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临床中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到原因,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7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种类以及发生概率。结果:不良治疗事件发生概率为58.97%(46/78),意外事件发生概率为7.69%(6/78),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7.69%(6/78),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5.13%(4/78),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20.51%(16/78)。临床认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包括:医院管理方面(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执行不严、床护比例不合格、信息系统无完善)、护士方面、患者家属方面。结论:基层医院中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应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进行干预,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引发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近期,邹城市疾控中心和太平镇卫生院联合举办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事件假定为某化工企业脱硫车间在维修过程中因阀门破裂气体泄漏造成职业中毒,三名员工发生中毒,其中一人昏迷。演练活动按照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响应终结等步骤逐项进行。演练过程中,疾控中心和太平镇卫生院反应迅速、沉着应对、处理高效、措施得力。达到了演练活动的预期目的。

  • 标签: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应急演练 镇卫生院 邹城市 疾控中心 气体泄漏
  • 简介:摘要本文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客观分析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即坚持“预防为主”不动摇;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到位;完善信息网络与预警监测体系;强化应急救控体系;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产生不良事件的实际管理效果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份期间我院选择了90名神经内科患者,该些患者普遍存在着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综合症、脑梗塞等疾病。我院把90名神经内科患者通过医院内部系统随机分配的方式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即研究组与普通组。两个组成员分别有45人,分别对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普通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过程并且对可能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没有进行行为管控措施。研究组是在45名神经内科患者日常常规护理过程中结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对患者进行临床跟进。统计两组神经内科患者在研究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或反应的频率和概率,并统计患者对本次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对比研究组和普通组神经内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频率和概率可知,研究组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远低于普通组,且两组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参考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医院管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衡量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对建设患者安全文化的促进效果。方法利用问卷调查表对抽样人群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同度有明显提高;处罚时重视教育和帮助。结论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既是医务人员从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角度出发的行为,也是医院管理层重视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 标签: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护理过程对于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给患者提供了康复,还对其安全有很大影响,因此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要尽量避免造成患者损害的因素。神经内科比较特殊,一般治疗的患者年龄都比较大,高龄患者的病症不仅复杂,并发症多,病情严重,治疗周期长,因此比起其他的科室患者,他们更加危险一些,风险性也高一些。所以,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者更要关注患者的护理风险问题,确保护理的安全性,让患者能够尽快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不良事件 管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要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反应快捷、措施果断的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发挥社区卫生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 标签: 及时 高效 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对大连市某工地民工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为一起因高温、高湿、无降温设施的环境和极度疲劳的体力劳动引起的中暑。

  • 标签: 民工 食物中毒 中暑
  • 简介:为了更好地完成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加强各级中毒救治基地之间的联系,提高专业人员应对各类中毒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国家拨专款建立了化学中毒救治基地远程会诊系统。该系统基于Web技术,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将视频、音频、录播等硬件、软件进行集成,实现视频会诊、现场指导、信息共享、远程教学等多功能的平台系统,丰富了国家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之间的沟通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中毒事件处理的需求。

  • 标签: 远程会诊系统 中毒事件 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3.3%、20.0%、13.3%;其中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类型等不同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机率分别为63.3%、53.3%、56.6%、46.7%。结论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产科 护理不良事件 管理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肿瘤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重要的医疗救护责任,在医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内科医疗服务中,影响肿瘤内科服务质量的因素具有多样性,而护理风险事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肿瘤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医务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而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欠缺风险意识、专业素质等,容易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不利于肿瘤内科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理风险时间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2.01~2023.01期间685份静脉用药调配记录的相关资料,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本次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05%,其中因相似药品相似导致8(25.00%)件;因药品增减不当导致5(15.63%)件;因药品配备器械应用不当导致6(18.75%)件;因药品剂量应用不当导致4(12.50%)件;因配置药品标签问题导致3(9.38%);因药品复核失误导致2(6.25%)件;因未及时退药导致4(12.50%)。结论:影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事件的因素较多,需从多方面入手强化临床管理,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预检分诊是护士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就诊科室,进行初步诊断,安排就诊次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过程。为提高门诊护分诊的准确性,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减少门诊预检分诊失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对如何提高门诊护士素质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

  • 标签: 门诊部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服务中应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模式对减少风险事件的作用。方法:从本院的重症肺炎患儿中抽选80例展开分析,病例纳入时间即2020.1-2021.1,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参比组40例、实验组40例,一般护理方案用于参比组患儿,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用于实验组患儿,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较参比组高,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参比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确保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安全性,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应对患儿实施主动防范风险护理模式,其护理质量优异,患儿家长予以的评价较高。

  • 标签: 风险事件 重症肺炎 满意度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急物资运输是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储备与保障能力、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体系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应急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运输问题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物资 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