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早稻是杭嘉湖平原粮作中重要的一熟,由于生长期间光、热、水等气象条件变化与水稻生理需求趋势基本一致,有利早稻生长发育,它的产量在三季粮作中是较高的一熟。然而由于生长期间光、热、水等气象条件配置不同,给水稻生长发育带来不同影响,最终使产量发生波动,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这种波动似有增大趋势。本文应用嘉兴市气象台1957~

  • 标签: 早稻产量 气候年型 水稻生长发育 水稻生理 杭嘉湖 产量关系
  • 简介:l概况应俄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FederalServiceforHydrometeorolo—gy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副局长AlexanderMakosko的邀请,北京市人T影响天气办公室张蔷、金华、李睿劫、李吉吉于2014年2月23日至3月2日赴俄岁斯对人T消雾霾、人T增减雨和云室相关技术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设备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学习 俄罗斯 SERVICE 技术设备 环境监测
  • 简介:利用WRF模式的5种云微物理方案对华西地区一次秋雨过程(2011年9月13—20日)进行了模拟,分析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华西秋雨的模拟能力,并对降水模拟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的5种云微物理方案对华西秋雨均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模拟出华西秋雨的夜雨特征,但Kessler方案模拟的降水落区偏小且降水强度偏弱,而Lin方案模拟的降水强度则偏强;相对来说,Ferrier和WSM3方案对华西秋雨主要降水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对比WRF模式5种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华西秋雨过程的模拟可知,各方案模拟的区域降水强度与WRF模式模拟的上升运动的强弱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华西秋雨 数值模拟 云微物理方案
  • 简介: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宝鸡地区的眉县、风翔和麟游3个代表县1981--2010年30a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干旱和灌浆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夏玉米的影响程度塬区大于川道;春旱和初夏早是制约山区春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适时早播,利用前期的热量避免后期低温阴雨寡照,对宝鸡玉米生产尤为重要。通过改善品种,强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利气象因素对川塬夏玉米种植区生产的影响;发展地膜覆盖栽培将是解决不利气象条件对山区春玉米种植区影响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气候因素 玉米生产 宝鸡
  • 简介:以北京和河北兴隆观测站地面O3观测资料为主,结合我国其它地区的观测资料,给出我国近地面臭氧日、逐日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和前体物的关系,同时简要介绍过量臭氧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臭氧 紫外辐射 人体健康
  • 简介:文章以积分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了旬平均气温、日照、降水量与哲盟小麦产量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论,并以上述关系为依据,根据所在年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旬气象条件,对小麦生育状况进行定量动态评价,服务效益亦较为明显。因此认为该方法是有实用价值的。

  • 标签: 气候条件 小麦产量 气温 日照时数 降水量
  • 简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从大范围降水量空间分布看,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相对少雨带西侧。春末夏初是临夏州气候上明显的少雨时段,常易发生干旱。分析临夏州春末夏初(5、6月)500hpa基本环流,干旱月亚欧地区以经向环流为主,其主要特征是东亚槽深,新疆脊强,

  • 标签: 夏初旱涝 天气影响 州春末
  • 简介:结合江西省南昌市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案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雷电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高层建筑物的存在将减小周边较低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危害的概率,具体减少的程度与建筑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高度有关;由于新建高层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远远大于周边较低建筑物,雷击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周边建筑物电器设备损害的概率要大大增加;新建高层建筑物的管线与原较低建筑物的管线不可能完全分开,原建筑物管线可能流入的雷电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建高层建筑物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原周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加强屏蔽与综合布线、等电位连接。

  • 标签: 雷电防护 高层建筑物 雷电环境 影响
  • 简介:1会议概况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组(2010~2014届)会议,于2010年3月22~24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来自法国、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的7名专家组成员以及WMO大气研究及环境部研究处(ResearchDepartment,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专家组 WMO 会议总结 阿联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简介:文章采用逐步分析的方式对影响热量条件的少变因素(经度、纬度、海拔)与无霜期日数及稳定通过10°C积温进行分析,建立影响玉米生长的热量资源推算模型,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栅格计算分析功能进行空间分布计算得到要素空间分布图,实现对赤峰市热量资源分布趋势的直观体现。

  • 标签: 赤峰市 10°C积温 无霜期 逐步回归
  • 简介:概述了我国煤的分级标准和国内外高砷煤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根据某公司拟开采的高砷煤矿为例,对高砷煤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砷煤中虽然含砷较高,但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高砷煤开发和利用过程砷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高砷煤矿是可以安全开采和使用的。但高砷煤必须作为工业用煤(电厂用煤),不允许用于民用。

  • 标签: 高砷煤 环境影响 污染 动力配煤 煤炭洗选
  • 简介:利用2003年12月至2010年3月镇江市水泥路面、柏油路面两种下垫面的地面气温数据,分析镇江市道路结冰的气候特征,结合降水性质、是否有积雪、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定义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并对其分级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镇江市道路结冰月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季,11月和3月出现次数较少,其变化趋势与镇江11月至翌年3月常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呈反位相;在考虑当日或者前一日出现降雪或者有积雪的情况下,水泥、柏油两种下垫面的地温≤0℃并持续16h以上将会出现对交通有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主要出现在夜间,白天如果出现了道路结冰,当日其他时次也会出现严重的道路结冰,对交通的影响将比仅夜间出现更大。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对连续的道路结冰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空报率比较高。

  • 标签: 道路结冰指数 分级预报 气象因子
  • 简介:基于青岛地区气候和动物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和动物物候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986-2016年青岛地区蚱蝉始鸣期表现为小幅波动变化,蟋蟀的始鸣期则呈先显著推迟后显著提前的变化趋势,青蛙和家燕的始鸣期均有显著推迟的趋势。以上4种动物的绝鸣期均显著提前,间隔期均明显缩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岛地区气温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趋势,而降水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小。日照时数的减少对4种动物物候期的影响最大,有利于4种动物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以及家燕始鸣期的推迟;蟋蟀和青蛙的物候期对气温有明显的响应,蚱蝉和家燕对气温的变化不敏感;风速的减小有利于蚱蝉、家燕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但却导致青蛙绝鸣期的推迟和间隔期的延长。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动物物候期的变化。除气候条件对动物物候期变化的影响之外,动物之间食物链的制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物候变化有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物候变化 始鸣期 绝鸣期 间隔期
  • 简介:利用陕西红富士种植区9个基地县2009—2015年4—8月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以及8月底果实品质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红富士果实膨大期品质特征、各基地县及果区之间的差异性和气象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红富士果实膨大期平均单果质量为114.0~151.7g,果形指数为0.833~0.885。各基地县中,凤翔单果质量最大,旬邑最小,且凤翔单果质量与其他县差异显著。白水果形指数最大,洛川最小;安塞果形指数与除洛川外的其他县差异显著。各果区中,单果质量关中西部最大,渭北西部最小,且各果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果形指数渭北东部最大,陕北最小,且陕北与其他果区差异显著。气象因子对苹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平均单果质量与积温、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多为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则为负相关关系;果形指数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与5—6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果实品质 气象因子 统计分析 陕西红富士
  • 简介:根据陕西佳县2013年1—7月光、热、水气象资料,结合枣林区红枣坐果率的实际情况对气象条件对枣树坐果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低温冻害、连阴雨、多雨、寡照等是导致2013年佳县红枣挂果数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枣树丰产提供参考。

  • 标签: 枣树 坐果率 气象条件
  • 简介:应用包括湍流粘性和频散的新的Reynolds平均动量方程,分析了边界层的垂直风速廓线,发现包含湍流频散的地面层的风速廓线对经典的风廓线指数规律有一个对数规律的修改;而且在不稳定层结下比在稳定层结下,湍流的频散效应更为显著;在中性条件下,指数规律退化为对数规律并且Karman常数被另外一个常数所代替,而这个新常数也可以通过相似理论来获得.

  • 标签: 边界层 频散 湍流 风廓线 不稳定层结
  • 简介:通过对果洛地区6个台站,近50年的上半年降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表明果洛地区上半年、1-3月、4-6月降水分布差异明显,历年降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中的4-6月。在降水总量增多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我州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等敏感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

  • 标签: 降水 分析 影响 果洛地区
  • 简介:趋势面分析(TSA)在地质学研究中,用于处理野外观测结果和室内分析化验结果,用平面图或立体图表达地质特征等值线在空间的变化。这与气象学上分析要素的空间变化很相似。本文引用TSA来计算“82.8”丹东连续大暴雨过程中,局地因子对暴雨分布的影响

  • 标签: TSA 趋势面分析 大暴雨过程 地质学研究 中小尺度系统 地质特征
  • 简介:提出采用城区站与郊区站相对湿度的差值作为干湿岛强度指标,利用趋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64—2007年承德市空气湿度变化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近44a承德市空气湿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尤以近10a最为明显,且由1988年以前的千岛特征逐渐转成了近10a的湿岛特征,以夏、秋季的湿岛效应最为明显;湿度场的明显变化主要来源于城市化影响

  • 标签: 承德 干岛效应 湿岛效应 城市化影响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1949—2006年以来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农业因极端天气受灾成灾特点;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农业受气象灾害的成因,经过数据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指出极端气候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量在加大的趋势,必须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农业经济 气候因素 中国 气象灾害 文献分析 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