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填纱结合米索前列醇局部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宫腔填纱结合米索前列醇局部药治疗(观察组)。对比各项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宫腔填纱与米索前列醇局部药联合应用的效果优越。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腔填纱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不同药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各16例,予以利培酮片进行常规治疗,Ⅰ组病人利培酮药方法是1次/d,Ⅱ组病人利培酮药方法是2次/d。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精神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分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患者PANSS总评分略低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Ⅱ组为7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不学意义(P>0.05);Ⅰ组不良反应率为18.75%;Ⅱ组不良反应率为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药方法不同对疗效、症状改善无明显影响,但一日一次药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首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时间药法及护理干预对控制难治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时间药法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药法及护理干预对控制难治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稳定及较理想的范围,降低了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时间给药法 护理干预 难治性老年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ASA分级I~II级,择期行全麻下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80例,所有病人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40例,实验实施者和数据采集者均不知道具体的分组情况。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2ml溶液(在D组则为地塞米松10mg,在N组则为生理盐水2ml)。术毕待患者Aldrete评分达9分以上时送回病房,同时接上自控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1h、4h、8h、24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PONV进行评分,记录PONV的发生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PONV的发生率(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防性药可以显著减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次数和程度,方法简单可行,值得在术后自控镇痛病人中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病人自控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不同药方式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单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28.91±14.21)min、拨管时间(24.12±11.54)min,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21.42±6.10)min、拨管时间(15.34±5.71)min,观察组在这些临床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且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和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选择100例住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药途径分为静滴组和口服组,每组50例。静滴组患者给予24h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口服组患者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CA血流速度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滴组患者MCA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程度略优于口服组,但P>0.05二者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滴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程度略优于口服组,但P>0.05二者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除静滴组1例患者发生一过性面部发红、恶心、血压≤90/60mmHg不良反应,其余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不管是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还是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尼莫地平 静脉滴注 口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宫颈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清洁度、雌二醇水平及卵泡雌激素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雌激素 萎缩性阴道炎 阴道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硝唑和替硝唑在不同药途径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在2016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四个组,每组患者13例,A组为口服甲硝唑,B组为外用甲硝唑,C组为口服替硝唑,D组为外用替硝唑。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A组与C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B组与D组,而C组的治疗效果要由于A组,各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口服替硝唑进行治疗,能够在较短的疗程下,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实现了治疗效果的提升,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硝唑 替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祛痒止带汤雾化药、外用双唑泰栓联合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外用双唑泰栓治疗,研究组经外用双唑泰栓、雾化给予祛痒止带汤联合治疗。结果两组经相应方案药后均获得一定疗效,但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数据对比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27%。结论应用双唑泰栓外用、祛痒止带汤雾化药联合治疗真菌性阴道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双唑泰栓 祛痒止带汤 联合使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并研究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妇科接诊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出100例患者纳入对照试验中,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甲硝唑基础上追加雌三醇,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相当(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萎缩性阴道炎 雌激素 甲硝唑 阴道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不同药方案用于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收并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药方案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另一组为B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的左氧氟沙星,并以每日一次性药的方法,可显著提升淋病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淋病 非淋菌性 尿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查对错误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就诊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口服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目标达标率为123.5%。进步率为74.8%,均达到预期目标。口服药查对错误由开展前的(10.5±2.34)件,降到开展后的(2.1±1.14)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提高到开展后的96.2%,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药查对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精神 精神科住院 给药查对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乙肝肝硬化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药对比单独使用恩替卡韦的效果。方法对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药,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并归为对照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谷转氨酶(ALT)等水平,发现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两组仍然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95.0%,对照组转阴率为97.5%,比较两组患者转阴率发现,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药对比单独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药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对于患者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乙肝肝硬化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克拉霉素长期低剂量药、激素(鼻用)、鼻腔冲洗三联疗法对复发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包括10例接受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的患者,实验组包括15例接受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MLK鼻内镜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MLK评分上来看,两组患者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长期给予低剂量的克拉霉素、激素(鼻用)、鼻腔冲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其具有康复快、见效快、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克拉霉素 鼻用激素 鼻腔冲洗 复发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