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蒋龙 王鑫萌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19
  • 出处:《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2024年2期
  • 机构: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 简介:摘要:全固态薄膜锂电池,需要用到一种专门的镀膜技术,对材料进行气化使其以原子的性状快速地成膜,促使固相离子顺利地传导。固体无机物LiPON,是该电池最核心的电解质,以叠加制作得到一种储能电池。本文选取了磁控濺射法,依次制备出了电极、固态电解质,以真空蒸镀法成功制备出了锂负极,形成三种不同规格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并检验它们各自的电化学能。

  • 标签: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 制备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化学键的性质与分类,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离子键的形成主要受元素电负性差异的影响,共价键则是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而金属键则体现了电子的云状性质。此外,通过物理性质测试,如导电性和溶解度,我们进一步确认了化学键的性质。综合实验结果,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类,每一类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征。

  • 标签: 化学键 性质 分类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 简介:通式(Ⅰ)的茂金属合物:LGZMXp,其中L为二价基团,Z为式(Ⅱ)的部分,其中R^3和R^4选自氢和烃基;A和B选自S、O或CR^5,其中R^5选自氢和烃基,A或B不同于CR^5;G为式(Ⅲ)的部分,其中R^6,R^7,R^8和R^9选自氢和烃基,M为过渡金属原子,X选自卤素原子、R^10,OR^10,OSO2CF3,OCOR^10,SR^10,NR2^10或PR2^10基团,其中所述取代基R^10为氢和烃基;p为0至3的整数。

  • 标签: 杂环茂金属化合物 烯烃聚合物 催化剂体系 生产
  • 简介:稀土离子能否诱导海洋生物的金属硫蛋白(MT)合成,将影响到MT对海水重金属的指示作用.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为试验动物,采用含镧(Ⅲ)离子(La3+)的人工海水对其进行暴露培养,测定蛤仔鳃部和内脏中MT含量.结果表明,La3+暴露能够增加蛤仔体内MT含量,其中,10~1×100μg·L-1的La3+对鳃部诱导作用较大;10~1×10000μg·L-1的La3+对内脏MT均有较好诱导;同时,过柱层析洗脱液的光谱扫描及十二烷基的硫酸盐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表明,La3+诱导的蛤仔内脏中的MT在258nm处有特征吸收峰,主要以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分子量为13.1kD和18.3kD.

  • 标签: 镧(Ⅲ)离子(La3+) 金属硫蛋白(MT) 菲律宾蛤仔
  • 简介:摘要随着《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土十条”的出台,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次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童台村三类菜地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菜地土壤 重金属含量 理化性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合金技术的不断发展,合金材料也在物理性能上优于单一金属,使得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在异种金属材料焊接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异种金属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使得焊接中常常会出现质量低等缺陷。对此,本文将对异种金属材料物理性质对焊接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达到提高异种金属材料焊接水平的目的。

  • 标签: 异种金属材料 物理性质 焊接
  • 简介:利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Mo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并利用XRD、SEM、EIS、EDS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数据表明所得到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Nyquist谱图表明,掺杂钼的LiMn2O4电荷传递电阻明显减小。试验结果初步说明:Mo的掺杂是改善LiMn2O4电化学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钼元素
  • 简介:采用亲核取代方法制备了正极材料三聚磷腈复合硫,并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模拟电池。红外吸收光谱及XRD实验表明:材料为聚磷腈与硫的混合物,聚磷腈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溶入到电解液中的多硫离子的氧化还原过程是电化学迟缓过程,复合材料吸附及驻留了部分电解液,对"飞梭效应"有抑制作用;交流阻抗谱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硫已经在聚磷腈基质中得到高度分散。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三聚磷腈复合硫 飞梭现象
  • 简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棒状氧化锌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测试表明,ZnO纳米棒为纤锌矿结构,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通过充放电循环和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nO纳米棒的电化学能,ZnO纳米棒展现出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低的容量衰减率。经过100个循环之后,ZnO的放电容量仍然维持在380mAhg-1。

  • 标签: 氧化锌 纳米棒 负极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分别以乙醇和乙腈为碳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之后通过与商业碳纳米管相比较以研究不同碳源对所制备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能的影响.通过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热重和拉曼等对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质进行表征.此外,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得碳纳米管的电化学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对所得碳纳米管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其电化学能的差异.

  • 标签: 碳源 碳纳米管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角结膜热灼伤及化学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以济源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眼热灼伤及化学伤者53例(56眼)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6例(28眼),进行生物羊膜移植术;对照组27例(28眼),进行传统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耗时为(17.6±6.7)分钟,术后眼表组织上皮化时间为(21.3±7.8)天,均低于对照组的(32.3±7.5)分钟及(32.6±10.4)天(t=7.735,4.599,P=0.000,0.000)。研究组术后视力(logMAR)为0.36±0.23,与对照组0.42±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406,P=1.000)。研究组出现手术并发症者3例(10.71%)为睑球粘连;对照组出现手术并发症者6例(21.43%),包括1例羊膜下积液,1例结膜面肉芽组织,4例睑球粘连,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χ2=0.254,P=0.002)。结论生物羊膜移植术有助于角结膜热灼伤及化学伤的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羊膜,生物 热灼伤,角膜 外伤,化学性,角膜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危害因素,除了最常见的血源性感染传播疾病之外,还存在着物理和化学危害因素。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手术量的逐步增多,许多先进仪器的频繁使用,为了避免和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物理性和化学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物理性 化学性 危害 防范
  • 简介:研究了银包覆和银-碳复合包覆对硅的结构和电化学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改性处理前后硅负极的电化学能。结果表明,硅/Ag/碳复合负极材料中,Ag纳米微粒以晶体的形式分布在硅颗粒的表面,一层无定形沥青炭包覆在硅/Ag复合颗粒的表面,这有利于提高硅颗粒的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硅相比,硅/Ag/炭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减小,电化学极化减弱,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循环寿命显著提高,第4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390mAhg-1。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包覆
  • 简介:本文以CoSO_4·7H_2O、CoCl·6H_2O、草酸钠、尿素为原料,采用SDBS辅助简单水热法制备了Co_3O_4微米球,并用XRD、XPS、SEM、IR、Raman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均是结晶度高的立方尖晶石型的Co_3O_4,样品颗粒呈球形。样品的恒电流充放电及其循环性能测试表明,四氧化三钴样品具有较好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其最大充电和放电容量分别为1100和1700mAh/g。

  • 标签: 水热合成法 CO3O4 电流密度 充放电容量 库伦效率
  • 简介:以LiMn1.5Ni0.5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用电化学手段考察了其电池的电化学能与电解液组成的关系,研究发现混合电解液的放电容量的顺序为EC+DEC(1:1)〉EC+DMC(1:1)〉EC+DEC(3:2)〉EC+DEC(2:3)〉EC+PC(1:1),从而为LiMn1.5Ni0.5O4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了较理想的混合电解液。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Mn1.5Ni0.5O4 电解液组成
  • 简介: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Ni+Co):1.10的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30.0mAh/g和192.6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73%,经过50次循环仍有170.5mAh/g,容量保持率为90.87%。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2O2 溶胶凝胶法 Li/(Ni+Co)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采用简单水热法和后续高温煅烧制备多孔结构V2O5微球,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V2O5微球的晶体结构,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微球表面形貌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微球为单相V2O5,呈形貌均一的多孔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2O5多孔微球电极在不同电压区间均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能,在2.5~4.0V电压范围内,100mA/g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45(mA·h)/g,接近理论值147(mA·h)/g,循环50圈后仍保持在138(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5.2%。此外,该电极还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在2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82.8(mA·h)/g,平均单圈比容量衰减率仅为0.022%。该材料优良的电化学能得益于三维多孔微球结构。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水热法 多孔微球 V2O5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化学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化学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aO2、PaCO2、SaO2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治疗前 (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化学性肺炎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新型锂电池隔膜材料的物理化学能研究,包括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通过详尽的实验设计和方法,我们评估了不同材料的性能表现,深入了解其在锂电池中的潜在应用。实验结果为新材料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为电池性能提升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仍需应对大规模生产的挑战和实际应用中的性能验证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关注整体性能、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生产可行性,推动新型隔膜材料更广泛地应用于锂电池技术。

  • 标签: 锂电池 隔膜材料 物理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