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时辰治疗最初出自《内经》,是以中国传统时期针灸治法为代表,以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经络气血流注学说为基石,利用及时取穴到达治愈病症的目的。一般分为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子法,灵龟八法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在诊断病情时获得独特的效果,是中医学传统时期医术的精髓。但这些年来,部分研究者也对传统时期针灸治疗的使用价值进行了检验,从而证明了其临床效果。

  • 标签: 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讨心理因素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针刺治疗前采用自制的信任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针灸疗效的信任程度;以直观模拟标尺法(VAS)让患者评估针刺时的紧张度;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评估患者的个性特征。记录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来评估疗效。对心理因素与痛经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结果:治疗后痛经程度分级、疼痛程度分值、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人格因素中的恃强性(r=0.6797)、紧张性(r=-0.5906)与疗效指标中的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值(r=0.9042)的标准化系数最大;心理因素指标与痛经疗效的典型变量之间的整体相关系数均偏低。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与患者人格因素中的恃强性和紧张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心理因素在针刺治疗过程中不起主导作用。

  • 标签: 心理因素 原发性痛经 得气 针刺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