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V三联法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msel金标法和BV三联快速诊断试验对1750例妇科门诊病例进行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比较研究。结果采用BV三联法检测阳性率为14.11%,Amsel法检测阳性率为15.3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5.82%。与Amsel法比较,BV三联法检测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为82.46%,特异性为98.2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96.87%。结论B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由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破坏了正常状态下的乳酸杆菌所维持的微生态平衡;BV三联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BV三联快速法 Amsel法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甲硝唑与定君生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口服甲硝唑联合阴道定君生治疗者为观察组,单独口服甲硝唑片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停药后复发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甲硝唑联合阴道定君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环境 定君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比浊法(Kinetic-TurdimetricAseay,KTA)定量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KTA法检测5批生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结果生脉注射液稀释16倍可不干扰检测。结论KTA可用于检测生脉注射液的内毒素。

  • 标签: 动态比浊法 生脉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脑出血感染送检的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运用WHONET5.6进行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五年内脑出血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细菌607株,分布前4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占比56.9%,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在中,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株的分离率分别为31.3%和7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未发现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结论根据对脑出血感染患者细菌构成分布和药敏结果的把握,进行经验性治疗,一旦获得药敏结果,及时选用敏感药物,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医院感染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中性粒细胞升高在诊断细菌性感染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4例hs-CRP升高者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WBC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升高组与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同时升高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升高组检测hs-CRP阳性率高于WBC计数升高组,对诊断细菌性感染hs-CRP检测更为敏感,对早期诊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13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看成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得到90株病原菌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菌分布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且存在比较高的耐药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预防手术感染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伤口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到手术的整体效果。伤口感染分为细菌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由外部环境造成,内源性由患者自身的细菌感染情况而定。预防病人细菌感染,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相关规定,按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做好病人伤口的处理。本文从方面阐述了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预防病人细菌感染的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细菌感染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宫内细菌感染新生儿与30例未感染新生儿,对其脐带血PCT、IL-6及CRP行测定,对比两组水平差异及阳性率。结果感染组PCT、IL-6、CRP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阳性率测定结果最高依次为PCT+IL-6+CRP,PCT+CRP与PCT+IL-6,PCT,IL-6,CRP(P<0.05)。结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PCT、IL-6、CRP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联合诊断阳性率更高。

  • 标签: 新生儿 宫内细菌感染 PCT IL-6 CR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的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从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ICU治疗的患者196例给予研究,其中89例作微生物培养,54例作血培养,53例作体液培养,对比微生物培养和血培养,以及体液培养对应的PCT水平,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情况。分析不同感染情况的病原菌群,以及患者PCT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血培养及体液培养呈阳性的患者PCT均值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生物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及体液培养阳性者感染菌为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及PCT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培养阳性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则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PCT与革兰阴性菌感染呈正相关(r=0.824,P=0.000),与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呈弱正相关(r=0.364,0.401;P=0.040,0.032)。结论ICU患者机体PCT含量水平与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联系,临床监测PCT水平有利于早期地评价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治疗,值得关注。

  • 标签: ICU PCT水平 不同种类 细菌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单纯手足口病与手足口病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行血象、降钙素原、病原体及CRP检测。结果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单纯手足口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感染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并可作为抗生素的使用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阴道灌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行局部药物及阴道灌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阴道灌洗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5d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P<0.05),观察组干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症状。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灌洗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700例,并将其分为300例观察组和40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速度快,病情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方法中,四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总结诊断率比较,通过对比,推荐诊断率最高的办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作4组,分别为pH检测组、胺试验检测组、线索细胞检测组和BV快速检测组。对照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线索细胞检测法的检出率最高,BV快速检测法次之,二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再次依次为pH测试组及胺试验组,后二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与线索细胞检测法、BV快速检测法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可推广线索细胞检测法、BV快速检测法,以pH检测及胺试验法辅之,有效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H检测 胺试验检测 BV快速检测法 线索细胞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细菌性结膜炎患者3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靠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低且相差不大。结论在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临床效果显著,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结膜炎 左氧氟沙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大肠杆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细菌,同时也是在人类以及动物的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条件下,大肠杆菌通常不致病,同时能够起到抑制住肠道中病原体以及其他致病菌繁殖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量的大肠杆菌而言,会成为致病菌,并且引起人类以及动物腹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对于细菌检测的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文章讨论了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检测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 标签: 纳米技术 细菌检测 分子生物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择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和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实验室常规检查等方式总结两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结果细菌性膀胱炎与间质性膀胱炎临床症状相似,均有尿频尿急、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而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膀胱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可采用膀胱水扩张、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细菌性膀胱炎和间质性膀胱炎临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诊断,临床上常常发生误诊,但可根据两者实验室、病理学和膀胱镜检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膀胱炎 细菌 间质性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构成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我院ICU的218例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12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后找出危险囚素,回顾性分析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类型。结果在21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肺部感染135例,感染率为61.93%。结论该研究提示了ICU内医院感染的高发病率,明确ICU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血培养阳性病例110例,血培养阴性病例80例,制作ROC曲线,比较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对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PCT曲线下面积为0.665(P=0.665,95%置信区间为0.587~0.742),敏感性71.84%,特异性46.34%;CRP曲线下面积为0.596(P=0.25,95%曲线下面积为0.514~0.679),敏感性90.29%,特异性13.41%;WBC曲线下面积为0.648(P=0.01,95%置信区间为0.569~0.727),敏感性54.37%,特异性67.07%。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这三项指标均升高,对患者的PCT、CRP及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PCT(0.665)>WBC(0.648)>CRP(0.596),说明对于细菌感染,PCT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高于WBC计数和CRP,CRP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WBC和PCT,但特异性最低,相比较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所以血清PCT、CRP及WBC计数的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细菌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男性尿失禁患者留取尿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男性尿失禁患者在没有导尿情况下,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结果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伤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尿失禁 尿培养 保鲜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C(白细胞)、hs-CRP(超敏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部感染组86例,全身感染组114例;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WBC、hs-CRP、PCT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间的WBC、hs-CRP、PCT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招标,并且联合检测WBC、hs-CRP、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更具价值。

  • 标签: WBC hs-CRP PCT 细菌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