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橄榄中甘油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橄榄油,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甘油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油油酸酯标准液浓度在0.202~1.010m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48),橄榄中甘油酯含量可达88.58%。[结论]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作为测定橄榄中甘油酯含量的快速方法,且该方法简便、重现好、结果准确。

  • 标签: 橄榄 紫外-可见光谱法 甘油三酯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临床输血患者,共计66例,对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和出血现象的相关性、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等检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出血现象相关性亦不相同,参数R和ACT、ANGLE及CR评估结果有一致性,其他参数、评估结果没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输血中各有利弊,临床方面需集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以此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 标签: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输血 应用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全面剖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未合理使用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以医院2019年度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535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率、药物选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几点为依据来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在2019年,该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人员数量为535人,有104人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未按照要求使用,其中药物选择不适宜、未送检病原微生物、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等是突出问题。结论:该院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临床医生评估与各个科室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及药物管理,是解决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d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在6个月至1年的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28.6%.结论: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叉神经痛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能保留患者面部皮肤感觉的优点.

  • 标签: 针刺疗法 三叉神经痛 穴位疗法 离子透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常规培训胸外科护士457人次,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1月医院开展护士能级分层培训,运用于2017年于医院工作且参加分层培训的胸外科护士503人次为观察组。将两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院内感染、护理文书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次员的学习能力、评估干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领导才能、跨文化护理能力、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及知识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结束在临床工作1个月后调查,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级医院护士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培训满意率,效果理想。

  • 标签: 三级医院护士能级分层培训 胸外科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结合中药炮制学的课程特点,将明治教学法应用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旨在深化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中药炮制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三明治教学法 中药炮制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比较维牵引、平面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方法:维慢牵引与手法治疗腰突症73例和平面牵引与手法治疗腰突症73例疗效比较。结果:维牵引治疗组疗效优于平面牵引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维牵引与手法较传统治疗腰突症是一种新型方法,具有疗效快、安全实用、容易量化控制等特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慢牵引 手法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