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粮价波动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但对各社会阶层群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粮价对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粮价上涨会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基层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粮价上涨对其生活状况的冲击,将直接影响着清代社会安定与政局走向。本文利用《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清代粮价资料库”与方志资料,分析了1771-1911年的主要粮食价格与基层公职人员粮食购买力,结果发现,北京地区粮价整体呈上涨趋势,而基层公职人员的薪资长期未变且水平较低,降低了其粮食购买力,难以维持个人口粮需求,更无力供养家庭。粮价上涨与薪资低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胥吏的寻租行为日益剧烈,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 标签: 清代 粮价上涨 公职人员 生活水平
  • 简介:首先估计了中国1985年以来M2流通速度的历史趋势,在假设该趋势为制度因素决定的前提下,提取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以此作为货币供应相对松紧的测度。以此为基础,在不同设定下检查了它同未来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确认该联系稳定存在,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在考虑不同时间滞后的条件下,确认流通速度每低于历史趋势0.01,则经济增长随后提速0.3到0.6个百分点。

  • 标签: 中国 货币政策 黑箱理论 经济波动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据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蔬菜115公斤,而人均消费的粮食每年只有81公斤,人均蔬菜消费量高于粮食消费量的40%。当前,我国蔬菜生产和供应的突出问题是,蔬菜消费的刚性需求与蔬菜生产和蔬菜流通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蔬菜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对蔬菜生产力和供求均衡造成破坏,对农民增收和城乡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蔬菜生产发展和市场流通的“老大难”问题。因为商品价格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晴雨表,是市场商品供求、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蔬菜价格 实证研究 波动因素 菜篮子 居民生活水平 粮食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