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国外区域经济学者将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逐渐开拓出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这个新领域,形成了解释区域经济现象和揭示区域经济规律的网络分析路径。目前,国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中的各类网络进行规范的定义和描述,研究这些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网络效应,分析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网络中的流动和扩散。

  • 标签: 区域经济 网络效应 复杂网络
  • 简介: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邮电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邮电业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邮电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 标签: 邮电业 经济研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信息产业工作会议 对外开放 扩大
  • 简介:为了使法的名称与主要内容相衔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5日三审决定将“循环经济法草案”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

  • 标签: 循环经济法 促进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查振祥在《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第6期撰文认为,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不等于资源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强调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而资源节约型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它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是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来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浪费大,污染重,资源利用效率低。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产业,如建筑、汽车等都是高能耗、高物耗的。我国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因此迅速提高。例如石油,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成为净进口国以来,进口依存度已从1995年的7.6%猛增到2003年的36%。若延续现行石油消耗态势,到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60%以上。我国经济的持续运行将越来越严重地受到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干扰和冲击。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过于低下:创造一美元产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

  • 标签: 循环经济 石油进口依存度 资源利用效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质量
  • 简介:摘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根据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从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两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实施的措施。

  • 标签: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经济性
  • 简介: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与合作日益完善的今天,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训和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运输。只有在地方经济的基础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才能发展壮大,帮助地方经济,实现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的协调,健康发展。 因此,寻找服务于高职院校发展地方经济的制约因素,探索促进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高职院校 地方经济 协调发展 制约因素
  • 简介:筹建经过我于1987年8月从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调任国家计委专职委员,协助常务副主任房维中同志管经济研究工作。因为参加起草党的十三大报告,11月底十三大闭幕后才正式到任。紧接着就参加起草总理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在计委做事不多。直到筹备组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才忙乎起来。

  • 标签: 经济研究工作 国家计委 创建时期 《政府工作报告》 回忆 中央书记处
  • 简介:六朝隋唐距离今天已经很远了.那远去的六朝隋唐时代究竟是怎样的?回顾历史很难,想象当时的社会、品味当时的文化很难,研究过去的经济也不容易.做历史的,有时真想起古人于地下,或者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然而,即便回到过去,就有真切的感受吗?也不一定.现代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经济,我们就能说得清吗?所以历史是一门充满遗憾的学问.

  • 标签: 六朝前言 江南社会 研究六朝
  • 简介: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审计与经济研究》创刊百期的大喜日子.由南京审计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审计与经济研究》创办于1985年中国经济改革的起步阶段,发刊于新中国审计事业的初创时期.创刊百期,《审计与经济研究》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前进的步伐,见证着新中国审计事业的成长与发展.创刊百期,《审计与经济研究》得益于南京审计学院的不断发展.与南京审计学院由专科到本科、由单学科到综合学科、由默默无闻到全国知名的发展轨迹相吻合,《审计与经济研究》也由内部发行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季刊变为双月刊,由不知名的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核心期刊.《审计与经济研究》与南京审计学院一道,风雨兼程,一步步由稚嫩走向成熟.

  • 标签: 《审计与经济研究》 审计期刊 中国 审计事业
  • 简介:收入满足度是指人们对自身收入的态度反映和满足度评价,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德国经济研究院关于收入满足度的调查走在该领域的前列,本文通过参考其先进经验,解决与调查有关的问题,为国内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学术研究及政策建议提供有价值的参照系.

  • 标签: 德国经济研究院 收入满足度 启示
  • 简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日益成为国外中国学研究中的显学。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术定位的角度,研究并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从理论体系的构建上,研究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层面,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分析其成功的历史经验以及面临的战略转型等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理论视野。然而这些研究中,系统、全面、客观而深刻的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关于中国经济的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割裂倾向。

  • 标签: 国外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低碳经济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分析角度正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视角。本文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节能减碳的具体思路,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相关的实现路径。

  • 标签: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