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9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经过(35.4±2.3)个月后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假体取得良好生物压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骨化异常情况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周围骨折术 髋关节骨性强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观察组则采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中手术室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状况进行观察。结果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经过手术室护理之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等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置换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方法手术床旁安置两套吸引器,手术台上方两根吸引管,中交替使用。结果双吸引装置的使用可节省时间和为病人节约费用,明显提高手术配合质量。达到病人、医生、护士都满意的效果。讨论双吸引器的使用弥补了单一吸引装置的不足,更加符合手术配合的需要,值得推广。

  • 标签: 吸引装置全髋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3.7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压疮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给予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体位性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用微创技术完成46例髋关节置换,与随机抽取传统方法完成的46例髋关节置换病例作比较.结果用微创技术完成的髋关节置换病例较传统方法完成的病例有创伤小、输血量明显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好的优点.结论(1)微创技术可以完成生物型、混合型、骨水泥型等各种髋关节置换.(2)微创髋关节置换应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肢短缩在3cm以内的病例.

  • 标签: 股骨颈 股骨头坏死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后,对于患者而言,反而能够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让患者能够自如行走。在围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通过专业医疗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加强自我管理;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并发症防护,可以降低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速率;通过综合康复训练指导,循序渐进,可帮助置换髋关节逐渐发挥功效,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100例患者,平均住院14天,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 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5-2017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上给予系统操作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8.26±32.15)min、(305.66±42.36)min,中出血量分别为(60.58±15.30)ml、(85.90±15.23)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6±1.58)d、(10.69±2.96)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帮助缓解手术治疗期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值得提倡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Harris评分明显增高,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结论髋关节置换,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髋关节置换后的关节功能良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柄髋关节置换近期效果。方法对8例患者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进行功能评价和X线评价。结果8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3±4.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2.1±1.8)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55.24-14.3)分,术后平均为(72.14-18.5)分。术后6个月非手术侧颈干角为(130.4±5.6)度,手术侧颈干角为(133.14-4.9)度。无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结论无柄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简便,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无柄髋关节置换术 颈干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法对3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科学的手术前后护理及训练指导。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36例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未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杜绝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并发症和病残、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经髋关节置换实施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中输血量与手术出血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中,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小切口 传统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