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受拉光滑试件的细节疲劳特征值,考虑擦伤影响,估算复合受载情况下的紧固件疲劳寿命的方法,并通过有限的试验结果验证,说明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复合载荷 细节疲劳特性 紧固件 疲劳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观察医用复合敷料对皮肤软组织挫伤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们用医用复合敷料对53例81处软组织挫伤创面进行换药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出血、有无继发感染等情况。结果53例共81处创面4-7天痊愈、换药时无出血、无明显疼痛。结论应用医用复合敷料能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出血、减轻疼痛、防止创面感染、降低瘢痕生成率。

  • 标签: 医用复合敷料 皮肤挫擦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复合度非合剂在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几年来行腔镜手术的病例168例,ASAI~III级,随机分为两组,I组(n=84)为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度非合剂,II组(n=84)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组均于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结果两组麻醉均安全,效果完善,对照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在麻醉诱导插管及拔管时波动大,术后恶心、呕吐、声嘶、肺不张的发生率较高,观察组于气腹后一度出现SPO2下降,经鼻导管给氧或面罩加压给氧后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感肩背部不适。结论椎管内麻醉复合度非合剂用于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镇痛完善、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度非合剂 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剂依托咪酯应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可行性,比较乳剂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临床使用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突根治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乳剂依托咪酯(E组,n=40)组与丙泊酚(P组,n=40)组,两组病人使用的麻醉诱导药物以及方式如下术前,盐酸戊乙奎醚0.5mg。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5mg/kg,E组乳剂依托咪酯0.3mg/kg,P组丙泊酚2mg/kg。麻醉维持E组依托咪酯乳剂术中维持剂量0.6~1.2mg/kg•h,P组丙泊酚术中维持剂量6~10mg/kg•h;两组均复合盐酸瑞芬太尼5~15μg/kg•h持续输注。观察记录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手术开始30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术毕患者苏醒时间(从停用全身麻醉药至呼唤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从停用全身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组高于E组(P<0.01),拔管时间P组短于E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可安全的用于一般患者的全麻诱导与维持,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丙泊酚诱导致血压下降明显,在术后苏醒时间上较优越。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乳剂 静脉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择期手术的小儿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肌注氯胺酮6mg∕kg,待患儿入睡后,观察组采用氯胺酮1.5mg.kg-1.h-1+丙泊酚3mg.kg-1.h-1连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1.5mg.kg-1.h-1+地西泮注射液0.25mg.kg-1.h-1连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HR﹑R﹑SPO2,肌紧张程度和术中躁动情况、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HR100-120次∕分,R22-30次∕分,SPO2在96%以上,术中呼吸平稳,无肌紧张,无躁动。术毕停止泵药约30-50分钟清醒,而对照组HR110-140次∕分,R20-30次∕分,SPO2在96%以上,术中患儿时有躁动,肌紧张情况需快速推注药液后才能继续手术,术毕停止泵药清醒时间多在1小时以上,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现象。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其镇静镇痛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地西泮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抑制,术后清醒快,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地西泮 复合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骨科上肢手术60例肱骨骨折22例,肘关节手术23例,尺桡骨双折15例。,随机构分为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I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Ⅱ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I组)在诱导、喉罩置入或插管时、复苏期、拔除喉罩或导管时的HR、MAP波动幅度明显低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Ⅱ组)(P<0.05)。I组苏醒期躁动、多痰、声音嘶哑、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骨科上肢手术 全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语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青睐,商务人员的外语水平已成为影响涉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需要大量既谙熟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 标签: 复合型外语人才 涉外企业 商务人员 一体化趋势 复合型人才 全球经济
  • 简介:为了开发新型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高温烧结后的大晶粒钛酸钡(BaTiO3)陶瓷作为增强体,通过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方法制备钛酸钡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其阻尼特性和力学特性。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晶粒钛酸钡陶瓷本身具有很好的阻尼性能,阻尼值可达0.12。但在纯铝基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BaTiO3制备的BaTiO3/Al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和铝基体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而450K以上的阻尼性能由于界面附近的位错运动而大幅度提高。钛酸钡增强体的本征阻尼性能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在于钛酸钡颗粒与铝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不良,导致钛酸钡颗粒内部的能量耗散机制无法触动。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比相应纯铝基体的提高了42%,这意味通过改善界面结合和加入高含量的碳酸钡阻尼增强颗粒,有望获得高强度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

  • 标签: 高阻尼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钛酸钡 力学性能 界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70-75岁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普通组,每组100例,比较胃镜完成情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检查前、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显著减少(P<0.01)患者感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MP、DMP、SPO2均正常,无痛组检查中、检查后SPO2同本组检查前和普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组检查中HR、SMP、DMP升高,与无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胃镜检查 丙泊酚 芬太尼
  • 简介:目的评价胶原/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胶原(collagen,Col)和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通过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制备成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以BC为对照组,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与材料复合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的细胞悬液)、材料对照组:BC、实验组1:Col/BC物理组、实验组2:Col/BC化学组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四氮唑盐)观测细胞在1、2、3、4、5、6d后的增殖情况,细胞与材料复合第48h,SEM观察细胞粘附形貌。结果SEM观察在BC纤维上均匀包覆了一层蛋白质,MTT检测结果表明3d后Col/BC(物理交联组)组高于其他组,实验组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h,纤维表面均有少量成骨细胞粘附。结论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中,Col/BC物理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 标签: Col/BC 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 简介:石墨烯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该文仅就目前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物在生物电化学、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石墨烯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 生物电化学 燃料电池 化学电源
  • 简介:肿瘤、外伤等原因常造成颌面部骨组织的缺损与缺失,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研究的新热点。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支架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复合支架材料在口腔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颌面骨缺损 支架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纳米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宫腔镜检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拟接受门诊宫腔镜检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n=60)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60),监测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1)PR组的HR与MAP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T1时间点HR与MAP较T0时间点降低(P<0.05),而T3时间点HR与MAP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R组苏醒时间较PR组短(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R组短(P<0.05)。(3)术中无意识肢动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PR组较SR组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PR组较与SR组少(P<0.05);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苏醒质量更高,适合用于宫腔镜检术。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宫腔镜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牙的贴面修复是一项完善的技术,旱在1927年就被Dr.Pincus介绍并推广进入口腔医学的临床应用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复合材料和粘结技术迅速的发展.包括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体、预成复合树脂贴面和各种间接陶瓷贴面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层出不穷。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选择预成复合树脂贴面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包含釉质层的比色板以及经过高压、高温后形成陶瓷化表面的技术出现使这种旧观点得以复兴.一个创新性的复合树脂贴面的预成系统就此诞生。这篇文章综合地介绍了这种贴面技术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树脂贴面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复合树脂修复体 治疗方案 贴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脱粘损伤是复合材料结构中最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其目视不可检,因此对飞行器的结构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基于声一超声原理的兰姆(Lamb)波损伤监测方法是利用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效应,以粘贴在结构中表面的压电传感/驱动阵列作为激励器在板类结构中激发一定形式的兰姆波,通过采集和分析结构的响应来监测结构状态和损伤情况。该技术方法把离线、静态、被动的检测转变为在线、动态、实时的健康监测,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之一,尤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将时间反转理论应用于基于兰姆波的脱粘损伤监测技术中,提高了信号在板结构中有效成分的能量,从而解决其低信噪比的问题。同时,还利用时间反转对波源的自适应聚焦能力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信号中有效成分的能量聚焦来对T型加筋复合材料板中的脱粘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图形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针对复合材料的脱粘损伤及其扩展情况进行监测,这对飞行器结构在线健康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兰姆波 时间反转 损伤成像 复合材料 健康监测
  • 简介:考察了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CAP,定量36g/m2)的定量波动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以确定CAP的定量标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对CAP和纯木浆纸(CP,定量36g/m2)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AP和CP滤棒压降的稳定性、滤材压深比例与滤棒压降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CAP定量波动在±1g/m2范围内时,CAP定量波动与滤棒压降之间无相关性;当CAP定量波动超过±1g/m2时,CAP定量波动对滤棒压降的影响较大;CAP和CP滤棒压降都随压深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压深比例在20%~70%时,CAP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线性关系良好;与醋酸纤维滤棒复合后,CAP滤棒可设计成满足要求的复合滤棒。

  • 标签: 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 定量 压降 压深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60例ASAⅠ~Ⅱ级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80例。D组于手术前10min微泵输入0.8μg/kg右美托咪啶,然后以0.5~0.8μg?kg-1?h-1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P组于手术前静脉注射2mg/kg异丙酚,然后以4~6mg?kg-1?h-1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监测患者围术期的MAP,ECG,SpO2,HR,同时观察患者术中呼吸情况、麻醉效果。结果D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高于P组(P<0.05),P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D组,两组患者SBP,DBP,MAP,HR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异丙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