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1正常海退与强制海退在VanWagoner等(1987)的早期序地层学概念中,体系域被定义为一连串同期的沉积体系。他们将序划分为Ⅰ型序(包括低水位、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和Ⅱ型序(包括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但随着序地层学的应用推广到被动边缘以外的地区,这些概念、术语和地层模式都有了变化,如Ⅱ型序的概念已基本被废弃,而强制海退的沉积模式被提出来了。根据以往的概念及对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研究,可识别出2种海退,即正常海退和强制海退。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受到容存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影响,故海退发生于2种特定条件下:(1)输入海岸的沉积量超过容存空间的增加量,即(△Vs/△t)>(△Va/△t)式中Vs代表供给海岸的沉积物体积,Va代表沉积物作用的现有空间,t为时间;(2)相对海平面下降。这2种情况下海岸线均向海迁移(图1)。

  • 标签: 强制海退 概念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正常海退
  • 简介:二连盆地阿尔善油田为砂砾岩中孔低渗油田,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薄、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差、地层水矿化度低,加之油层与弱、中、强各级水淹共存,高压与低压交错分布,致使水淹的识别与水淹等级的划分较为困难,定量解释难度更大.在分析水淹前后物性、含油性、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压力等性质变化的基础上,将水淹划分为6种类型,即低压弱水淹、低压中水淹、低压强水淹和高压弱水淹、高压中水淹、高压强水淹,并分别给出了识别方法和典型实例,适合于地质分析和开发生产.提出了一种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平均绝对误差为6.09(%),可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

  • 标签: 阿尔善油田 水淹层 测井解释 剩余油饱和度 求取
  • 简介:对珠江口盆地5口井的海相中新统序地层分析,发现了10个序界面及9个最大海侵面,用综合生物地层年表确定了序界面年代。大多数序界面时间上可与深海沉积间断及氧同位素曲线正向偏移相对应,气候变冷及冰川型海退是形成序界面的重要原因,本区占水深曲线与Haq等(1987)的海平面曲线对比表明,古水深的变化在二级周期上受沉降的海平面变化控制。本文探讨了中中新世早中期本区北东向古海流的加强事件及区域盖组合与海平面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据序地层分析将上、下第三系分界置于珠江组下部大砂岩底附近。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海相中新统 层序地层分析 层序界面 深海沉积间断 氧同位素
  • 简介:本文根据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区碳酸盐岩高速厚度变化的影响,引起下伏构造在时间剖面上的畸变特点,提出用速度替代法,平面变速时深转换法和射线深度偏移等三种方法校正灰岩高速和作构造图。并以116-1油田为例说明三种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高速层 下伏构造 作图方法 礁油藏 勘探
  • 简介:本文较系统地讨论辽东湾下第三系砂岩成岩特征,分析五种主要的成岩作用,并综合多种成岩标志,划分出四个成岩阶段,同时探讨成岩作用对砂岩集性的影响。根据成岩机理与油气分布关系的分析,提出成熟阶段A是有利的成岩带;三角洲分流河道、水下河道、河口坝,以及水下扇辫状水道是有利的沉积相带。将二者叠合,预测了有利的集区带。

  • 标签: 辽东湾 下第三系 砂岩 成岩特征 储集区带 预测
  • 简介:珠江口盆地自36Ma至今划分出23个三级序,基本可与EXXON旋回图对比,但SB33,SB4.2未能识别,SB26.5,SB15.5和SB13.8为Ⅱ类序,珠江口盆地的一级海平面旋回表现为大海进,与EXXON旋回图上截然相反,造成本区三级序呈“退积充填”型式叠置,从而决定了珠江口盆地,(1)缺乏“前积充填”盆地中所具有的滚动背斜,盐丘、泥丘及底辟构造等圈闭类型;(2)发育良好的“海进底砂岩”,形成良好的和长距离输导;(3)礁/滩发育且总是被深水泥岩覆盖,形成良好的地层/岩性圈闭;(4)低位体系域中盆底扇及斜坡扇砂体总是被深水泥岩包裹,可能有潜在的大的油气富集。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 特殊模式 油气勘探
  • 简介: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湖平面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的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的陆相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相序及其体系域的发育和形成。

  • 标签: 构造因素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影响 机理 计算机模拟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系统是自生、自、自盖的煤成气含气系统,上古生界煤层为其最主要的烃源岩,应用高分辨率序地层学理论分析盆地煤层的各种成因类型,指出各自对应的序位置及对比特征,以期对煤层的序地层特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煤层 层序 特征 烃源岩
  • 简介:将米兰可维奇(Milankovitch)旋回性和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可提高等时性地层界面的分辨率,这是陆相盆地开展序地层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介绍如何捕获米氏旋回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和其他资料综合划分地层层序,计算主要岩性段的沉积持续时间和沉积速率,模拟沉积体的年代地层格架等。以东海平湖油气田下第三系为对象,作微地层分析。

  • 标签: 平湖油气田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应用 米兰可维奇旋回 气候变化
  • 简介:应用序地层学进行地层研究,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序地层单元。研究陆相地层的烃源岩分布,要以二级序为基本单元;研究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地层的盖组合,要以三级序为基本单元;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开发区)寻找地导圈闭,要以四级或更高频序为基本单元。序地层学的主要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的、比传统的地层单元组更细的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了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和沉积相预测的准确性。

  • 标签: 预测 勘探目标 层序地层学 珠江口盆地
  • 简介: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序地层学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序地层,并将二级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凹陷 应用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