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过程中,应用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到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和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鉴别诊断的详细情况。结果超声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8.75%,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壁出现显著增厚情况,同时阑尾壁上存在“洋葱皮”类似的纹路,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显著存在炎性和脓肿情况。结论在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过程中,应用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显著,可对其作出区分。

  • 标签: 阑尾黏液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 超声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的CT表现,分析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182例肺部疾病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性病变121例(66.5%),非感染性病变61例(33.5%),两组CT表现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病变的病理形态相似,但CT表现具有相对的区别,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部感染 非感染性病变 CT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陈旧性骨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间经我院诊治的52例三个月以上的骨折病例,采用MSCT平扫结合三维立体重建诊断,并与DR片对比。结果MSCT及后处理技术正确鉴别52例陈旧性骨折。DR片漏误诊5例,疑似陈旧性骨折7例。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DR片的不足,对陈旧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法医学及医疗纠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数字化X线摄影 陈旧性骨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的临床鉴别方法并探究治疗原则。方法分析诊断为平滑肌瘤的60例患者及食管间质瘤40例患者的临床鉴别方法及探讨治疗原则。结果43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中有15例为CD117(+),其余28例为CD117(-),17例食管平滑肌肉瘤CD117(-)和CD34(-),40例间质瘤CD117(+)及CD34(+)。食管间质瘤及平滑肌瘤临床表现差异不明显。结论单采用临床表现无法将食管间质瘤及平滑肌瘤区分,CD117等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是区分两种肿瘤的必要手段。临床根据肿瘤的特征采取相应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食管间质瘤 平滑肌瘤 CD1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D超声、CDFI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8例子宫腺肌病及3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2.14%,误诊率17.86%,其中弥漫性分布的子宫腺肌病全部确诊,而局限性及合并有子宫肌瘤者容易误诊为子宫肌瘤。结论少数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超声表现相似,易误诊。确定团块边界是否清晰及团块周边有无包绕的血流信号对于鉴别局限性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主动脉壁内血肿MRI和CT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寻找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和分析的患者68例,在病人安全的情况下先做磁共振平扫,再做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主要分析患者的CT和MRI特点,同时,对比二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主动脉壁内血肿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新月形增厚,或二者同时存在,部分患者主动脉壁溃疡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内膜移位、真假腔形成及内膜的破口;由此可见内膜片和真假腔形成、内膜的破口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壁内血肿鉴别诊断的依据。增强CT和MRI对于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和78.57%。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有利于患者的确诊和治疗;磁共振平扫容易漏诊较小的壁内血肿及小的内膜破口;磁共振检查较慢,也不适宜在危重的患者中使用。但磁共振检查无毒、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孕妇、碘造影剂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磁共振检查也是最最佳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CT 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CT被发明后在医学领域已经成为医学影像重要的工具,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目前CT在判断胃肠道间质瘤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鉴别作用,在显示肿瘤的大小、是否出现囊性坏死变及是否转移方面作用尤其明显。有鉴于此本文对CT在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及说明,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发挥CT技术的应用效果。

  • 标签: CT 检查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弹性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超声和弹性应变率的准确性对比(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性较弹性应变率高(P<0.05);联合诊断准确性和常规超声对比(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对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价值中等,联合常规超声后,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应变率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110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良恶性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为甲状腺癌患者,研究组60例为甲状腺瘤患者,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准确性及血流信号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查准确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流信号多表现为环、星点状;而对照组血流信号多表现为棒状、条索化,少部分呈团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意义。方法我们调查分析了临床病例中颈部神经鞘瘤5例和颈动脉体瘤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结果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囊肿物,囊肿呈类圆形,有包膜,边界清晰,内部有线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属于高阻型;颈动脉体瘤病例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出现单或双发性肿块,瘤体内血流丰富,颈外动脉被瘤体挤压向前内移位、颈内动脉向后外移位,动脉血流频谱属于低阻型。结论颈动脉体瘤与神经鞘瘤均有明确的影像学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实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2例肺孤立性结节,平扫后,以3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30s、1min、2min、3min、4min、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形态、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螺旋CT 动态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CT检查发现肺结节患者60例,46例患者病情确诊,选择GEDiscoveryCT750HD扫描仪,行常规CT扫描和低剂量扫描,选择GEAW4.6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处理分析,观察两种诊断方式扫描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情况,对比不同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结果在肺结节形态方面,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方面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肺结节直径方面,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分别(11.3±6.5)mm、(11.2±6.3)mm,两种诊断方式肺结节直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诊断价值相近,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高频超声表现,比较两种病变的图像特征,好发部位,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皮下脂肪垫的认识水平,明确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0例皮下脂肪瘤病例及5例脂肪垫病例,对照的对它们的彩超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对其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垫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寻找提升贫血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1例贫血病人,设置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予以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介绍水试、火试法在中药饮片经验鉴别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鉴别某些中药,不论药材还是饮片时具有简便、快速、特征明显的优点,将此类鉴别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后学者快速掌握。

  • 标签: 中药饮片 经验鉴别 水试 火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在低场强MRI下的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全部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听神经瘤17例,脑膜瘤5例,三叉神经瘤2例,表皮样囊肿、动脉瘤及转移瘤各1例。根据生长部位、肿瘤病变特征和MRI信号特点,能对大多数桥小脑角区肿瘤进行定性诊断。结果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为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表现。结论桥小脑角区肿瘤中以听神经瘤较多见,MRI能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结果,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CT临床表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存在较高的相符性,同时CT可以明显显示出患者囊肿内部和囊肿周围的基本情况。结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CT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CT诊断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囊腺癌 CT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56例,应用二维超声确定乳腺肿块的部位、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及回声均匀与否等一般情况,后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血流分级等参数,术后再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5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38例为良性乳腺肿块,超声影像特征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多无回声或高回声,且回声均匀,血流分级多为0-1级,RI<0.7。18例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影像特征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无包膜,呈低回声且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分级多为2-3级,RI>0.7。两种类型的乳腺肿块影像学特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实体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与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早期诊断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TLC法(薄层层析法)鉴别中药炮制品、生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质量相同的生地黄、熟地黄制备供试品液,以5-羟甲基糠醛试液(5-HMF)做对照品,点样至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1),利用薄层层析成像系统于紫外光(254nm)下检视,加热至显色点完全分离,以TLC图谱区分生品、炮制品,重复试验5次,并对比5-HMF、地黄化合物扩展组长度。结果与生地黄相比,熟地黄中5-HMF含量更高、颜色更深,此外,5-HMF、地黄化合物组扩展长度对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CL法可直观、准确区分中药生品及炮制品,5-HMF扩展速度与地黄化合物组区别明显,TCL法在中药生品、炮制品的鉴定中也具有可行性。

  • 标签: TLC法 中药生品 炮制品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68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的病历,参照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彩超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良、恶性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与声像图特点。结果彩超的良性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为90.91%(50/55),恶性诊断符合率(敏感度)为76.92%(9/13);良、恶性后方回声衰减有显著差异(P<0.05,t=28.12);良性的RI和PSV平均值均低于恶性(P<0.05),且RI<0.70,PSV<20cm/s。结论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彩超成像清晰,诊断符合率高,诊断价值突出。其中RI与PSV等指标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依据。

  • 标签: 浅表层组织肿块 良性 恶性 彩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