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效果,控制新生儿艾滋病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海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验室检查HIV阳性的16例孕产妇,对其采取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所有新生儿均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新生儿结局,新生儿HIV阳性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对阻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新生儿出生后仅1例于随访18个月检查HIV阳性,发生率为6.25%。16例新生儿均无出生缺陷、无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胎儿窘迫2例,发生率为12.5%;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为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75%;无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孕早期抗病毒药物结合产科干预与人工喂养可降低新生儿HIV阳性发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都能耐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 阻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文化借重”是指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为获得赢效的传播效果,自觉地利用其它优势或强势文化符号,将其作为传播的主题要素以助其传播成功的一种特殊策略。“刘三姐”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误读”与“挪借”模式、“印象”模式、“寻找”模式、“经典重绎”模式、“异质同构”模式和“恶搞”模式等六种模式,以期由对“借重模式”的讨论而引发了今后如何对文化资源加以激活利用的思考。

  • 标签: 刘三姐 经典生成 文化借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婚检、孕期梅毒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梅毒筛查,探讨阻断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婚检育龄妇女及孕产妇进行梅毒防治知识宣教及梅毒筛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开展健康教育前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41.25%,开展健康教育后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93.50%。结论开展梅毒母婴阻断知识健康教育、常规梅毒筛查,是阻断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梅毒筛查 母婴传播 健康教育
  • 简介: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农产品工业化之殇引起公众对于科学的信任危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发声"与"呛声"呈现协同演化趋势,在"意见的公开广场"上各方力量交锋更为激烈。Web2.0赋权当代青年参与科学传播,网络青年自组织创造了多个情境化版本。在"有反思的科学传播"发展阶段,对话是必由之路。媒介社区青年想象共同体以廓清环境为己任,调动公众参与,期望重建安全与信任;为对话协商、营造共识氛围、重构理性、建设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互联网领域的科学传播充满意识形态之争,需要调整、规范各个多元化利益主体的行动框架,共建科学传播的良性治理结构。当前我国科学传播处于渐进式、不均衡发展状态,要把科学传播纳入公益救助,探索公益和商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 标签: 科学传播 食品安全危机 公共空间 青年 网络参与
  • 简介:电视公益节目是电视机构在满足事业属性要求前提下,在实现产业功能的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公益性营销传播行为。它是电视机构在事业属性、产业功能、社会责任中,寻求交集之后的一种电视产品。这类强调公益的创新节目,一定程度上,将满足政治要求、社会需求以及媒体自身的产业诉求。但在这种新的节目类型中,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孰重孰轻,谁主谁次,情况较为复杂;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能否完美结合,开创多方诉求共赢局面也是个问题。通过对湖南卫视《天声一队》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电视公益节目的成熟与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 标签: 电视公益节目 说服性 互动 创新
  • 简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闻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明确了前进方向。在现阶段,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党报集团做好新闻宣传、增强舆论引导力、发挥喉舌功能的关键。近年来,

  • 标签: 党报集团 传播力 意识形态工作 舆论引导力 正确导向 引导能力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兴起,各地孔子学院、孔子学堂相继成立,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也于2009年11月30日宣布成立。古巴作为拉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探讨汉语在该国传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及应对策略,对拉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汉语传播 古巴 SWOT分析 应对策略
  • 简介:产品,往往被视作品牌运动的核心。在华盛顿苹果看来,"以产品为核心"却并不一定意味着正面围绕产品进行传播与推广。它没有像"新奇士"一样不断为橙子和柠檬推出平面广告,也没有如"爱达荷"一般大兴举

  • 标签: 营销传播 华盛顿 苹果 载体 网络 关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术语符号的正确规范的使用,既有益于今后科技学术水平交流和沟通,也能促进文化和科技的相互融合及传播作用。就科技术语符号使用过程中表示的方式及在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术语符号 关联性 通用性 知识传播
  • 简介:对越南的诗歌来说,白居易《琵琶行》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在越南人精通汉学的时代,很多著名诗人直接接受其文本的影响,诗人阮攸的《龙城琴者歌》甚至称得上是"越南版琵琶行"。新学时代,越南的官方语言前后为法语、英语、越南语,就不断出现各种翻译版。越南"新诗"运动兴起时,在诗歌里,直接或间接都能找出《琵琶行》中的"月-琴-水"的意象。《琵琶行》在越南的诗歌里,无所不在,充分体现出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 标签: 《琵琶行》 白居易 影响 越南近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钦州市启动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后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情况。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钦州市共有230336例孕妇进行梅毒检测,检出梅毒阳性740例,并进行母婴阻断,对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钦州市孕妇的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三年间分别是3.9‰,、3.1‰、2.7‰;母婴传播率明显下降,分别是3.2‰、2.4‰、1.5‰。梅毒感染与孕妇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有关。母婴传播率与是否经过规范驱梅治疗有关。结论加大力度对特殊人群进行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筛查的意识、规范地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母婴传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母婴传播 综合干预治疗
  • 简介:文章从梳理忻州北路梆子出发,阐释"走西口"的基本概念,并从民国"走西口"活动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北路梆子与走西口两者的关系,以及忻州北路梆子在走西口活动中的传播

  • 标签: 忻州 北路梆子 民国 走西口
  • 简介:“走转改”概念提出及活动开展以来,各大媒体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走转改”在当下中国新闻传播新语境中从五个方面产生新的内涵:作为“实践者”的客观需求和先决条件、“内容”上实现创新传播之本、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构建、与“受者”共同的主题选择、“效果”诉求下的新闻实践基本功。

  • 标签: 走转改 新闻传播 新语境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涌入中国,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传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所达到效果影响着其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将从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客体、内容、环境和效果,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展开研究。

  • 标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有效性 传播效果
  • 简介:当今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兴媒体也日渐成长,本文通过梳理数字杂志的传播优势,试图使企业在选择媒体投放策略时不顾此失彼,达到最大广告回报效果。

  • 标签: 数字杂志 品牌 传播
  • 简介: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何与非洲人民实现减贫和发展的“非洲梦”相互对接、共同发展和实现梦想,其实就是要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以及发展后的中国如何能够帮助相对滞后的非洲也实现其渴望脱贫和发展的“非洲梦”.一个是中国自身的如何发展,一个是中国如何帮助非洲发展,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发展”命题,却蕴含着广博和深厚的内涵,在对外传播时需要借助政府、企业以及NGO等不同行为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沟通和宣介.

  • 标签: 对外传播 中国梦 外交 中国人民 民族复兴 行为主体
  • 简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媒体传播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等一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都在进行着变化。新的传播方式让新媒体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经济的运行甚至是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大众对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新媒体不仅能够满足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还成为了一个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体的舆论平台。

  • 标签: 新媒体 舆论 深刻影响 对策
  • 简介:本文在调查印度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对中国传媒的认知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向印度传播自身形象过程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及主要问题.同时,也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 标签: 国家形象传播 中国形象 印度 调查 中国文化 中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