双尾)的值大于0.05,说明男性、女性初中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比较研究对象性心理健康干预前测与后测差异, 干预后的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在各维度方面均高于干预前的初中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均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对提升六年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参与式教学 青春期 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观疗法与五音疗法相结合的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浦东新区某所公立中学132名初中生进行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干预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宗氏焦虑量表(SAS)、宗氏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得分数据,并比较前测、中期和后测结果。结果:干预后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有所改善,但SAS、SDS前测、中期和后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得分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和躯体化因子在干预过程中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音乐内观干预后学生的人际关系因子均分显著低于干预前期(P<0.05)和干预中期(P<0.05),音乐内观干预前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干预中期(P<0.05)和干预后期(P<0.05)。结论:在日常中进行内观疗法结合五音疗法的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可使躯体化症状显著减轻、人际关系水平显著上升,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内观疗法 五音疗法 初中生 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发育及屈光状态,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按照整样抽取的方式,选取2021年我市4所小学和4所中学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的样本量为7531名,其中小学生有4634名,初中生有2897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女性,存在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均是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7531名中小学生中,正视、远视、散光、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3.90%、10.62%、10.85%、64.63%,且初中学生的正视、远视和散光检出率低于小学生,而近视检出率则要高于小学生。结论:小学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其中引起视力不良的主要因素为近视,需要加强中学学生的近视防治工作,这对改善学生视力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小学生 初中生 视力发育 屈光状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列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加强管理前我站的30名血站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站质量管理模式,并同时分析其采集的血液1000份;列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加强管理后我站的30名血站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采用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优化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并同时分析其采集的血液1000份。对比两组血站工作人员的质量监管评分、血站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血液质控感染率。结果:研究组血站工作人员的质量监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站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血液质控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比对数据具备差异性统计区别(P<0.05)。结论: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血站工作人员增加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可提升血站工作人员的管理改进意识,提升监管的质量,从而降低血站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小血液质控感染率,为血站血液的安全性提供更好地保障,值得使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风险管理 血站 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