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长沙市无偿献血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1-2003年献血日期尾数为“5”的无偿献血作为研究对象。结果长沙市无偿献血以36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和职员为主。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职业固定人员的多次献血比例越高。结论应动员更多的年轻人、低文化程度人员及职业不固定人员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调查
  • 简介:摘要为了调查无偿献血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其对献血献血行为的影响,在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之间所有的无偿献血之中随机抽取200位无偿献血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无偿献血的个人基本信息、献血认知、献血态度等情况。共下发200份调查问卷表,200份全都完整收回,结果表明种种因素都会对献血的献血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无偿献血还没有完全了解关于献血的常识,对于献血认知度不高。相关献血工作部门应该加大关于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偿献血认知对献血献血行为的影响,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 标签: 无偿献血认知 献血者 影响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照料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本院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10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来自2017年1月到6月,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50例患者和50例照料)和对照组(50例患者和50例照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智能状态和生活能力,以及照料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能力和智能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照料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也得到改善。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照料者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状况,有效避免和控制因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保证受血的安全。方法选择无偿献血157860例,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HBSAg、抗HIV、抗HCV,ALT5项指标检测,将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血液标本中ALT阳性率最高,各项指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测阳性率总计为6.69%,在采血过程中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对采血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受血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结论检测无偿献血的传染病原体,能够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减少医疗纠纷,对采血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受血的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无偿献血 阳性 病原体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经过确诊的132例老年心房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合CT和MRI技术诊断其是否伴随缺血性脑卒中,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房颤患者)69例和观察组(房颤伴有缺血性脑卒中)63例,分析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理因素.结果老年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年龄(χ2=9.791,P=0.001)、高血压(χ2=4.859,P=0.027)、糖尿病(χ2=7.283,P=0.007)、持续房颤(χ2=15.230,P=0.000)、颈动脉斑块(χ2=8.508,P=0.004)、左心房扩大(χ2=8.340,P=0.00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持续房颤、颈动脉斑块及左心房扩大为老年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持续房颤、颈动脉斑块及左心房扩大是影响老年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关键词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显示人体皮肤的温度分布模式,观察经络循行的温度状态,以推断脏腑、经络的寒热虚实情况,对中医证型分析、辨证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研究通过对80例体检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和膈下肝经期门穴红外热图对比分析,观察平和体质和气郁体质期门穴温度高低相对关系,对比分析气郁体质膈下红外热图分布特征,并且分析异常温带与经络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体质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片酊递减给药治疗海洛因成瘾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56例患者均为医院戒毒的患者,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阿片酊递减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并联合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戒毒效果明显,22例患者戒毒有效,4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将阿片酊递减给药方式应用于海洛因成瘾患者治疗和护理之中,可帮助患者及早戒毒,恢复健康。

  • 标签: 海洛因成瘾者 阿片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HBsAg携带乳汁中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方法:将 HBsAg阴性和阳性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属于 2013年 2月 1日至 2016年 8月 31日)。分析乙肝病毒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 HBV-DNA阳性率( 47.50%)、 HBeAg阳性率( 85.00%)以及 HBsAg阳性率( 65.00%)均更高( p< 0.05),两组血清中 HBV-DNA载量大于等于 1*106时 HBV-DNA阳性率高于 HBV-DNA载量小于 1*106时的阳性率( p< 0.05)。结论: HBsAg携带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对判断是否可进行母乳喂养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HBsAg 携带者 乳汁 乙肝病毒 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调查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水平,现存社会支持问题。结果 具有差异性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需要个性化的社会支持。结论 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政府等相关单位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增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度。

  • 标签: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慢性心衰治疗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运动组在此基础上行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LVEDD与LVESD指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运动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显著,对于患者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调查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水平,现存社会支持问题。结果具有差异性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需要个性化的社会支持。结论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政府等相关单位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增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社会支持度。

  • 标签: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 社会支持
  • 简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献血血液检测指标之一,本站因ALT不合格而报废的血液约占血液总报废量的50%,导致ALT不合格除病理因素外,饮食、生活习惯等生理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献血前应用干式生化法测定ALT初筛献血能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但成本较高.如果能选择性地筛选ALT不合格的高发人群,既可降低检测成本,又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3078名自愿无偿献血进行统计,分析各类职业人群以及初次与反复献血的ALT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干式速率法 ALT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从社区护理角度出发,;了解脑卒中患者照顾的护理体验和需求,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社区20名脑卒中患者照顾,通过非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和观察,总结出照顾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结果1处于不同病程和照顾阶段照顾的感受和需求是存在变化的。2.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使照顾的感受和需求有明显的差异。3.分析总结这些差异和变化探索其中规律。结论1脑卒中患者照顾是一个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角色,这个群体相当庞大和重要,其招股体验和需求存在差异性并且是动态变化的。社区护士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同时针对个案具体情况能够与照顾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与健康指导,使社区脑卒中患者得到持续专业的照顾,同时使脑卒中患者照顾得到专业及时指导,获得更加良好的照顾体验。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照顾者 照护体验 照护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献血工作步入法制化和正规化道路,无偿献血和还血逐渐增多.目前,关于无偿献血的还血规定各地差别很大.本市实行无偿献血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等量免费用血制度.现将近5年无偿献血还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免费用血 状况分析 献血法 等量 威海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采血中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健康体检100例,为进一步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乙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方式展开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健康体检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乙组,其低血糖发生率、焦虑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甲组,且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健康体检采血中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整体护理效果的改善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健康体检 采血 针对性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