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元和三年制举,牛僧孺因反对削藩被选为对策第一,是“放弃河北”的集体意识与反对削藩势力对主战派的抗争;因此引起主战的宪宗以及李吉甫、吐突承璀等人不满。《旧唐书》此案相关记载中,宪宗态度比较暧昧;《通监》则对宪宗形象进行维护,将一切都转嫁到李吉甫身上;《旧唐书》、《通监》遗漏、改写了一些重要细节;《新唐书》则明确书写了宪宗的不满,代表了修史者的看法,是较为合理的。《唐会要》、《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的记载,较为真实地还原了事件的经过。

  • 标签: 元和三年制举案 宪宗 反对削藩 事件过程
  • 简介:本文人为,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改变,应有两大原因,一是内部原因;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是外部原因,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地中国革命的影响,这是一个即不能夸大也不容忽视的客观史实.过去史学界往往只重视内因而忽视外因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不够全面.本文着重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论述其对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作用.

  • 标签: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界大战 苏联 国家地位
  • 简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财政收入领域,英国财政体制完成了从中世纪“王室财政”体制向近代议会财政体制的转变。转变取决于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王室财政”体制的财政收入构成主体是国王的正常收入,而议会财政体制的则是议会税收收入。构成主体的转换以内战爆发为契机,集中发生于复辟时期。

  • 标签: 财政体制 财政收入构成 演变 王室财政体制 议会财政体制
  • 简介:“县(繇)”的本义是把人头悬挂在树上,引申为一切物体的悬挂。春秋时期晋楚齐等诸侯国出现的“县”,其实是一些诸侯大国处理一些新征服土地的方式,不再把它们分封给子弟或功臣作为领地采邑,而是直接掌控在公室之下,并派大夫直接管理,所用的名词就是“县”,意思正是直接“悬挂”在君主之下的行政区划组织,其性质是直辖性的都邑。这与“县”的本义是密切相关的。西周金文免蓝、元年师蔹簋中的“郑遂”、“丰逯”之“逯”应是“县”的通假字,也是指周王室几个屈指可数的未分封出去的并由周王室直接掌控的直辖性质的都邑,由周王朝直接派人管理的直辖城邑。从性质上说,这种“暹(县)”和春秋以及战国以后的“县”基本是相同的。西周春秋时的“县(繇)”及其假借字“运”“寰”相当于明清时的“直隶”和今之“直辖”。

  • 标签: 西周 金文 行政区划组织
  • 简介:本文探讨了"清真"和清真元素在品牌战略中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谈到清真品牌差异化竞争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让当下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对清真产业和清真品牌等基本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

  • 标签: 清真 清真元素 品牌 差异化
  • 简介:在西方,中世纪的军事医学常常表现为理论强于实践。这种理论以观察及希腊与阿拉伯流传下来的医学知识为基础,但在实践上却因止痛无方及无法预防创口感染而大打折扣。F.H.加里森(F.H.Garrison)中校在其《军事医学史评注》一书中写道:十三世纪时,有一种值得注意的上升的趋势,许多治疗最终都是以军事外科的形式完成的。然而预防医学、解剖、生理学与病理学却几乎不存在……①但13世纪的西方却有几位处于其时代前列的内科医生。亨利·德·蒙德维里(HenrideMondeville)、法王美男子腓力的御医,在1316年所写的一篇有关外科手术的专题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大肠创伤的颇为现代的治疗方法:他建议如果大肠受

  • 标签: 成吉思汗 军事医学史 蒙古人 中世纪 战争创伤 斑疹伤寒
  • 简介:作为18世纪欧洲人中国知识重要来源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在介绍中国西南几个少数民族之际,事实上是将其所在地区定位为清朝的殖民地,并突出其与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强调汉人的轻蔑之心.耶稣会士的这种认识更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直接影响了18世纪一些欧洲制图家,甚至可能影响到当代西方学者对清朝国家性质定位.本文分析了耶稣会士与中国人对西南地区政治属性认识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西方学者的殖民地研究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清朝殖民地 耶稣会士
  • 简介:《尹至》《尹诰》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筒》(壹)公布的与商代重要历史人物伊尹相关的两篇出土文献材料。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的先秦文献材料中记载的伊尹事迹流变情况的全面考察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尹至》《尹诰》记录的伊尹事迹与甲骨文透露的信息明显有异,其故事构成的基本元素和文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是春秋战国文献中才出现的,简文形成的时间大概在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这个时段,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参考了当时所见到的《书》类文献,整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伊尹事迹的传说并融入当时的某些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将伊尹助汤灭夏的事件条理化、系统化和细节化。

  • 标签: 出土文献 清华简 伊尹 《尹至》 《尹诰》
  • 简介:章太炎在《黄先生传》中对黄以周的学术作了较为全面的评断,指出黄氏是四明之学的代表人物,治学不喜陆王。其说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经学者转引后,多有误读之处。黄以周之学深受其父黄式三及杭州诂经精舍学风的影响,实事求是、汉宋兼采、不分今古。四明之学在南宋之后有一发展变化的过程,而浙东学派则是后人建构学术谱系的结果,因此都难以全面地概括黄以周的学术特征。

  • 标签: 黄以周 四明之学 浙东学派 黄先生传
  • 简介:方志馆是近20年兴起的文化设施.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范畴。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建设方志馆更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志馆140多个,还有很多省、市方志馆在建或在争取立项之中。①不过目前各界并未对方志馆的定位、功能、组织、运作等形成较为清晰、合理、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对昔日成都市立通俗(民众)教育馆的考察发现,民众教育馆的宗旨、组织、运作等对今日的方志馆建设或有一定借鉴意义。一、从成都市立民众教育馆谈起

  • 标签: 民众教育馆 方志馆 历史启示 民国时期 地方文化 《地方志工作条例》
  • 简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及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发展需求,这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首先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状况以及西安科技创新发展机遇,进一步对西安科技创新现状以及优势与瓶颈分析,得出基本判断:西安有望在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通过西安科技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阐明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布局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及发展思路。系统研究了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的重点产业选择及路径选择,提出了西安科技创新交流中心驱动战略和创新能力建设实施路径——围绕“三个定位”建立“一三五”协同建设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西安自身资源优势,能够为西安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把握好发展机遇,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 标签: 西安 丝绸之路 科技创新 交流中心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写作完成,是国史学科体系和构建国史中的社会史的基本框架的创新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规律,这里的"社会"是个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并列的"小社会",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出发,新中国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据此可以梳理出新中国社会进步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成就突出,问题也不少,但是除了一个时期的工作失误和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以外,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不平衡造成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进步的过程。希望这本即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对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建设、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社会建设 社会发展 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