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2糖尿合并高血压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老年2糖尿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糖值、血压值和左心功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bAlC与LVMI和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2、-0.614,均〈0.05);NT-proBNP与LVMI和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r=0.695、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4、-0.688,均〈0.05);空腹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457、0.741、0.623,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372、-0.482,均〈0.05);餐后2h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508、0.809、0.70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433、-0.405,均〈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发现NT-proBNP水平对老年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T-proBNP具有较高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望用于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筛查,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脑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效果。方法分析50例老年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后,41例患者症状好转,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器官功能恢复,救治成功率82.0%;6例自行出院或转他院治疗;3例死亡。结论临术实践中应及早做出诊断,及时降低血糖和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应兼顾其他辅助治疗,尽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糖尿的影响因素。方法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糖尿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缺乏体力活动比例(80.00%)较对照组(60.00%)高,研究组肥胖比例(83.33%)较对照组(71.66%)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占比例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实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的影响因素,早期采取对症治疗手段能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2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方法将40例2糖尿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精蛋白生物胰岛素组(诺和灵30R),与重组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重组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降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医从性较高。其差异有临床意义。结论2糖尿性脑梗塞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精蛋白生物胰岛素 重组人甘精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究2糖尿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糖尿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前者设定为研究组,后者设定为常规组,并对其进行实验室评价与超声检查等,探究糖尿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HbAlc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前者的检测数值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患者心功能程度越重时,其HbAlc水平就越高。结论心衰合并糖尿患者与HbAlc水平联系紧密,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时,HbAlc水平即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慢性心衰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患有2糖尿患者发生脑梗死并发症的临床发病原因。方法本次论文研究地点定位于作者工作的医疗单位,具体地点为作者所处科室,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2糖尿患者作为试验组,这26例患者同时患有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症,另外选择24例2糖尿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例如,年龄大小、身体质量指标、血糖高低。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得知,试验组患者的年龄比对照组年龄大,而身体质量指数、SBP指标、DBP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再进行医学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能确定脑梗死发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糖尿有关系。结论2糖尿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和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颈部的中膜和厚度增加、血红蛋白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治疗脑梗死+2糖尿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78例脑梗死+2糖尿患者。以随机法为准,A组39例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血糖控制治疗,B组39例采取常规急诊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4周后,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B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死+2糖尿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血糖控制治疗可以增强疗效,降低血糖水平,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急诊治疗 脑梗死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高血压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对86例(A组)2糖尿合并高血压者和150例(B组)2糖尿无高血压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占24.42%)多见,传导阻滞(22.09%)次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0.47%)及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8.14%)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增高。结论A组患者易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定期行心电图及DCG检查,对检出心律失常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2糖尿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2015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2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 10例分成观察者和对照者,两组患者都进行了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对照组采用降糖药来对血糖进行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电图 ST段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 2糖尿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能够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等体内含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临床治疗效果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方案在2糖尿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2糖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的胰岛素抵抗评分、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评分(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骨质疏松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经护理干预后,两组的心理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2021年5月诊治的80例2糖尿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亚临床甲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40。参考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分析组则加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分析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且分析组治疗后FT3、FT4均高于参考组,TSH低于参考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能较好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2糖尿伴冠心病患者的EURO评分和冠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19例,根据合并2糖尿情况分为:非糖尿组58例,糖尿组61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资料、冠脉造影检查;并对患者进行Euro评分。结果:①与非2糖尿组相比,合并2糖尿组左主干病变、左回旋支病变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2糖尿组右冠状动脉比例低于非2糖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糖尿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并且病变的程度更加严重。

  • 标签: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 病变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同时患有2糖尿、高脂血症的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治疗法,通过观察患者情况了解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同时患有2糖尿、高脂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96人,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前者采用西药治疗法,后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患者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中医药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对症治疗分析高血压合并2糖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用药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到,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缓解,糖化血红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没有较大差异。结论:根据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还需要对安全医疗手段进行积极探索,以此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高血压合并 2 型糖尿病 临床治疗 指标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2糖尿糖尿肾病关系研究。方法选择56例2糖尿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中水平均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P<0.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2糖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这样,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将可能成为预防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