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D1a在区病变的表达情况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区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CD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CD1a在15例Rathke′s囊肿内的正常垂体细胞、3例增生的腺垂体组织和2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均100%的弥漫性强阳性表达,但在76例垂体腺瘤仅7例灶性阳性。CD1a在6例垂体生殖细胞肿瘤、62例颅咽管瘤、1例颗粒细胞瘤和3例垂体细胞瘤均不表达。结论CD1a可用于鉴别正常垂体细胞、腺垂体增生和垂体腺瘤,前两者呈弥漫性阳性,后者不表达或呈灶性阳性;由于正常垂体细胞表达CD1a,当有垂体炎时不要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标签: CD1A 垂体腺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旁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时间2013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26例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13)和实验组(n=13),对照组给予常规MR扫描检查,实验组则给予手术病理组织活检,对比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颈动脉内侧以及颈动脉外侧病变部位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其中对照组误诊脑膜瘤2例以及垂体腺瘤4例,P<0.05,并且对MR扫描检查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论针对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用MR检查对典型影像学特征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于不典型疾病特征的诊断准确度较差,需辅助进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严格掌握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以便进行疾病鉴别诊断,降低误诊发生率。

  • 标签: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MR影像特点 误诊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的底重建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病例165例,总结底重建修补的手术技术及手术策略。术中依据膈损伤程度,采用分类修补方案:(1)术中膈保护完整,颅底缺损较小,无需底重建,仅用明胶海绵填塞,若颅底缺损较大,伴有膈塌陷,可用自体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2)术中膈局部小破口,需底重建修补,取预留脂肪填塞,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底贴覆;(3)术中膈大破口,可行Gasketseal技术封闭底,人工硬脑膜修复,带蒂粘膜瓣底贴覆,生物蛋白胶固定,膨胀海绵填塞鼻腔。结果114例(69.1%)膈保护完整,采用1类修补方法,49例(29.7%)术中膈小破口,采用2类修补方法,2例(1.2%)术中膈大破口,采用3类修补方法。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1例患者再次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有1例患者脑脊液漏复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术前评估膈厚度,术中评估脑脊液漏程度,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底重建分类修补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

  • 标签: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鞍底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空泡蝶综合征合并脑脊液鼻漏的临床特点,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原发性空泡蝶综合征合并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7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实施优质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 脑脊液鼻漏 护理
  • 简介:华的“天水围两部曲”,《天水围的日与夜》向观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天水围的夜与雾》向观者展示了人性恶的一面。纵观两部影片,其在空间形态和女性形象的设置上具有共通之处,同时这两个共通之处亦是许华导演对于人性探讨这一寓意展现的支撑点和承载物。

  • 标签: 许鞍华 天水围两部曲 空间形态 女性形象 人性
  • 简介:矮塔斜拉桥为国内外的一种新兴桥型,目前用于塔柱处座分丝管的检验标准还没有。本文结合北京某矮塔斜拉桥的建设,论述了用于该桥分丝管检验标准产生的背景,给出了用于该桥分丝管具体的检验标准,并且对各条标准作了详细的解释。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鞍座分丝管的检验标准
  • 简介:目的通过经鼻蝶窦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内镜经蝶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10具已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结构与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后壁的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及外侧腔5部分.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示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结构;打开蝶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隔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结论内窥镜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蝶周围的解剖结构,可适用于旁、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 标签: 经蝶手术 内窥镜 解剖学 手术入路 鞍旁病变 鞍上病变
  • 简介:摘要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548+1688)m双跨钢箱梁悬索桥,其主索体单件吊装重量达126.2t,具有吊装重量大、吊装高度高、吊装提升时间长以及防扭转难度大等技术难点。本文重点介绍坭洲水道桥主索吊装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吊装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虎门二桥 悬索桥 主索鞍 吊装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经鼻蝶入路区及上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确定解剖标志及内镜手术操作范围.方法选取10例灌注尸头,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下显露区及上斜坡区,确定解剖标志,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视神经隆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及斜坡凹陷是蝶窦后壁的重要解剖标志.内镜下显露范围广泛,从区至枕骨大孔前缘、寰枢椎,外侧可达海绵窦及斜坡颈内动脉、枕髁和咽鼓管.结论熟悉掌握内镜下区及上斜坡区重要解剖结构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是进行中央颅底区手术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经鼻蝶入路 鞍区 斜坡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内区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颅内区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记录其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及准确率。结果CT和MRI在肿瘤类型的检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有3例胶质瘤误诊为垂体腺瘤,2例颅咽管瘤误诊为胶质瘤,1例生殖细胞瘤误诊为胶质瘤,7例漏诊;MRI扫描有1例颅咽管瘤误诊为生殖细胞瘤,1例生殖细胞瘤误诊为胶质瘤,1例漏诊。CT与MRI的漏诊率与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的检出率为89.71%(61/68),与MRI的98.53%(67/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的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CT(97.06%vs.88.24%)(P<0.05)。结论CT可显示靶区肿瘤的高密度与钙化程度,MRI可提供多方位清晰图像、定位准确、且敏感度高;两者各有优劣,但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颅内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颅内鞍区肿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及MRI检查诊断鉴别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53例我院自2010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各病例均进行CT与MRI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图像的特征并统计其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CT与MRI的检出率分别为94.32%(50/53)、100%(53/5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准确率分别为84.91%(45/53)、92.45%(49/5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区肿瘤的检查方法中,MRI相较于CT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与准确率,而CT对钙化的显示上则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两者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影像诊断 鞍区肿瘤
  • 简介:摘要:"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理清理顺知识点,完善数学的知识体系。然整理与复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与习题大集合,而是在 “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知识点串连成起来逐渐编织成完整的知识网,在“习”的过程中,再次明晰知识并熟练运用。

  • 标签: 比的知识 整理 复习
  • 简介:社区一头连着家庭,另一头连着学校和社会,是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以社区为结点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基于宁波市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和家庭道德教育指导需求的现实选择.要明确以社区为结点指导家庭道德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社区的优势,实现“三结合”在思想启迪、道德养成、能力拓展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社区 结点 指导 家庭道德教育
  • 简介:针对一类具有双焦点的三维分段线性系统,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了该类系统的周期轨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定理.其次,将得到的结果运用于具体实例,讨论了其在合成的Poincare映射下轨道的连接情况,证明了周期轨的存在情况.

  • 标签: 分段线性系统 周期轨 POINCARE映射 周期轨图
  • 简介:目的:观察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治疗鼻合并鼻尖畸形的效果。方法:对43例鼻合并鼻尖扁平肥大圆钝者,设计鼻翼软骨外侧脚头侧部分“新月”形切除、悬吊,向中线拉拢缝合外固定。将手术切下的“新月,形鼻翼软骨植于鼻尖部假体表面形成“盾牌”,延长鼻小柱,抬高鼻尖。结果:43例患者均进行了7~30个月随访,效果良好者28例,改善者11例,伴有并发症4例,术后未出现鼻尖形态异常。结论:直视下联合硅胶假体鼻尖整形术治疗鼻尖畸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尖整形 硅胶假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厂修货车转K6型承载组装过程中常见的承载推力挡肩内径面与前盖外径面间隙超限、承载与侧架导框纵向单侧间隙超限、轴箱橡胶垫无法落位3种故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 标签: 转K6型转向架 承载鞍 组装 故障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基本征象结合ADC值鉴别诊断垂体大腺瘤和区脑膜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垂体大腺瘤和40例区脑膜瘤,所有病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在肿瘤实体部分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垂体大腺瘤和区脑膜瘤间,明显强化(33%/95%,χ2=33.581)、束腰征(93%/7.5%,χ2=50.831)、包绕颈内动脉(95%/57.5%,χ2=16.390)、蝶扩大(93%/52.5%,χ2=16.998)、垂体不能辨认(95%/47.5%,χ2=23.135)和垂体柄不可见(90%/62.5%,χ2=7.76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大腺瘤和区脑膜瘤的ADCmax (ADCmean和ADCmin)分别为(1.126±0.266)×10-3 mm2/s和(0.855±0.176)×10-3 mm2/s [(1.052±0.271)×10-3 mm2/s和(0.817±0.177)×10-3 mm2/s,(0.971±0.288)×10-3 mm2/s和(0.777±0.182)×10-3 mm2/s),P<0.001]。在ADC值中,ADCmax诊断效能最优,AUC值为0.877 (95% CI,0.791~0.962),当ADCmax阈值为0.970 × 10-3 mm2/s时,鉴别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92.5%。结论MRI基本征象结合ADC值对垂体大腺瘤和区脑膜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垂体大腺瘤 鞍区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