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年龄、病程、精神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血脂、血糖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半年以上、精神症状血压比较稳定、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共70人,精神症状以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甲状腺激素、血脂、血糖以2012年12月所查结果为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对心电图和颅脑CT结果分组进行判别分析。结果0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升高、TT3降低,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血糖特别是餐后2小时血糖高的患者较多。血脂与血糖互呈正相关(P<0.05或P<0.01),TSH与T3、T4呈负相关但无显著性(P>0.10),提示TSH受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TSH与T3、T4负相关(P<0.05或P<0.01),精神症状也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氯氮平治疗至少半年以上的患者,TSH升高与氯氮平剂量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0.05<P<0.10)。判别分析表明对于无高血压病或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阴性症状重、TSH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异常,注意这一改变对心身疾病的相互影响,防范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氯氮平相对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影响可能较大一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 要] 本文利用南阳特色红酒谷酿造出红酒谷黄酒,分离纯化出红酒谷黄酒中含有的低聚糖,并对红酒谷黄酒低聚糖进行抗氧化性和益生性评价。分离纯化红酒谷黄酒低聚糖得到了3个组分,分别为HGHJO-1、HGHJO-2、HGHJO-3。红酒谷黄酒低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91.67%,与阳性对照相差7.8%,清除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0%,与阳性对照相差6.15%,还原Fe3+能力最弱,与阳性对照的吸光度相差2.408。将乳酸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替换为红酒谷黄酒低聚糖来探究低聚糖对乳酸杆菌的体外生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红酒谷黄酒低聚糖对乳酸杆菌有增值作用。并在红酒谷黄酒低聚糖浓度为1.5%时增值效果最佳。

  • 标签: [] 红酒谷黄酒 低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 益生性
  • 简介:通过在万安、泰和蔗区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蔗纷纷(SaccharicocussacchariCockerll)在该地区的越冬虫态以卵为主,若虫、成虫次之;其越冬场所有害藏蔗种、宿根蔗兜、蔗田枯叶鞘和田埂杂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aeu)。

  • 标签: 蔗粉蚧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 简介: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那一折就断的甜只适合在嘴里舔了又舔我所要的甜也不是雪中送炭的那一种一袋大米一对红联灯笼一挂欢天喜地的

  • 标签: 甘蔗 定都 世界
  • 简介:采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对甘蔗叶内16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黄酮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共筛选到3株能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GZ-1、GZ-4和GZ-5)。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Z-1、GZ-5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us),菌株GZ-4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 标签: 甘蔗叶 内生真菌 黄酮 棘孢曲霉 黑曲霉
  • 简介:以粤糖93-159甘蔗为试材,对其进行预处理,茎尖初始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组培苗的炼苗、移栽等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茎段腋芽萌发率达90%;茎尖在MS+6-BA1.0mg/L+2,4-D1.0mg/L+AC6.0g/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增殖培养基MS+6-BA1.0mg/L+KT0.5mg/L中增殖系数达9.4;在生根培养基1/2MS+NAA1.0mg/L中,生根率迭93%;经炼苗移栽存活率为80%。

  • 标签: 甘蔗 粤糖93-159 茎尖培养
  •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内外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机械化收获是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介绍我国甘蔗生产种植收益特点,系统分析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当前甘蔗机械化收获推广应用实际,提出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国外 甘蔗机械 竞争格局
  • 简介:摘要: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近年国内甘蔗生产成本快速上涨,蔗农收益下降,部分蔗农甚至亏损,导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甘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甘蔗机械化生产有效率高和用工少的优点。为此,国家把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为破解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困局的有效途径。前人结合当地条件研究了不同机械耕作对甘蔗生长、产量及产糖量的影响,优选了耕作方式,但由于试验条件不同,结果存在差异。鉴于此,笔者结合甘蔗规模化生产习惯和机械装备条件,实施机械模式作业,优选耕作方式,为当地甘蔗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 标签: 甘蔗 生产 机械化技术
  • 简介:为了提高云南甘蔗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配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从18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对73份云南甘蔗品种和27份中国历年主栽甘蔗品种(不包括云南选育的主栽品种)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聚类关系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品种芽形、曝光后节间颜色、曝光前节间颜色、芽沟和57号毛群的多样性十分丰富;而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叶片宽度和株高;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表明品种的相似性处于中等水平,可分成2个大类群4个亚类群及20个小类群,主成份分析表明云南甘蔗品种和中国历年主栽品种可划分为3个明显的基因库,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云南甘蔗品种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遗传关系
  • 简介:【背景】褐纹甘蔗象原产于菲律宾,严重危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和甘蔗,目前该虫已传入我国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尚未在海南省发生。【方法】为尽早预防该虫传入,本文简要描述了褐纹甘蔗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RA)方法,从国内分布情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该虫入侵海南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褐纹甘蔗象在海南省的风险评估值R=2.08,属于高风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将其列入海南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同时提出了该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可为尽早制定褐纹甘蔗象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褐纹甘蔗象 外来有害生物 入侵 海南省
  • 简介:采用RAMP分子标记技术对80份甘蔗种质(32份祖亲种、48份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从3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对多态性较强引物,构建了甘蔗80份种质的RAMP指纹图谱,这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4条带,其多态性为91.7%。80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33~0.988,平均0.710。聚类分析表明,随着相似系数结合线的不同,可分别将参试的甘蔗种质从属间(甘蔗属与斑茅种)、野生种(割手密种、大茎野生种、印度种、中国种)与栽培种(热带种)间、栽培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间区别开来。各祖亲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相似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带种〉印度种和中国种〉大茎野生种〉云南割手密种〉其他割手密种〉斑茅。另外,本试验首次利用RAMP标记,获得了部分热带种、野生种及斑茅种特异片段,并发现这些特异片段能不同程度地在具有其血缘的栽培种中得到传递。

  • 标签: 甘蔗 指纹图谱 RAMP 相似系数 特异片段
  • 简介:摘要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称为“甘蔗之乡”,盛产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甘蔗成熟后,多被用来生产蔗糖、乙醇等。然而,甘蔗种植过程复杂,常受病虫害问题侵袭,对种植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并针对性分析病虫害防治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甘蔗 高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
  • 简介:摘要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产业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地方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所以区域发展直接影响经济的产链。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我国蔗糖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也是我国蔗糖业难以或缺的一席。目前在广西早已形成自身特色产业,而且其甘蔗种植占全国的60%,已经成为广西支柱农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取胜,本文讨论了改善甘蔗的种植技术无疑是有效地,介绍了甘蔗高产的三个基本条件,讨论了甘蔗良种良法配套种植技术的具体技术手段。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给广西甘蔗种植业一些新思路,提高甘蔗产量。

  • 标签: 甘蔗 良种良法 种植技术
  • 简介:关键字:果汁“一哥”产销一体随着健康与时尚主义者规模的不断壮大,新鲜自然的饮食风潮越刮越烈。果汁界的一位“先生”也因而受到爱美一族和时尚人士的热烈追捧,并毫无悬念地再一次成为今年最炙手可热的“新鲜果汁明星”。他就是畅销香港三十多载。今日FANS遍及穗、港两地的果汁先生。浑身散发着新鲜气息的果汁先生出身名门,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由香港屈臣氏集团推出,便连续在果汁市场独占鳌头,足见果汁先生的“一哥”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 标签: 甘蔗汁 水果 饮料 养生 秋季 鲜果汁
  • 简介:摘 要:本实验探究了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优化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8%,底物浓度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试验所得到的酶法降解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蔗渣 低聚木糖 酶解
  • 简介:摘要:甘蔗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龙陵县碧寨乡属亚热带河谷气候,非常适宜甘蔗种植,同时也是传统蔗区,这就对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蔗在种植期间,由于含糖量较高,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针对当前较为常见的甘蔗病害,主要通过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尤其是关键时期的农药使用,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病虫害问题。主要就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甘蔗 病虫害 防治技术 高效低毒农药
  • 简介:摘要:人类工业化发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的不断进步,是粮食高效率生产和现代人类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就目前来说,施肥施药领域,传统农业机械存在诸多不足,小型机械施肥施药效率不高,大型机械成本较高,普及率低,植保无人机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些缺点。最近几年,我国通过无人机进行施药施肥管理的农田面积不断增加,涉及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果树和各种经济作物。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植保无人机在甘蔗施药、施肥中的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农业 植保无人机 甘蔗 施药 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