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临床护士在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2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4个病区用药过程中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经历中断事件的当事护士进行观察;成立优化团队,建立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于2019年3—12月在同病区实施该方案方案实施后对护士进行观察。本研究的研究类型为单盲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经过10个月的方案应用后,护士执行给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频率由12.68次/h降低至8.29次/h;干预前低优先级事件占68.34%(2 340/3 424)。干预后低优先级事件占59.17%(1 216/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90,P<0.001)。干预前消极型结局事件占80.02%(2 740/3 424);干预后消极型结局事件共占77.52%(1 593/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2,P=0.027)。干预前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1.14%(39/3 424);干预后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0.58%(12/2 055),经第二人补漏或观察者提醒后均未发生用药错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P=0.038)。结论建立并应用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有助于提高中断事件的优先级别,避免或减少护理用药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改善中断事件结局,对保障护理给药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 中断事件 前馈控制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策略要求,以供电为基础提出了将电、水、热、气四种能源公司的采集技术进行整合的“四表合一”一体化采集技术方案,对其方案的功能进行介绍,以及对此采集系统的建设实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四表合一 一体化采集方案 构建 实施
  • 简介: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无线通信网络由于其开放性,通信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方案设计时除了需要考虑单点故障外,还要考虑抗干扰技术。通过四维评价法对无线网络各环节进行方案评价、优化,从而描述构建一个高品质无线网络的设计思路。

  • 标签: CBTC数据通信系统 四维评价法 无线局域网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实证研究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循证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选择2019年1—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循证建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检索的1 535条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基于循证方法最终确定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制订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锻炼方案。干预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0~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2(1~3)、3(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955、6.489,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2、4、6、12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1.6 ± 5.1)°、(85.3 ± 6.6)°、(114.6 ± 5.2)°、(127.6 ± 3.4)°,对照组分别为(54.9 ± 4.6)°、(71.0 ± 8.8)°、(105.1 ± 5.9)°、(115.8 ±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09~14.138,均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6、8、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58.8 ± 3.7)、(71.1 ± 3.1)、(84.3 ± 3.7)分,对照组分别为(56.0 ± 3.4)、(65.4 ± 4.3)、(75.6 ± 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11、6.867、11.439,均P<0.001)。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构建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循证 方案构建 康复锻炼 延续护理
  • 简介:在高校转型形势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文章从双证融合培养目标的定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课程体系的构建3方面说明双证融合的方法,介绍按照典型就业岗位,构建既具有学历特性又具有职业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群的过程。

  • 标签: 双证融合 网络工程专业 典型就业岗位课程群 专业能力主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神经外科术后出现进食困难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6.00%);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营养状况。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进食困难 针对性护理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变局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出的中国方案。本文探讨大变局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缘起和渊源三个向度,对于尝试性总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演进向度 缘起向度 渊源向度 价值向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被确诊为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统计与常规护理相比,为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优势。结果:(1)在心理状态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案心理状态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2)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指标,值得提倡。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白内障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我院胸外围手术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1日在我院普胸外科接受胸外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气道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加速康复管理组(n=34)和常规管理组(n=44)。常规管理组行常规气道护理管理,加速康复管理组建并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术期气道管理方案。结果干预后,加速康复管理组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肺部感染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胸外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方案应用胸外围手术期手术患者,能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

  • 标签: 加速康复,胸外除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面部压力性损伤护理方案路径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8年至2022年我院收治的70例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YH组(n=35)以及CG组(n=35),比较两组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YH组患者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要低于CG组(p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者面部压力性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高烈度地区采用钢框架结构与钢框架+消能支撑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在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结果,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表明,约束屈曲支撑在多遇作用下可以提供结构合适的刚度并能降低结构的扭转效应,满足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屈服后通过耗能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相对于非控结构,特别是在高烈度区,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屈曲支撑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主体结构的损伤,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要求,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在基本相同的抗震性能目标下,采用减震结构方案,截面与用钢量较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 标签: 钢框架 钢框架+消能支撑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损伤
  • 简介:[摘 要] 目的 基于课程整合思想构建高职护生安宁疗护教育方案,旨在为开展系统性安宁疗护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德雷克课程整合思想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高职护生安宁疗护教育方案,运用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最终构建高职护生安宁疗护教育方案。 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10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33、0.15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7、0.862。经2轮函询共删除了4个条目,修改了11个条目,最终形成高职护生安宁疗护教育方案,包括5门课程、8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及相应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结论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高职护生安宁疗护教育方案,过程科学,内容合理,指标具体可行,能较好满足高职护生的实际需求,能有效指导教学与实践。

  • 标签: [] 安宁疗护 高职护生 德雷克课程整合思想 德尔菲法 教育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高烈度地区采用钢框架结构与钢框架+消能支撑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在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结果,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表明,约束屈曲支撑在多遇作用下可以提供结构合适的刚度并能降低结构的扭转效应,满足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屈服后通过耗能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相对于非控结构,特别是在高烈度区,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屈曲支撑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主体结构的损伤,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要求,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在基本相同的抗震性能目标下,采用减震结构方案,截面与用钢量较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 标签: 钢框架 钢框架+消能支撑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损伤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影响到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另一方面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未来的高考当中能否利于优势性定位,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高中阶段的复习备考时期,不断优化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新目标,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应变思维。因此文章立足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展开探究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之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 标签: 高中 数学 高效课堂 新课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设计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方案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胃肠道肿瘤患者76例,术前营养护理模式分组,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干预(A组)、常规术前营养(B组)各38例,比较胃肠功能、营养状态。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比较,A组恢复较快,A组术后(1.54 ± 0.26)d排气、(2.12 ± 0.32)d排便、(3.37 ± 0.98)d恢复肠鸣音、(3.52 ± 1.04)d恢复胃肠蠕动,B组恢复时间分别为(2.05 ± 0.31)d、(2.60 ± 0.34)d、(4.19 ± 1.07)d、(4.23 ± 0.92)d(P<0.05);营养状态比较,A组干预后PAB较低,HGB、ALB较高(P<0.05)。结论:口服营养补充干预可有效调节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术前口服营养补充 胃肠道功能 营养状态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干预方案构建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随机选取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A组35例(术前口服营养补充),B组35例(常规护理)。结果:A组干预后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优于B组(P<0.05)。A组营养不良率2.86%、并发症2.86%低于B组(P<0.05),A组满意度97.14%高于B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于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可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术前口服营养补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老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者往往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如牙龈炎、龋齿等,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全身健康。因此,构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目标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口腔健康 目标管理方案 构建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