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糖尿产妇围手术血糖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0例妊娠糖尿手术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产妇麻醉方法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全麻组,每组40例,全麻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围手术血流动力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血糖指标及出生后5minApgar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出生时时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胎盘娩出5min时点产妇血糖指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全麻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出生时、胎儿娩出后2h、娩出后6h时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胎盘娩出5min时点产妇血糖指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比较发现,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娩出后2h、娩出后6h三大时点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产妇手术行硬膜外麻醉对其围手术血糖指标影响明显小于全身麻醉法,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产妇 围手术期 麻醉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患者定期检测凝血功能的意义。方法根据本研究自拟的患者选入标准抽选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孕妇,并根据孕妇合并有的病症将其平均分组,即A组(n=50,妊娠糖尿)和B组(n=50,妊娠高血压),此外再选取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孕妇设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PT、APTT、FIB、TT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在孕早期妊娠阶段,对比B(15.30±1.27s)、C组的凝血酶时间(15.55±1.54s),A(13.81±1.12s)组显著明显减小(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孕中期妊娠阶段,对比C组(3.09±0.34g/L),A(3.90±0.78g/L)、B组(3.88±0.65g/L)的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C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孕晚期妊娠阶段,对比C组(3.80±0.44g/L),A组(5.20±1.18g/L)、B组(4.92±0.75g/L)的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C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纤维蛋白原较A组显著降低,凝血酶时间(10.37±0.67s)较A组(9.18±0.66s)显著增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的早、中、晚期阶段,妊娠相关疾病的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现象,须尽快实施干预,降低风险。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高血压 凝血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糖尿患者产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妊娠糖尿产妇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1%和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产妇产前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干预 产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90例妊娠糖尿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32周前开始治疗,观察组孕32周后开始治疗,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孕妇进行早期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胎儿正常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不同治疗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孕妇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产科收治的98例妊娠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一般孕妇指导)与实验组(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每组妊娠糖尿患者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妊娠糖尿患者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患者实施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方式,能够加深对糖尿知识的理解,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指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围产营养门诊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营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糖尿(GDM)的发病情况,意在该地区推展GDM的普遍筛查。方法通过对孕24~28周的1346例孕妇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GCT阳性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第七版教科书诊断标准对GDM患病率及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不同种族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GDM患病率3.86%;其中GIGT占82.69%。OGTT异常者,以31~41岁居多,与20~30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体重>65kg,患病率高,占7.61%,与体重<65k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各民族间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任何GDM高危因素的有3例占5.77%,有一项GDM高危因素的有23例占44.23%,有两项GDM高危因素的有21例占40.38,有三项GDM高危因素以上的有5例占9.62%。②所有GDM患者均先经饮食控制治疗及妊娠运动疗法一周后复查八个点血糖9例GDM中有4例后加用胰岛素治疗。其余的包括43例GIGT经饮食控制治疗,血糖均控制满意,无不良妊娠结局。结论在边疆地区开展推广GDM筛查和诊断是很有必要的,GCT是一个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生活饮食习惯的不同影响GDM的发病率和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糖筛试验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治妊娠糖尿(GDM)及妊娠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8例GDM组及120例GIGT组各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GDM;60例GIGT)与不治疗组(44例GDM;60例GIGT),治疗组进行早期治疗,对各组病例母婴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及GIGT治疗组在早期诊治下,孕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均明显优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GDM及GIGT孕妇只要及时进行糖尿筛查,早期诊治,及时将GDM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便可最大限度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的诊治对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糖尿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积极的系统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孕产妇进行系统诊治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剖宫产情况。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诊治 孕产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妇女进行糖尿的筛查,了解妊娠合并糖尿在我地区的发生率以及妊娠糖尿对母儿的危害和妊娠糖尿的防治,以降低畸形新生儿的出生率。方法所有非糖尿的孕妇应在妊娠24~28周常规做50gGCT。结果GDM的发生率占整个妊娠妇女的4.5%。结论妊娠糖尿妊娠妇女中所占比例较高,对母儿危害较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畸形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筛查和健康干预对妊娠糖尿孕妇围产期的意义。方法比较65例接受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的孕妇(观察组)与54例未接受过筛查和健康干预的孕妇(对照组)围产期并发症(子痫前期--子痫、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筛查和健康干预可以降低妊娠糖尿孕妇的围产期并发症,方法简便经济,对妊娠糖尿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筛查 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妊娠糖尿(GDM)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大,发现隐性糖尿孕妇,以便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使胎儿和孕妇顺利度过整个孕期。早发现、早诊断。对妊娠糖尿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非常重要。方法对我院2008年在我院孕检的1726例孕妇都进行糖尿初步筛查。有408例做了OGTT。结果经50g糖尿初步筛查1726例孕妇,有408例需做OGTT。占孕妇总数的23.64%经糖耐量实验后,GIGT41例,占总数的2.38%;GDM确诊47例,占2.72%。年龄在24-45岁。30岁以上有31例。占发病人数的65.9%。结论GDM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高龄孕妇,应引起产科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积极主动地做好产前检查,对孕妇进行糖尿常规筛查,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可降低GD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孕期 糖尿病筛查 饮食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的疗效以及对母婴风险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妊娠糖尿患者100例(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分为2组(随机),实验组给予胰岛素联合控制饮食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控制饮食治疗,对比2组妊娠糖尿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妊娠糖尿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妊娠糖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妊娠糖尿患者正确的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母婴风险。

  • 标签: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母婴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住院分娩的妊娠糖尿孕妇128例和非妊娠糖尿孕妇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婴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阴道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孕38周到39周终止妊娠可将新生儿率、同产儿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过早或过迟对围产儿的结局影响较大。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有并发症的产妇,剖宫产相对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外妊娠糖尿患者糖尿痛苦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糖尿痛苦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及分析,形成综述。结果 我国对妊娠糖尿患者的糖尿痛苦水平评估及其干预尚且缺乏。结论 我国应关注妊娠糖尿患者的糖尿痛苦,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手段,减轻妊娠糖尿孕妇的糖尿痛苦,促进其心理健康。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痛苦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新、旧妊娠糖尿(GDM)新诊断标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分析旧诊断标准漏诊为GDM而新标准确诊为G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干预组50例,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血糖药物等治疗;对照组50例,不给予任何控制血糖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及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分别为6.00%、2.00%、2.00%、4.00%、2.00%和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12.00%、10.00%、13.33%、12.00%和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新诊断标准可更好地管理高危孕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诊断标准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