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前不久,笔者收到浙江普陀岑木船作坊总经理岑国和来电,称岑木船作坊手工制造大型木帆船工艺,已经通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这是岑木船作坊不断发展壮大的标志。自从三年前开发研制出能在海上航行的“绿眉毛”帆船后,引来瑞典“哥德堡”号造访普陀,岑木船作坊名气大振,浙江沿海城市,纷纷前来订制木帆船,开展航海旅游项目。由于目前木帆船制造场地太小,制约了木帆船的制造,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决定从弘扬古代船文化产业角度加以支持。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省 作坊 木船 申报 木帆船
  • 简介: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以往人们对苏南藏书家研究得比较多,对家族藏书则不够注意。本文拟以昆山赵家族为例,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图书馆 家族藏书 家族成员 赵氏家族 藏书目录 藏书楼
  • 简介:2017年12月底,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提纲挈领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七条路径”,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总路线图”,以及“三步走”时间表。2018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和规划保障等,为各地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依据和实施路径。乡村到底应该如何去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复兴。

  • 标签: 乡村振兴 文化复兴 刘氏 培育 经济工作会议 振兴战略
  • 简介:官方史籍,在康熙帝生母佟家族的旗籍记载上甚为混乱。笔者查阅《佟宗谱》进一步证明,在康熙二十七年以后佟是汉军旗下的满洲人。其中,佟氏族人中,唯佟图赖一支抬旗而隶镶黄旗,算作满洲人。

  • 标签: 康熙帝生母 佟氏家族 旗藉
  • 简介:<正>荣渠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向达先生的学生。向先生1945年到昆明西南联大史学系任教授时,18岁的荣渠刚刚考进联大史学系。42年后的1987年,荣渠在北大历史系早已晋升教授,而向先生则已去世多年,但荣渠在同笔者谈话时仍念念不忘向达先生早年对他的熏陶。这年是他创建和主持北大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并在我国率先对现代化问题开展史学研究的头一年,他率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编一部"五四"以来我国思想界有关中国文化出路与现代化问题论争的文献资料。他说:"科研实践必须以广泛搜集和系统整

  • 标签: 向达 罗荣渠 中青年学者 现代化问题 历史系 世界现代化
  • 简介:舒敏是闽浙总督伍拉纳第三子,受父牵连,年仅十九岁即被流放伊犁,三年后乃还。所作四卷《适斋居士集》,大多记载了舒敏流放西域期间的生活、感怀、交游等,是对清代新疆社会生活及诗人心路历程的最直观的现场记录。作为现存有诗作的清代满族西域流人诗人,舒敏的这些诗作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嘉庆时伊犁满族流人的思想、心态及文化活动信息。

  • 标签: 满族 西域流人 觉罗舒敏 《适斋居士集》
  • 简介:无论从史实出发批评香林过分强调客家的中原汉人血统,还是从族群理论出发批判其“族群中心主义”,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香林先生研究客家时的社会情境和他对客家判定的标准。香林注意到了客家与畲民之间的血缘融合,从而发明和解释了“民系”理论,并注意从文化上来论证客家民系之优秀。香林先生对客家的界定,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导论 族群理论 客家民系 自我认同
  • 简介:托多夫的《侦探小说类型学》对侦探小说的类型规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认定,并将侦探小说划分为三种类型:解谜小说、黑色小说和悬疑小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侦探小说的二重叙事结构、叙事要素和侦探小说的规则问题。这不仅对侦探小说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叙事结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侦探小说 类型学 叙事二重性
  • 简介:上海百年名校南洋中学由晚清沪上沙船业著姓王家族所创,自甲午战后至民国年间,在创校者王维泰及继任者王培孙叔侄的苦心运筹下,学校历经了从旧式族塾义学到新式国民学校的嬗蜕,并在新式教育发轫之初中西文化显现张力的时代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探索出一种"西学"与"义学"相融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同于教会系统,又有别于官绅兴学,是传统家族办学遭遇"近代化"之后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适应力。

  • 标签: 王维泰 王培孙 南洋中学 西学 义学
  • 简介:宋代阆中陈父子是吾蜀历史上的名人,其父位居清要,其子出将入相,可算有宋一代的能员(萧望之称张敞为"能吏",许子将谓曹操为"能臣",刘备评向宠为"能").虽然蜀人未必尽知,但是为之立传.他们的言行举措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值得我们文史工作者研讨.对于陈父子的家教、治学、处世,笔者曾有短稿论及,现在根据史籍记载,着重研究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时的为政言行,以此探讨宋代能员对地方开发的重视和措施,作为今日研究文史"古为今用"的借鉴.事实胜于雄辩.摆出事实,自然能够据事判断,明白道理.所以笔者采用抄书点评,即事说理之法,以求节省笔墨,避免空谈.

  • 标签: 陈省华 宋朝 地方开发 陈尧叟
  • 简介: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铜鞮吴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者而言,同样也投射了宗族集体心智和执笔者的心智,因而该书是作者及其所归属群体的文化自恋和时代挽歌。就叙事技巧而论,既有直义陈述又有转义陈述,因而必须动用直义阅读和转义阅读两种策略。

  • 标签: 直义陈述 转义陈述 写文化行为 集体表象史书写 个体历史与意识
  • 简介: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宗族,在明代以降的数百年间,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和社会环境之变化,激发了追求地方影响力的强烈愿望.通过编撰家史,他们将地方名人方元荡奉为始迁祖,创造出与旌德县名相关的“方德让家”传说.此举巩固了地方精英对方宗族的支持,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官方志书还纳入其家史.这些都使方在地方社会主导权的竞争中赢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旌德方塑造谱系和宗族形象的动态历程,揭橥其背后蕴含的地域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明清宗族世系塑造与皖南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 标签: 旌德方氏 世系建构 宗族组织 社会变迁
  • 简介:《汪典业阉书》是研究徽商的新资料。其内容反映了徽州典商跨入近代社会门槛时资本运作的情况。阄书之“总帐”载明清代徽典资本构成为两部分:“承祖业分受财本”和“生息资本”。其中社会存款约占总资本的28%。“墨议”中“四典并无会票在外”一款说明徽典普遍经营会票,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汪典业析产和徽典经营会票不能获利的情况表明,在当时市场条件下,徽商资本已难以壮大。

  • 标签: 清代 徽商 典当 析产阄书
  • 简介:2008年12月10日,我给马达带去了他的新书《一个意大利记者眼中的北京》,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我是该书的责任编辑。虽然我与马达从2003年开始便有了合作,但每次见面,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新出版的书上,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深入交谈。这次,借新书出版之际,我对他进行了4个小时的采访。

  • 标签: 马可·波罗 意大利 中国革命 中国文化 毛泽东 北京人
  • 简介:同众多客家人一样,芳伯的祖先也是南迁的客家人。在海外,芳伯改进大同思想,发展共和观念,并将之付诸实践,成立兰芳公司。芳伯是一位杰出的华人侨领,也是一位有远见的域外统治者,更是中国华侨历史上的一位政治先锋。经过调查走访,笔者将芳伯的行藏爬梳如下。

  • 标签: 大同思想 实践 共和 行迹 客家人 统治者
  • 简介:为川西和平解放作过贡献的杨叔明、广文这一对连襟兄弟,他们的妻子都是清末曾任云南腾冲知府的浙江杭县人叶筱庵的女儿。杨叔明毕业于四川国学院(四川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曾任成都联中语文教师,重庆女师教员、校长,四川法政、美术专科学院教授,西康建省委员会秘书长,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青年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一生都在为争取民主奔走。

  • 标签: 和平解放 川西 国民政府行政院 四川大学 语文教师 专科学院
  • 简介:本人已就《黄金史》一书也存在后人续作问题著有专文①。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卜桑丹津生活、写作时代和《黄金史》一书的成书年代这一人言人殊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国内外专家。一研究《黄金史》的成书年代问题,不能不首先确定作者卜桑丹津生活和著述的大体时代。我认为,卜桑丹津主要生活和著述于17世纪,因而他应是17世纪的人。现将理由阐述于下:为搞清楚卜桑丹津的生活和著述时代,首先必须解决卜桑丹津的师傅究竟是哪一位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的问题。W.海西希认为是卫拉特的纳木海嘉木措(1599-1662)。沙·比拉认为,应当是喀尔喀的卜桑普仁莱(1642-1715)。在以上两种说法中,究竟哪一种

  • 标签: 罗卜桑丹津 《黄金史》 成书年代 五台山 生活时代 17世纪
  • 简介:通(1915—2005),原名芬兴,江西省吉安县富田镇新安圩厅上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战胜了三爬雪山、三过草地等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后,又奔向中原、鄂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转战江汉,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从一名小伙夫成为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苏区到延安,他和毛主席常在一起,演绎一段佳话。

  • 标签: 毛主席 吉安 总司令 担架 延安 长征
  • 简介:福星(1884—1914)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员猛士,以其光彩夺目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福星,字东亚,又名国权,生于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高思乡大地村。1903年,随祖父赴台湾,住新竹苗栗一堡田寮庄,就读于苗栗公学。1905年秋,随祖父回故

  • 标签: 罗福星 爱国主义精神 蕉岭县 嘉应州 革命党人 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