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单纯/复杂性增生内膜,7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6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IGF-Ⅰ蛋白表达阳性率是54.5%、40%(P>0.05);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是18.2%、60%(P>0.05)。结论(1)IGF-Ⅰ与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无关。(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增高,推测其在内膜细胞的恶性转变及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IGF-I/IGF-IR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NA干扰Twist基因表达对肝细胞癌细胞(HCC9402)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表达siRNA-Twist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Twist-siRNA(pTwist-siRNA)和空载体pGenesil-1-Neg-siRNA(pNeg-siRNA)导入HCC9402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观察siRNA-Twist对Twist表达的沉默及对肝细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Twist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测定蛋白表达水平。建立不同组裸鼠原位肝细胞肝癌模型,观察Twist沉默对裸鼠原位肝细胞肝癌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pTwist-siRNA组细胞内TwistmRNA及Twist蛋白的表达被有效沉默。重组细胞基底膜(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pTwist-siRNA组、空白对照组、pNeg-siRNA组穿透基底膜细胞数分别为(35±10)、(219±72)、(228±71)个/高倍镜(×200),前组明显低于后两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体内实验表明,pTwist-siRNA组的肿瘤转移结节、肝脏转移结节、腹水明显减少。结论RNA干扰Twist基因表达对肝细胞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有抑制作用,Twist可能成为肝细胞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Twist 小干扰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为寻找猪囊尾蚴病新的免疫学候选诊断分子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猪囊尾蚴抗原6H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然后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亚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观察表达结果。结果用PCR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774bp的特异性片段,克隆质粒PMD-18T-6H和原核表达质粒PET-28a-6H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可见一条约33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其可与猪囊尾蚴病人血清起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猪囊尾蚴抗原6H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及鉴定,为进一步免疫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寄生虫病 抗原 基因克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RR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得出结论RR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宫颈癌的一项新的辅助诊断指标。RR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的高低有关,提示RRM1表达的增多可能在宫颈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RRM1 Western blo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蓉肺康散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并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比较各组瘤体生长的重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观察VEGF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参蓉肺康散对C57BL/6小鼠的Lewis肺癌的瘤体生长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抑制小鼠lewis肺癌VEGF表达作用,其与顺铂的单独治疗作用相差不明显,而当其与化疗药物顺铂的抑瘤作用有相加效果。结论参蓉肺康散可通过抑制lewis肺癌小鼠VEGF表达以抑制肿瘤生长。

  • 标签: 参蓉肺康散 lewis肺癌 VEGF 免疫组化法
  • 简介:目的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含有西尼罗病毒(WNV)prM和E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irus-1ikepartcles,VLPs),为西尼罗病毒感染的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筛选典型西尼罗病毒株,构建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表达并纯化西尼罗病毒prM-E蛋白,利用透射电镜、免疫印迹试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0FA)和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产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转染细胞上清纯化物中透射电镜观察到重组蛋白形成的球型颗粒,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表达的病毒样颗粒蛋白能够与抗西尼罗病毒抗体特异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间接ELISA证实,重组蛋白可以作为抗原用于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结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西尼罗病毒样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西尼罗病毒感染快速特异诊断试剂研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西尼罗病毒 293T细胞 prM—E蛋白 病毒样颗粒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1.检测COX-2在宫颈鳞癌放疗前、后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宫颈鳞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Mann-Whiten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OX-2在宫颈鳞癌放疗前、后组织中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这种差异与患者放疗效果相关。结论COX-2在宫颈鳞癌放疗后组织中的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放疗后完全缓解组(CR)中下降更明显,在部分缓解组(PR)中表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OX-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放疗疗效相关。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环氧化酶-2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clinB1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与ER、PR及HER2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ER、PR及HER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clin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42%。CyclinB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PR及HER2的蛋白表达无关(P>0.05),与绝经状态、ER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示CyclinB1、ER、HER2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无一基因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本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CyclinB1蛋白表达与绝经状态、ER蛋白表达有关,与患者的预后无关。CyclinB1在早期乳腺癌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在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心肌组织与外周血中的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以探讨其表达水平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Ono式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设同系移植对照组、同种移植试验组,各组分别在术后1、3、5、7、9天采集移植心脏并抽取下腔静脉血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颗粒酶B基因mRNA。结果在同种移植试验组心肌组织及外周血中,各时间点均检测到了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其表达随着排斥反应程度的升高持续升高,至术后第9天达到高峰。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心肌及外周血中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对心脏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监测。

  • 标签: 心脏移植 颗粒酶B基因mRNA 急性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的BDNF/TrkB信号通路及miR-185对其的调控。方法构建miR-185表达载体。体外培养胶质母细胞瘤,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胶质母细胞瘤组、正常+BDNF组、胶质母细胞瘤+BDNF组、正常转染miR-185组、胶质母细胞瘤转染miR-185组、胶质母细胞瘤转染miR-185+BDNF组。免疫荧光、膜片钳及免疫印迹技术观察转染miR-185后BDNF/TrkB通路的表达变化。结果胶质母细胞瘤+BDNF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Trk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正常+BDNF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BDNF组Trk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比正常组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母细胞瘤+BDNF组TrkB蛋白磷酸化水平比胶质母细胞瘤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胶质母细胞瘤+miR-185+BDNF组的Trk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胶质母细胞瘤+BDNF组和胶质母细胞瘤转染miR-185组升高(P<0.001)。结论BDNF可以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转染miR-185后可以消除对胶质母细胞瘤状态下BDNF/TrkB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

  • 标签: miR-185 BDNF TrkB 胶质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VEGF-C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患者预后评估探索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VEGF-C在5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2%,VEGF-C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无相关性。结论VEGF-C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4,<0.05),对预后的判断具参考作用,并可提供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乳腺癌 VEGF-C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EGFR、CEA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180例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距胃癌组织>5cm的正常组织8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组织中EGFR、CEA、Ki6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3者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EGFR、CEA阳性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以膜及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Ki67阳性表达于细胞核中。研究组EGFR、CEA、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45.56%、74.44%、5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存活时间的胃癌患者EGFR、CEA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转移情况、TNM分期、存活时间的胃癌患者Ki67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与CE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EGFR表达水平与Ki67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以胃癌患者3年存活率为因变量,EGFR、CEA、Ki67表达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CEA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GFR、CEA、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

  • 标签: 胃癌 EGFR CEA KI67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VEGF与mTO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化法对VEGF与mTOR在54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VEGF与mTOR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1),mTO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年龄和手术病理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VEGF与mTOR异常高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生物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VEGF mTO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FISH技术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TERC)基因表达及其在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TERC/CSP3DNA探针检测TERC基因在83例宫颈脱落细胞中TERC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对分析。结果TERC基因在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表达率分别是3.4%、52.3%、71.4%、和100%,TERC基因阳性率在炎症/CINⅠ级与CINⅡ级、CINⅢ级及子宫颈癌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病变程度增加,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在炎症/CINⅠ级与CINⅡ级、CINⅢ级及子宫颈癌中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数的阳性率分别3.6%、6.2%、9.1%和17.8%。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数的阳性率炎症/CINⅠ组明显低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P<0.005)。TERC基因平均扩增拷贝数随着病变级别增高也在增加,在炎症/CINⅠ组为2.04%、CINⅡ组2.32%、CINⅢ组2.91%和宫颈癌组3.24%,在炎症/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以及CINⅡ组和CINⅢ组和宫颈癌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ERC基因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记物,应用FISH技术检测TERC基因的表达可作为监测宫颈病变进展有预测意义。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脱落细胞 TERC基因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在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urvivin、突变型p53(mt-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1.4%。与良性病变组survivin、p53的阳性表达率30%、O%相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及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肿瘤大小,WHO大体分类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9.5%,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survivin的阳性率为57.1%,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突变型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Survivin与mt-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突变型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survivin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沉默Wnt-1基因表达,对A2细胞脑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siRNA转染A2细胞;将人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Transwell膜上建立血脑屏障模型;检测沉默Wnt-1基因对A2细胞脑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后,A2细胞迁徙能力显著抑制。结论抑制Wnt-1基因表达能够降低肺腺癌脑转移能力。

  • 标签: 人肺腺癌细胞株A2 Wnt-1 siRNA 脑转移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法下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需行开胸手术的肿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种的不通过随机分组,分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为甲乙组,剩余的6例肺癌患者为丙组,甲组采用吸入全麻+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乙组静脉注入抓胺酮1~2mg.kg-1.h-1加连续硬膜外维持麻醉,丙组麻醉通乙组,并分麻醉前、切皮前后2h、术后1d、3d及5d为时间段进行对其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的检测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麻醉前,实施麻醉后3组患者的IL-6和TNF-α、SIL-2R无明显变化(P>0.05),切皮后2h,3组IL-6无明显变化,丙组SIL-2R无明显变化,甲乙组则明显降低(P<0.05),且仅有甲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后续统计得出,术后第1d血清中,TNF-α无明显变化,IL-6仅乙组明显升高(P<0.05),SIL-2R明显上升达峰值(P<0.01),术后第5d得出,相比于术前水平,仅丙组SIL-2R更高(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开胸手术的治疗中,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创伤,基于麻醉方法的不同,对应的对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时间也不同。

  • 标签: 肿瘤 麻醉方法 外周血清 动态变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