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废水生化处理装置调试运行状况,主要针对废水处理装置相关设备调试运行、DCS程序控制及SBR池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及异常情况做了阐述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 标签: 废水处理 装置调试 DCS 活性污泥 分析处理
  • 简介:目的分析病因不明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类型分布、临床特征及身高情况。方法选取病因不明DSD患儿,采集临床资料,检查骨龄、染色体,行性腺、盆腔及腹部B超检查,HCG试验,评估DSD的临床类型,评价身高发育状况。结果153例病因不明DSD患儿纳入分析,其中初诊时社会性别男1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4.2)岁(42d至16岁10个月),3岁前就诊者87例(56.9%)。有DSD家族史者15例(9.8%)。母亲孕期使用孕酮类保胎药19例(12.4%)。①134例行染色体检查,其中46,XYDSD121例(90.3%),46,XXDSD3例(2.2%),性染色体异常DSD10例(7.5%)。121例46,XYDSD中,主要为小阴茎合并尿道下裂39例(32.2%),小阴茎合并睾丸异常19例(15.7%),单纯小阴茎18例(14.9%)。@46,XYDSD患儿中身高小于2005年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百分位数值表(简称身高数值表)P:,者46例(38.0%),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76例(62.8%)。10例性染色体异常DSD患儿中,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5例。③卵巢/睾丸发育异常(双向性腺)DSD患儿8例,其中46,XY3例,46,XX2例,嵌合染色体3例。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和P,。者分别有5例(62.5%)和7例(87.5%)。④125例进行了HCG激发试验,其中HCG标准试验反应良好78例,HCG延长试验反应良好14例,HCG试验反应不良33例,3组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者分别为31例(39.7%)、11例(78.6%)和27例(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本组病因不明DSD患儿以46,XYDSD为主。46,XYDSD患儿以各类小阴茎表现最多见。DSD家族史和母孕期服用保胎药可能是DSD的原因之一。DSD患儿身高小于身高数值表P:,及P,。的比例高于正常儿童。DSD�

  • 标签: 性发育异常 身高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资料及其染色体核型分析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的9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有3例是21-三体,1例是18-三体,余5例未见核型异常。结论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胎儿 房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核型分析 超声诊断 21-三体 18-三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X线、CT和MRI检查后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40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CT和MRI检查显示囊状改变者26例、磨玻璃样改变者8例、丝瓜瓤样改变者3例、虫蚀样改变者2例,硬化表现者1例,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影像诊断不仅能够观察病变本身,还能观察周围组织情况,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盆腔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8例,对照组69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天干预组、术前3~4天干预组、术前5天以上干预组。手术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床上排尿训练、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拔出尿管后对两组患者排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拔管后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55.07%,两组有明显差异;术前1~2天、3~4天、5以上开始护理干预拔管后的排尿有效率分别为81.82%、89.96%、95.6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且术前护理干预开展的越早,术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越低。应当早期开展术前护理干预。

  • 标签: 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内感染新生儿的血糖异常以及感染程度对血糖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内感染患儿162例作为实验组,此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以及72小时进行血样的检测,对两组新生儿的血糖代谢异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中不同感染儿之间高血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重度感染患儿的高血糖发生率要高于轻度感染组,但重度感染患儿的血糖降低值比轻度组低。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的紊乱,最终引起血糖功能的衰竭,所以要加强宫内感染的新生儿的血糖监测,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宫内感染 新生儿 血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程过程中B超诊断胎头位置异常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方法对926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在产程中行B超检查,检出68例胎头位置异常,指导妇产医生立即做出无损害干预纠正异常的胎头位置,或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分娩。结果通过产程中行持续地B超检查,及早发现胎头位置异常现象68例,立即行人工无损害干预后,成功阻止24例枕前位发展成持续性枕后位(24/27,88.9%),19例枕前位发展成持续性枕后位(19/24,79.2%),另外果断对3例高直位、3例面先露胎儿行剖宫产终止分娩减轻母儿损伤。结论产程中利用B超对胎儿状态、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减少胎头位置异常引发的头位难产,提高生产安全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胎头位置异常 B超 诊断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 标签: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异常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科检查在盆腔异常不孕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因盆腔异常改变而致不孕症的67例患者,分别以妇科检查和腹腔镜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腹腔镜检查作为衡量标准。结果妇科检查检出单侧输卵管粘连35例,双侧输卵管粘连29例,与腹腔镜检查结果相符度为100%,两者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妇科检查检出盆腔轻度粘连14例,中度粘连29例,与腹腔镜检查结果相符度为82.35%和96.67%,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妇科检查检出重度粘连10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14例,盆腔结核3例,与腹腔镜检查结果相符度为76.92%和58.33%、50.0%,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传统的妇科双合诊和双合诊、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的粘连、堵塞诊断率较高,随着疾病的程度复杂化,妇科检查的敏感性降低,腹腔镜检查除对宫内病变引起的输卵管开口部位堵塞敏感性较差外,对盆腔异常致不孕的疾病诊断多数疾病均有优异的敏感性,临床应结合应用,效果更好。

  • 标签: 妇科检查 盆腔异常 不孕症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TAP检测系统分析其在乳腺肿瘤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乳腺超声检查BI-RADS分级3-5级患者47名,均采用指端末梢血行TAP检测,分析结果,探讨其对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BI-RADS3级患者31名,阴性符合率93.54%;BI-RADS5级患者7名,阳性者5名,阴性者2名,阳性符合率71.42%。鉴于收集病例数量少,阴性、阳性符合率与实际可能有偏差,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出,TAP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具有很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肿瘤异常蛋白 乳腺肿瘤 辅助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胆胰管汇合部异常(anomalouspancreaticobiliaryductaljuncition,APBDJ)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和无APBDJ非胆囊结石病人胆汁中的成分变化,探讨APBDJ与胆汁成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影像学及胆道测压证实APBDJ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和无APBDJ非胆石症病人各30人,采集胆囊胆汁,检验胆汁中胆固醇、非结合胆红素、胆汁酸、Ca++、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胆固醇载脂蛋白2(sterolcarrierprotein2,SCP2)、胆囊收缩素(CCK)的成分含量,对比分析APBDJ与胆汁成分改变的关系。结果APBDJ胆石症组胆固醇、Ca++、SCP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非结合胆红素、β-G、CCK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PBDJ可能影响胆汁成分的改变;胆汁成分中胆固醇、胆汁酸、Ca++、SCP2的改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 标签: 胆胰管汇合部异常 胆汁 成分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选择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合理。方法方法87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观察三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结果经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水平效果更为显著(P〈0.05);降低LDL-C的效果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明显好于辛伐他汀(P<0.05)。结果三种他汀药物中,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没有显著性差别。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下降低密度脂蛋白(LDL-C)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比辛伐他汀效果更好(P<0.05)。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优(P<0.05)。

  • 标签: 2 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他汀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外伤后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后阴茎异常勃起患者血管栓塞术前后的声像图特征,超声观察阴茎海绵体动脉、窦状隙、动脉-海绵窦瘘及侧枝血管。结果治疗前5例表现为阴茎海绵体肿大、窦状隙扩张、彩色血流信号增多,海绵体动脉呈高速低阻型血流频谱、假性动脉瘤形成。治疗后5例动静脉瘘口闭塞,1例仍存在侧枝血管。结论超声对创伤后阴茎异常勃起具有较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 阴茎异常勃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压力超过正常要求或超过反应釜设计承受能力:反应釜内压力过高时,在确保反应釜内气体排放到外界没有破坏性影响的情况下,慢慢开启放空阀泄压:同时检查热源和加料情况,

  • 标签: 应急措施 反应装置 异常 化工 反应釜 承受能力
  • 简介:本成果由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承担完成,成果简要介绍了河北省区域地质及全省地层、岩浆岩、主要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及规律;着重总结了航磁异常在河北省的找矿效果;研究了河北省与航磁异常有关的七类矿产的异常特征、规律,并分别建立了矿致异常模型;

  • 标签: 航磁异常 河北省 山区 地球物理勘查 区域地质 磁性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沙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2008~2012年报告的AEFl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长沙市2008~2012年报告AEFI个案828例,一般反应691例(83.45%),偶合症74例(8.94%),异常反应62例(7.49%),心因性反应1例(0.12%);0~1岁儿童发生的反应占报告总数的71.50%;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反应占89.01%;反应发生的疫苗按报告数排名前五的是百白破疫苗发生率(118.61/100万剂次)、含麻疹类疫苗(93.52/100万剂次)、A群流脑疫苗(107.55/100万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90.57/100万剂次)、乙肝疫苗(30.21/100万剂次);临床损害表现以发热、硬结(或红肿)、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结论长沙市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全市AEFI的发生在预期范围内。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疫苗 发生率 监测
  • 简介:随着海温观测资料的增多和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南太平洋海温资料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南太平洋逐渐成为科学家在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时所关注的重点区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南太平洋海温(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化特征的研究,涉及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特征,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E1Nifio-SouthemOscillation、南极环状模的关系,以及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影响(包括南太平洋对南美、东亚及中国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等。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期引起大家对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研究的关注,促进对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及其气候影响的研究和深刻认识。

  • 标签: 南太平洋 海温异常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