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小儿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治疗的242例小儿患者在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作为观察组,对2017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实施优质护理的231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降低小儿门诊输液患儿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 门诊输液 护理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我院西充县疾控中心,急、慢性传染病防控、流行病调查、免疫接种和区域水质检测等专项工作,均需进行档案记录,这些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为以后的流行病防治、疫情控制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疾病中心 管理 问题 档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水平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疾病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SEQ、FES、Fugl-Meyer评分、Barthelindex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结论将风险管理用于老年脑卒中防跌倒的护理中,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医院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地区医务人员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持续质量改进)与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各15例,评价两组检查结果(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晓率与正确洗手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晓率与正确洗手率均高,P<0.05。结论在医院手卫生管理中合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优化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急诊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术前风险评估,落实患者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执行医嘱,根据医嘱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由急诊科护士长收集资料,护理部跟踪评价汇总。结果两组成员在分别进行管理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得分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得分率为95.3,对照组得分率为8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落实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效果较好,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进行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40例的患者为研究组,给予研究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在综合内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照内科护理常规给予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针对医院感染实施护理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消毒效果与环境卫生监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院感的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6.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实施期间消毒与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7.19%,对照组为90.52%,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综合内科院内感染控制,减少感染率,对提高院感控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管理 综合内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处理对策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实施相对应的处理对策;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伤口感染、操作失误、准备失误、记录失误、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处理对策,可有效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可实施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病病人社区管理对于患者疾病管控的作用价值,为后续管理干预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对我社区50例肺结核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观察患者治疗率以及全面复查情况。结果50例患者治疗率为100%,全年应复查人次为282次,实际复查人次为269人次,系统管理率为95.4%。结论给予社区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度,按时复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社区管理 系统管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精神科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精神科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康复护理管理方式尽心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康复护理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文关怀康复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提升精神科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精神科 康复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采用PG-SGA量表评定患者营养状态、个体化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营养管理本的应用、分阶段式营养患教。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前白蛋白、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MAMC)各项指标。结果个性化营养管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 营养管理 肿瘤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和医疗改革制度的落实,护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在内科护理中分层管理法就是一次创新和尝试。本文,随机的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分层管理的方法,分析其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成效,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内科护理事业的进步。

  • 标签: 内科护理工作 分层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规范、合理的行为是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前提。医疗保险管理最重要的是医院应积极适应医疗保险制度,制定规章制度,采取严格的评估措施,确保医疗保险政策的具体实施。为此医院必须依靠大数据,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为主要出发点,材料费、药品费、医疗费检查费等重点放在监管上,加强对医疗保险的管理,既有利于保护患者和医院的利益,又可以保障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 标签: 医院 医保管理 大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采取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后,外科老年患者拔管的例数明显减少,这提示应当在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 标签: 风险管理 外科 老年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管理效果,旨在更好的发挥专科护士在护理咨询与指导方面的优势作用,保障肿瘤患者护理服务延续性。方法以我院10名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期间,专科护士负责护理并参与会诊管理,承担沟通、会诊协调、随访、会议记录、档案保存、提出护理诊断、参与病历讨论等工作。观察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58例患者“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中专科护士参与管理情况,自拟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家属及医生对专科护士护理及管理的满意度。结果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家属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医生对专科护士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详见表1。结论专科护士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提出护理诊断、完善工作流程、履行工作职责等,可有效增快多学科会诊团队工作效能、提升专科会诊水平、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 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中随机选择92例,组别分类根据护理方法进行,为对照组(46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46例)患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将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常规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中药房内中药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中药房药品情况进行研究,对中药药品的调剂、准确发放的占比率、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质量管理的满意度等等进行探讨研究,综合医院各个情况,最后对中药房内药物的质量管理服务质量做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结果在经过较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之后,医院中药房内中药的准确发放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各类药品的调剂准确率也逐渐升高,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实行的质量管理满意度较高,与之前的常规管理相比,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当中,信息化管理的合理利用使得中药房内中药的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相对较高的满意度,综合各个方面来看,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房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骨科护理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9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和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儿科病区收治的患儿各128例,整理住院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结果实施后,儿科病区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13.28%降至4.69%,护理纠纷发生率从10.16%降至3.125%,且住院时间也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强调护理风险的事前防控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在西药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我院开具西药的220张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管理管理后组),并与2016年1月—2016年12未实施合理用药管理的220张西药处方(管理前组)进行比较,分析管理实施前后西药处方不合理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管理后组西药处方不合理率明显低于管理前组,管理实施前后西药不合理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管理前组和管理后组处方所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有助于提高西药处方合理率以及西药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管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