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34例,将其充当实验组,而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健康人员34例,将其充当参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PCT含量检测,最后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两组受检人员经检测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水平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实验组患者中,C反应蛋白阳性占比为86.7%,降钙素原阳性占比为60.0%,D-二聚体水平阳性占比为66.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可以将患者机体感染和纤溶系统充分体现,从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急性白血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联合肺功能检测在间质性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CRP(35.21±14.39)mg/L和PCT(0.43±3.32)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3.34±1.12)mg/L和PCT(0.10±0.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的敏感度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敏感度。结论CRP、PCT联合肺功能检测有助于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CRP PCT 肺功能检测 间质性质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者,其中小儿细菌性肺炎有58例、病毒性肺炎有42例和支原体肺炎56例,并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仪和试剂盒对这些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超敏C反应蛋白康复期比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性肺炎组无明显变化(P>0.05)。病毒性肺炎组阳性率和健康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肺炎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发作期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为(5.75±3.16)mg/L、GMP140为(19.25±6.36)ng/ml,心肌梗塞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为(5.94±2.98)mg/L、GMP140为(18.75±6.15)ng/ml,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0.62±0.41)mg/L、GMP140为(10.24±2.14)ng/ml)。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且患者急性发作期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等指标会出现上升趋势,能够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发作期诊断指标之一,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GMP140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1例经病原学检验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样标本,进行PCT、CRP和WBC检测,对照新生儿标准PCT、CRP和WBC水平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PCT(12.35±4.62)μg/L、CRP(18.37±6.34)mg/L、WBC(34.82±10.07)×109/L,治疗10日后PCT(0.34±0.06)μg/L、CRP(3.72±1.15)mg/L、WBC(17.48±2.35)×109/L,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可靠临床指标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法、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和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血清Hcy、hs-CRP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而且血清Hcy、hs-CRP水平与血清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可以作为监测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颅内动脉支架术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面积(A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辛伐他汀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将52例颅内动脉支架术且术前彩超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口服辛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20mg/d组(25例)和40mg/d组(27例),两组均术前3d开始口服辛伐他汀,并同时口服氯吡格雷75mg/d+拜阿司匹林100mg/d;在支架置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IMT及AP,同时检测血清CRP浓度。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IMT及AP均较术前无明显减少(p>0.05),至6个月时,减少才有显著性(<0.05);且6个月时,40mg组减少明显多于20mg组(p<0.05)。两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CRP均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40mg组降低较20mg组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颅内动脉支架术后患者IMT,缩小AP,抑制炎症反应,对预防颅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颅内动脉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肺灌洗术对ICU内行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院ICU内行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纤支镜肺灌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ICU机械通气合并肺感染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PCT、CRP水平,对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病情以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纤支镜肺灌洗术 ICU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PCT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尼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肝癌患者,在2015年3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索拉尼。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86.67%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6.67%低于常规组20.00%,但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同时加用索拉尼,临床疗效更加突出,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非尼 肝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地中海贫血等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由白细胞引起的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等同种异体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长期输血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9例输注过滤的少白细胞红细胞,对照组79例输注无过滤的悬浮红细胞。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输血后由白细胞引起的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等同种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观察组患儿FNHTR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49%(8例次),输注无过滤悬浮红细胞的对照组FNHTR不良反应率为5.27%(86例次),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由白细胞引起的其它同种异体输血反应。结论对地贫等需要长期输血患者选择滤除白细胞输血,能有效降低由白细胞引起FNHTR等同种异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滤白细胞输血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滤白细胞输血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折结扎切除法与输卵管折叠结扎法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绝育手术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双折结扎切除术,n=33)与观察组(采取输卵管折叠结扎术,n=33),观察两组术后妊娠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腰痛、腹痛、下腹坠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带增多、痛经、闭经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折叠结扎法术后并发症少,妊娠率低,且操作简单,价格合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绝育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折结扎切除法 疗效 输卵管折叠结扎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平滑指数(SI)对杓型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UM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根据实验室检测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的UMA阳性、杓型高血压患者76例(退出随访及失访17例),完成所有试验者共59例(男40例,女19例)。所有纳人随访的病例给予安博诺+比索乐尔治疗。随访20周,研究前后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UMA水平、24h平均压、白昼平均压、夜间平均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LF和LF/HF明显降低,SDNN、RMSSD、PNN50与H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SI值分别为1.33和1.19。结论对UMA阳性的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比索乐尔,可明显降低患者UMA水平,同时使血压平稳降低,自主神经失衡明显改善,提示血流动力学因素与神经-内分泌因素在高血压MAU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平滑指数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56+CD1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B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CD3+、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56+CD16+、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4+、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3、C4、B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提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利湿化瘀中药,对照组给予妇乐冲剂。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为自月经来潮第5d起至下次月经来潮时,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分析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优于对照组的53.19%(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炎不但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还能显著改善盆腔炎患者的血液状态,并起到较好的抗炎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和PCT联合监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和PCT水平及血沉和血象等指标。结果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和PCT水平显著升高,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和PCT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和PCT水平与血沉和血象水平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RP和PCT水平对鉴别诊断患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抗生素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RP PCT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对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纳入患者均为我院诊治的144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编号后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72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关注治疗对血清中hs-CR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hs-CRP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且能显著下调血清中hs-CRP的表达,优化机体的内环境及细胞因子平衡,临床中可以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参附注射液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对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STEACS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再给予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观察各组治疗1月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1.MACE发生率常规治疗组31.58%,联合治疗组22.5%,,有统计学差异(P<0.05)。2.Hs-CRP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s-CRP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可降低NSTEACS患者MACE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为两药协同改善内皮炎症。

  • 标签: 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NSTEACS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瑞舒伐他汀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血脂康组每日早晚给予血脂康胶囊2粒,共用药6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C,LDL-C,TG,HDL-C及CRP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治疗前各指标的比较均无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治疗后各指标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都能够降低TC,LDL-C,TG及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的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血脂康 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要求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通心络胶囊作用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复查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血清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G)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