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的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兴的、安全高效的非侵入性康复治疗方式,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康复领域。随着人们对磁刺激研究的逐渐深入,磁刺激的治疗部位已不仅仅局限于大脑,作用于外周肌肉、神经和神经根等部位的磁刺激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即外周磁刺激。本文对外周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供参考。

  • 标签: 外周磁刺激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定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运动康复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取脑卒中患者 54例 ,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本院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 27例,研究组 27例。对照组患者在本次探究中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研究组患者则将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追加延续性运动康复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NIHSS评分与研究组相比明显更高,数据结果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性运动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此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效果探究 延续性运动康复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脑卒中患者接受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方案后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指导)与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与指导+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各44例患者。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针灸治疗 穴位按摩 高龄患者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脑出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舌运动含服训练,含服自制中药冰块,治疗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系统化康复治疗、针刺和冰刺激治疗,观察组将单纯冰块改用自制中药冰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和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18%,对照组72.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舌运动含服中药冰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能够较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 吞咽功能障碍 舌运动含服法 自制中药冰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施以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观察对患者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期间髌骨骨折术后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施以物理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运动康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总体有效率以及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关节活动度与肿胀度评分均较高,疼痛评分较低,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术后为患者施以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可改善其关节功能障碍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髌骨骨折手术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关节活动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病例均来自于我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颅脑外伤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共治疗4周,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醒脑开窍针刺法 颅脑外伤 运动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病例均来自于我科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颅脑外伤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共治疗4周,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醒脑开窍针刺法 颅脑外伤 运动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梗死运功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采取行为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运功功能障碍患者,纳入样本量为72例(时间在2020年12月-2022年2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在入院后的治疗期间,两组分别采取行为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与对照组作比,前者显著更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采取行为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功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推拿+康复疗法的效果进行探讨,评估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接受实施针灸推拿+康复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疗法,各组的病例数均为46例。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运动耐力(6MWT),探讨方案的具体效果。结果:治疗后,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FMA评分显著提高程度大,6MWT较远,(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康复疗效,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推拿+康复疗法,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该疗法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的影响更加突出,是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最佳选择。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针灸 推拿 康复疗法
  • 作者: 何玲 尤敏 应璐璐 杨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08
  • 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接受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MA-UE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掌屈肌力、背伸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效果良好。

  • 标签: 火龙罐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中脑氧饱和度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手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21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体质指数(BMI) 19.5~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并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术前1 d 、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态。根据术后MMSE和MoCA量表评分及PND诊断标准筛选出PND组(n=38)和非PND组(n=172)。于麻醉前(T0)、麻醉开始10 min(T1)、麻醉开始20 min(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开始1 h(T4)、手术结束(T5)、离开麻醉恢复室(T6)时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氧饱和度(SctO2,以左脑和右脑SctO2平均值记录)。T0时间点SctO2为SctO2的基础值,计算各时间点Sct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SctO2max%)。结果210例老年手术患者中,PND发生率为18%(38/210)。PND组与非PND组患者年龄分别为(71.0±2.1)、(67.8±2.0)岁,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分别为(57±5)、(46±8)min;与非PND组比较,PND组的年龄偏高(t=2.600, P<0.05),PACU时间延长(t=3.039,P<0.05)。PND组在T3、T4、T5和T6时间点SctO2分别为(62±10)%、(60±11)%、(64±12)%、(66±10)%,低于非PND组的(67±6)%、(68±6)%、(69±5)%、(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9、4.906、3.787、2.516,均P<0.05)。PND组术前1 d的MoCA、MMSE评分分别为(22.9±1.2)、(24.1±1.2)分,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均降低,分别为(20.8±1.2)、(21.3±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23、5.675,均P<0.05)。非PND组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分别为(22.4±1.3)、(23.1±1.6)分,与非PND组比较,PND组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均降低(t=2.630、3.108,均P<0.05)。术中SctO2max%的临界值为13.74%,预测PND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19~0.9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8.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手术术中SctO2max%>13.74%可以作为预测PND发生的指标。

  • 标签: 脑氧饱和度 预测指标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非器质性的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患,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此类患儿经常共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多见的精神疾病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同时,ADHD患儿出现nLUTD的比率也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加,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就ADHD和nLUTD之间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尿路功能障碍 共患病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