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44例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选取51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水平;比较两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IL-17及Bcl-2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gG、Bcl-2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IgA(t=2.884,P=0.005)、IgM(t=2.657,P=0.009)、IgG(t=5.018,P〈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8(t=12.78,P〈0.001)、IL-17(t=62.30,P〈0.001)、Bcl-2(t=4.101,P〈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gG呈负相关(r=-0.399,P=0.007),与Bc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t=0.512,P〈0.001)。结论IL-17表达上调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紊乱与促进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7 免疫功能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前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后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中,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仅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片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脾门厚度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时,在阿德福韦酯片的基础上联合丹参片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丹参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复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及调节免疫的机制。方法1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1例。A组予以益气复肝颗粒治疗;B组予以益气复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前后HBV-DNA,B组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A组、C组达到显著差异(P<0.05);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显著降低了HBV-DNA载量,证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一中药和单一西药清除和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好。三组治疗均显著增加了CD3+细胞和CD4+细胞百分比,减少了CD8+细胞百分比,尤以A组和B组增加CD3+细胞百分比、A组增加CD4+细胞百分比和B组减少CD8+细胞百分比的效果更为显著。与A组、C组相比,B组极显著提高了CD3+百分比、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P<0.01)。A组对NK细胞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对IL-2水平则显著提升作用;C组对NK细胞有正向激活作用,但对IL-2则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通过对慢性病毒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增强了清除HBV和抑制HBV复制的功效,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的双重功能。

  • 标签: 乙型肝炎 益气复肝颗粒 恩替卡韦 抗病毒 免疫功能
  • 简介:2015年7月24日(FDA新闻发布)一美国FDA批准Technivie(ombitasvir、paritaprevir和利托那韦)与利巴韦林联合用于治疗基因型4丙型肝炎(HCV)感染无瘢痕和肝硬化的患者。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270万,其中病毒基因型4最为少见。Technivie是首个与利巴韦林联合在无需使用干扰素情况下用于治疗基因型4HCV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基因型 治疗 病毒感染者 新药
  • 简介:摘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因病程长、HBVDNA及ALT波动等因素,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等终末期肝病。现在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对HBeAg阴性CHB进行长期抗HBV治疗。目前,抗HBV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干扰素疗程固定,但治疗中的低HBVDNA阴转率、停药后的低远期反应率和高复发率提示治疗效果不理想1-2;NUCs包括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LMV和LdT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遗憾的是病毒耐药发生率较高。ADV、ETV和TDF的耐药发生率较低,但ADV抑制病毒能力相对较弱,ETV抑制病毒能力强,但价格较高,而TDF在我国尚未上市。HBeAg阴性CHB因其本身的难治性和用药的长期性,患者很难承受疾病、药物所带来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根据当前药物所能达到的有限治疗水平和我国国情,在对HBeAg阴性CHB初始抗病毒治疗时,为实现长期、有效抗病毒治疗,如何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病毒性肝炎,乙型 HBeAg,阴性 核苷(酸)类似物 成本-效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和联合拉夫米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发现,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对耐药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夫米定 耐药性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更加有效的抗病毒疗法。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500万U,隔天1次肌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除CD4+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间治疗后CD3+、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CD4+、CD4+/CD8+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经穴位埋线联合叶干扰素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穴位埋线 Α-干扰素 T淋巴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替比夫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替比夫定的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不同时间点HBeAg血清转换率和安全性。结果整理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48周HBeAg血清转换率临床数据可知,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极大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22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孕7个月起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200IU,每隔1个月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及新生儿脐血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2例,感染率为1.79%;对照组112例,新生儿HBsAg阳性59例,感染率为52.68%。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HBsAb阳性检出43例(38.39%),对照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b阳性检出3例(2.67%)。结论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000年5月-2014年5月出生并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新生儿2100名(观察组)进行调查,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血清乙肝病毒(HBV)为标志物,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为指标,并与1985-1999年以前未接受乙肝免疫接种的1900例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人群HBsAg、抗-HBs阳性率以及HBV流行率。结果观察组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2.33%),而对照组未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11.89%)(P<0.05);观察组抗-HBs总阳性率为(52.95%),而对照组抗-HBs总阳性率为(24.36%)(P<0.05);观察组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V流行率为(5.2%),而对照组未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人群HBV流行率为(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免疫后<1岁儿童抗-HBs阳性率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大规模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保持较高的接种率,可明显降低HBV感染率和流行率,增加抗-HBs水平,从而有效控制HBV的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流行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阿德福韦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HA、PC3、LN和CIV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与ALB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148例研究对象,选取同期9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研究患者的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对照组明显较低,淋巴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BIL、AL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高,ALB与A/G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慢性乙肝患者的ALB与A/G水平,比慢性肝炎患者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各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最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检查切实可行,有助于临床医师分析、判断及评估病情,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生化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肝炎的发病特点,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妊娠期合并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经过综合治疗,其中23例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妇和新生儿均存活,其新生儿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妊娠期合并肝炎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及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羊水污染情况明显增多(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但是无显著性;1例进行自然分娩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合并肝炎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要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快采取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危及母儿生命。

  • 标签: 妊娠期 肝炎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