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经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可以说,世界上存在的数千种语言,很难说出哪一种语言是完全独立的。各民族、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接触,也无论程度怎样,性质如何,一经接触都必然会互相影响。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语言之间的影响也不断增强。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但在对外来语言成分的吸收和借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每种语言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又导致各种语言的借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里我们想将俄汉两种语言进行一下比较,从四个方面分析它们在借词方式上的异同。一、音译音译和意译是外来词借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音译,是指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发音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意译,则是指根据某种语言词语的意义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在俄语中大部分的外来词都是以音译的方式借用和吸收来的。例如:имидж(image)形象митинг(mee...

  • 标签: 借词方式 外来语借词 方式异同
  • 简介:在本尼特眼中,俄国形式主义建构了一种科学美学,通过对科学美学的批判,本尼特完成了对俄国形式主义批判的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维度的介入。本尼特通过文化研究的立场强调了文本符号的文化生成性,他反对和批判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并非绝对纯粹性的自我体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组织的表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文学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现实、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表征。

  • 标签: 本尼特 俄国形式主义 科学美学 意识形态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