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于2015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及观察组(综合性护理措施),每组均分为36例,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或综合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评分情况及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等各指标评分情况及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动脉内瘘患者采取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发生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7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7.29,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主要与穿刺不当、内瘘使用过早、低血压等有关。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内瘘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采用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64例采取数字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磷较对照组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处理、问题解决、自我照护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显著。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高磷血病 行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的影响。方法此次62例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之间本院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31)和常规组(n=31),常规组行普通护理,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种护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动静脉瘤发生率上,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优于普通护理,不仅可以改善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症状,还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对提高患者血管通路认知度的干预作用。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维持性血透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140)。实验组采用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血管通路认知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血管通路认知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开展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对血管通路的认知程度,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建议采纳。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认知度 护理程序健康教育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月2月期间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06例,随机分组各5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较高,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利于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三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三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红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1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高于透析充分,而清蛋白、三酰甘油酐、纤细胞、血尿氮素血液不透析患者低于透析充分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蛋白质水平、热能水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28%高于参照组的79.31%(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饮食护理有着重要意义,可调整机体营养失衡的状态,利于机体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营养状况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中维持麻醉该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1例术中给予依托咪酯术中维持麻醉)与B组(31例术中给予丙泊酚术中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A组患者插管后(T2)、切皮后1分钟(T3)、切皮后5分钟(T4)血压均明显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O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维持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价值,为血透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863例患者,以11比例分为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的对照组(n=12432)和试验组(n=12431),对比两组维持血透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感染出现时间、感染持续时间以及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维持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感染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感染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预防并降低维持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延长感染发生时间、改善情绪评分。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知识掌握度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透析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注意事项、干体质量自我控制、血透即刻并发症预防、血透远期并发症预防知晓度相比于对照组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向患者传达透析知识,提高其知识知晓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知识知晓度 个体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了解VDR基因多态性与肾性骨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MHD患者200例,年龄40~65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量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3种不同基因型的骨密度水平。应用DEXA对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测量,并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VDR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DRbb基因型骨密度Z-Score值低于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的骨密度Z-Score值低于VDRBB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MHD患者骨密度Z-Score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低骨量的发生率和骨矿质缺乏的发生率分别约为30.0%和20.0%,VDR不同基因型的MHD患者低骨量及骨矿质缺乏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Rbb患者骨代谢指标(钙、磷、ALP、PTH)与VDRBB、VDRB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的骨密度与体质量相关(r=-0.260,P<0.05),与年龄和身高无相关性。结论MHD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VDR基因BsmI多态性影响骨代谢,VDR基因多态性可以作为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预测因子,并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 VDR基因
  • 简介: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7月-2017年5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之后,在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生命力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之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尿毒症患者共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7880次,其中有5810次出现并发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73%。此外,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高血压、痛性肌肉痉挛以及低血压为主要发生的并发症。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医生在其治疗过程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尿毒症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出现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14例患者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低血压、糖尿病、围术期的药物治疗不当、围术期宣教不充分及围术期护理不规范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结论监测患者血压及血糖、合理用药、充分宣教、规范护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的成功率,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失功 护理
  • 简介: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群种类,并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群;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和不同症状群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频率最高的是疲乏123(67.21%)、瘙痒116(63.39%)、皮肤干燥103(56.28%),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瘙痒(3.54±0.89)、皮肤干燥(3.46±0.92)、入睡困难(3.38±0.82),对患者困扰最大的症状是疲乏(4.41±0.76)、瘙痒(4.37±1.03)、入睡困难(3.94±1.1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2.48±9.82)分,处于中等水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病感、情感、消化道、心肺系统及水电解质5种症状群,且症状群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5种症状群与生活质量总得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646,P=0.039;r=-0.603,P=0.028;r=-0.583,P=0.036;r=-0.571,P=0.035;r=-0.629,P=0.046);病感症状群(β=4.562,P=0.000)、情感症状群(β=3.871,P=0.000)和水电解质症状群(β=2.693,P=0.000)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多个症状,受多个症状群困扰,生活质量较低.医务人员应根据症状群的特点,制定高效、综合、个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症状群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影响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影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 标签: 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年、3年,两组营养状况(清蛋白ALB、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值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长期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