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闻君宝、田克勤在《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9期撰文认为,回顾大革命失败后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并将之与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紧密地联系起来,深入探讨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 标签: 第一代领导集体 土地革命战争 毛泽东 思想理论教育 大革命失败 革命根据地
  • 简介:引言近年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提法相对减少了,但并不能以此逻辑推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过时了。准确地说,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特征与表现。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主要表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强调世界革命的优先性。

  • 标签: 无产阶级 国际主义 和谐世界 革命时代 优先性 与时俱进
  • 简介: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文化的品格。中共一大的政治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初步找到了革命理想的实践之法,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政权意识的理论超越,完成了对1914年以来资产阶级革命型政权意识的重构,塑造了彻底革命的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革命型政党文化始具雏形。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革命型政党文化 发生
  • 简介:2017年10月21日,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上海市马研会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成功召开。来自中央编译局、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学术研讨会 社会发展 科技思想 上海市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教育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而在思想史上有很多思想家在哲学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从机械唯物论和人本学唯物主义出发,得出教育和环境对人起决定作用的结论。马克思剖析了这种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人和教育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判了教育万能论,从阶级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实践教育观,开启了教育哲学新范式,对重新审视当今教育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标签: 教育万能论 环境决定论 马克思教育哲学 革命的实践
  • 简介:在中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决策建造过程中,邓小平不仅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高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民族的强大振兴;现代化要从基础研究领域着手;推动国家高科技研究态度要坚定果决;搞好科研工作后勤保障;立足中国实际和条件,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搞好自主创新等。邓小平“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的战略思想对当前我国继续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借鉴和启示:要对发展高科技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与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内在关系及目标要求有更进一步的清醒认识;要进一步提升对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对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作出更多战略性超前安排;要早下决心、保持战略定力,狠抓落实、一干到底;要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营造创造能够鼓动创新的环境和条件;要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能有丝毫的依赖心理和天真心态。

  • 标签: 邓小平 高能加速器 高科技 创新
  • 简介: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立足中国实际基础上,初步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探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总结其重要现实启示,可为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基本历程 经验启示
  • 简介:1852年前,马克思已经证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1852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阶级斗争理论。列宁依据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第一年的实践经验,阐明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阶级分析,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只要宪法和党章关于我国国体和党的性质的规定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没有过时。

  • 标签: 生产 阶级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