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肾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福氏完全佐剂、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按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测定值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肾宁组(T组),格列喹酮组(G组)和正常组(N组)各8只,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4hU-Alb及肾功能。结果:M组空腹血糖、TC、LDL显著升高,INS、HDL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T组INS明显上升,TC、LDL显著下降、HDL明显升高,24hU-Alb减少,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G组。结论:格列喹酮和肾宁均可不同程度影响血糖水平,肾宁还可有效调节脂代谢肾宁可能是通过调节肾组织代谢及血脂代谢,延缓了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发挥了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降蛋白及肾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糖肾宁 糖尿病肾病 糖脂代谢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常代谢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原(PI)的关系,评估SUA对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至12月于海南省海口市和万宁市经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认的999例代谢正常的成年人,其中男337例,女662例,平均年龄(44.45±12.97)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并检测SUA、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采用空腹PI(FPI)、FPI/胰岛素比值(FPI/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将受试者根据SUA水平四分位分为4组:组1(SUA<283 μmol/L,246例),组2(283 μmol/L≤SUA<336 μmol/L,249例),组3(336 μmol/L≤SUA<400 μmol/L,253例)和组4(SUA≥400 μmol/L,251例),各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SUA对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共有190例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其中男性159例,女性31例。高尿酸水平组(组4)FPI、FPI/I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组1)[13.43(13.34)和9.26(7.96)pmol/L;0.25(0.20)和0.19(0.20),均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等干扰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UA仍与FPI水平呈正相关(β=0.013,P<0.01)。SUA每升高100 μmol/L,总体受试者FPI平均升高1.3 pmol/L。性别分层后,无论男女亚组在校正各类混杂因素后,SUA仍与FPI呈正相关(男性 β=0.014,P<0.05;女性 β=0.010,P<0.01),而和FPI/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代谢正常人群SUA和FPI呈线性正相关,应及早关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 标签: 尿酸 胰岛素原 胰岛β细胞功能 正常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长期吸入激素对其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单位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均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就治疗前后患者的代谢及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给予长期吸入激素治疗,对其代谢无明显影响,且会改善其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炎 糖代谢 肺功能
  • 简介: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早期不良的发育环境对成年期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易感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随着人们对中枢胰岛素抵抗的认识增加,中枢对调控外周葡萄稳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没有DNA序列变化的情况下,引起基因表达可遗传性的改变。它能特异性地调节相关组织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物质代谢长期的改变。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发育环境对成年期代谢影响的中枢调控作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标签: 中枢调控 早期发育环境 糖代谢
  • 简介:有一天,宝儿遇见一只奇怪的狼,这只狼的皮肤都是做的。爱吃糖的宝儿虽然有点怕狼,但闻到皮狼身上甜甜的味道,就忍不住想舔一舔它。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1两颗水果糖碰面的时候,并不愉快。“让我先来!”“让我先来!”它们一齐嚷嚷着,彼此紧紧挨着,往糖盒子的边沿上爬。它们的脚下,是密密匝匝的糖果。混乱。一片混乱。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与糖尿病共病现状十分严峻,而此类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却严重不足且缺乏规范。近几年,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证实两类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在此背景下,欧美相继发布了糖尿病伴心血管病相关指南,对糖尿病伴心血管高风险或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了全面更新。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发起撰写该共识,旨在为我国心血管及内分泌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该共识以降低心血管病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为宗旨、以综合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以最新国际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为核心依据,致力于推动血糖管理新模式在我国心血管代谢领域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应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病合并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综合管理水平。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糖代谢异常 心血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脂代谢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受试者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结果的变化,并比较观察组不同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糖脂代谢、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FBG、TC、TG、LDL-C、Hcy分别为(5.27±0.58)mmol/L、(4.51±0.47)mmol/L、(1.50±0.24)mmol/L、(2.67±0.30)mmol/L、(15.85±2.04)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0.69)mmol/L、(4.05±0.41)mmol/L、(1.18±0.20)mmol/L、(2.26±0.29)mmol/L、(10.53±2.11)μmol/L,HDL-C为(1.29±0.1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0.2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6.51、9.04、8.67、16.00、5.92,均P < 0.001);观察组男性患者TG、LDL-C、Hcy为(1.57±0.23)mmol/L、(2.75±0.34)mmol/L、(19.33±2.84)μ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1.40±0.27)mmol/L、(2.51±0.36)mmol/L、(11.05±1.81)μmol/L,HDL-C为(1.21±0.21)mmol/L,明显低于女性患者的(1.31±0.1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3.02、15.16、2.34,均P < 0.05);观察组高BMI患者FBG、TC、TG、LDL-C、Hcy水平明显高于低BMI患者,HDL-C明显较低BMI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5.35、2.40、4.76、13.42、2.88,均P < 0.05);观察组不同病程患者FBG、TC、TG、LDL-C、HDL-C、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3、13.02、9.94、37.53、8.81、51.35,均P < 0.001)。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Hcy水平升高情况,尤其在男性、高BMI、长病程的患者中表达明显,临床上应予以密切注视。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相 血脂 血糖 同型半胱氨酸 性别 人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T2DM及各类降糖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钠-葡萄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抑制肾小管对钠-葡萄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同时改善心血管及糖尿病肾病预后。本文围绕SGLT2i对骨矿离子代谢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其可能引起钙磷稳态失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影响骨代谢,并探讨其对骨密度、骨微细结构及骨转换的影响。SGLT2i对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有待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对于高骨折风险的T2DM患者在应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对骨密度及骨折风险定期监测评估。

  • 标签: 糖尿病,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骨矿物质代谢 骨转换 骨折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和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以上,口服替米沙坦治疗8周,观察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与治疗前相比的血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血压及24h动态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上升(P〈0.05)。结论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替米沙坦 老年高血压病 代谢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代谢功能障碍对老年人MODS的影响作用;方法100例我院ICU创伤的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观察该100例老年人创伤患者的血糖及MODS发生概率情况;结果100例老年人创伤患者,血糖正常29例(29.00%),血糖升高71例(71.00),血糖正常的29例患者中,发生MODS的患者共有2例(6.90%);71例血糖升高的创伤患者,发生MODS的共有25例(35.21%)。两组比较,血糖升高组发生MODS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代谢功能障碍与老年人MODS发生关系密切,在预防与治疗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糖代谢 MODS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确诊的ACS患者,根据代谢状况分为三组,单纯ACS组,糖尿病(DM)+ACS组,IGT+ACS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DD水平。结果IGT+ACS组及DM+ACS组的血浆DD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纯ACS组,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D水平有影响。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急性冠脉综合征 DD
  • 简介: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脂代谢异常,单纯控制血糖不能完全消除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进行调脂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最近发表的CORALL研究中表明,在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1].因此,对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调脂药物对代谢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我们主要介绍各类调脂药物对糖尿病状态下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 标签: 糖尿病 降血脂药 烟酸类 氯贝酸 葡萄糖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产后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定期产前检查的GDM妇女,建立前瞻性队列,收集孕前、孕期基本情况,产后12周和1年在我院内分泌科随访并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终点为代谢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T2DM),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确定GDM妇女产后发生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923例GDM妇女进行筛选,共招募267例(267/923,28.9%)符合标准的GDM妇女,其中244例(91.4%)完成产后12周随访,160例(60.0%)完成产后1年随访。1年随访期间,T2DM的累积发病率为9.8%(24/244),6例(2.5%)出现IFG,89例(36.5%)出现IGT。孕前超重(BMI≥24 kg/m2)和诊断GDM时OGTT 1 h血糖≥10.1 mmol/L是GDM妇女产后发生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19(1.017~2.267)和1.546(1.011~2.365)。结论在GDM妇女中,孕前超重和GDM诊断时1 h血糖≥10.1 mmol/L是产后发生代谢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糖尿病,2型 糖代谢异常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脏手术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77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86例),芬太尼组(91例)。分别于切皮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5min(T2)、手术结束后8h(T3)、手术结束后24h(T4)经动脉抽取血标本,测定血糖、乳酸。观察2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血糖、乳酸变化,及不同血糖水平患儿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重度高血糖与高血糖发生率为55.4%(共98例);全组各点血糖和乳酸之间有高度正相关性(r=0.384,P〈0.01);2组在T2、T3、T4时间点的血糖以及与T1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酸在T2点达到峰值,明显大于T1、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发绀婴儿心脏手术易发生代谢紊乱,代谢紊乱程度与乳酸代谢紊乱程度呈正相关,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芬太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422a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细胞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实验分为过表达miR-422a (miR-422a mimic)和对照(Control mimic)两组。通过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422a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酶耦联法检测miR-422a模拟物(mimic)转染MDA-MB-231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内的葡萄吸收率和乳酸生成率。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的人乳酸脱氢酶A(LDHA)、丙酮酸激酶(PKM)、己激酶2(HK2)和单羧酸转运体1(MCT1)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的LDHA蛋白表达,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miR-422a在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呈低表达;对比Control mimic,miR-422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24 h为0.299±0.040(t=8.485,P<0.01),48 h为0.345±0.046(t=12.390,P<0.01),72 h为0.462±0.055(t=15.510,P<0.01),9 h为0.933±0.050(t=26.680,P<0.01);细胞的迁移减慢24 h划痕间距离值为(523±31) μm(t=3.448,P<0.05),48 h为(523±31) μm (t=6.084,P<0.01)。对比Control mimic,miR-422a过表达后细胞内的葡萄吸收率下降(24 h:t=7.228,P<0.05;48 h:t=12.260,P<0.01);乳酸生存率下降24 h(t=5.398,P<0.05),48 h(t=21.020,P<0.01),且两组均48 h下降更明显。miR-422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代谢相关基因LDHA(t=3.772,P<0.05),HK2(t=5.011,P<0.01),PKM(t=11.260,P<0.01)明显下调,LDH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6.928,P<0.01)。结论miR-422a可能影响代谢基因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有氧糖酵解,抑制增殖和迁移。

  • 标签: 微小RNA-422a 乳腺癌 糖代谢 增殖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