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者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者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者的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者,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方法:随机遴选昌都市初次献血者200例,并按照献血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调查200例初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对照组调查期间采取常规随访工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初次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展开后续随访后,观察组献血者的担心、焦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献血者的献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影响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等。心理护理的展开有助于改善高原地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建议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更好的招募献血者,提升采血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初次献血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剖宫产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血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原环境下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原地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世居或者是移居高原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参见健康体检的世居或者是移居高原的健康人群1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与对照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汉族高于藏族(P<0.05)。结论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同时是高血压代谢紊乱的一个结果,与血尿酸生成增加、排出减少有关,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血尿酸 高原地区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对高原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施以及时的抢救和正确的护理以挽回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的25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纳洛酮催醒、氧疗、综合治疗和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等抢救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54例患者经纳洛酮、氧疗、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轻度中毒者30min后临床症状消失;中度中毒者30min后神志转清;重度中毒者大多在4h内苏醒。结论一次超量饮酒后,大量乙醇进入体内造成急性酒精中毒,导致β—内啡肽(β—EP)释放。β-EP是一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此时应用的纳洛酮与β—EP有很强亲和力,从而拮抗其对中枢神经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有效地逆转乙醇的中毒症状1。同时配合氧疗,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99%中毒患者治愈,1%患者住院治疗,达到了治疗效果,是理想的选择。

  • 标签: 高原地区 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 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期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收集31例先天性梅毒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梅毒若能及时正规治疗,疗效好。

  • 标签: 梅毒 先天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高原地,高血压病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有非常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就是脑卒中。高原地的脑血管疾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高原气候与地理环境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实际临床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选取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都是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给予神经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动脉血管改善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的结果是,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均降低80%以上,术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经治疗后,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均降低40%-50%以上,术后出现7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4.00%,研究组患者的动脉血管改善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神经介入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 动脉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尤其在寒冷缺氧的高原地,每年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吸烟史、家庭遗传病史、长期暴露于寒冷、缺氧较差的工作环境中使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大。这种严重的肺疾病使患者长期处于咳嗽、咳痰、喘息和呼吸困难,并且反复感染,常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长期呼吸困难,病人逐渐丧失信心,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加上家人对患者的支持也常随病情进展而显得无力。[1]为了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肺康复训练,尽可能的增加活动耐力和预防肺功能的进一步受损。

  • 标签: 高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中国城市的建设、扩张,城市的规模变大,对于能源的消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电力的需求,成了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就造成了大规模的电厂、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越来越重视,环保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是北方的草原地貌,植被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且容易引发沙化。本文从输电线路中的接地入手,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标签:
  • 简介:西藏等高原地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高原地沥青路面的老化规律,详细论述了高原地沥青老化的机理,并通过室内紫外光加速老化照射计和室外自然光老化进行对比试验,验证了室外自然光对沥青的老化比室内试验更强烈。通过对几种沥青的室内、外老化对比试验,验证了沥青胶结料经老化后的指标如针入度、软化点、延度、PI值、劲度模量S及蠕变速率斜率m等的变化规律。通过对SBS、SBR两种常用改性沥青光老化试验后的PI值、劲度模量S、蠕变斜率m等指标的分析可知,SBR改性沥青更适用于西藏等高原地。研究结果对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评价和选择使用沥青结合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高原地区 沥青路面 老化机理 老化试验
  • 简介:摘要抹灰作为主体结构的外层面,不仅具有维护建筑主体结构的作用,还具有增加建筑物装饰美感的作用。抹灰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而言十分重要,特别是在高原地,由于地域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强烈等特殊施工环境影响,抹灰工程质量较难控制,故对高原地抹灰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防治措施,以改善抹灰工程质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成本。

  • 标签: 工程抹灰 高原地区 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胺碘酮治疗高原地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8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观察组胺碘酮,对照组普罗帕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2.6%和70.4%),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1%和27.8%),治疗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的,QT间期延长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7%和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显著改善高原地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胺碘酮 高原地区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裂缝问题经常发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受到高原气候的影响,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混凝土开裂后,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影响道路使用性能,造成不必要的建材浪费和经济损失,本文结合高原地混凝土道路的建设经验,根据高原气候条件分析高原地可能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的科学预防对策。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混凝土路面 裂缝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公路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出行的舒适性和道路的稳定性要求在逐渐提升。高原地沥青路面公路施工工作在新时代发展中,能发挥出新的重要作用,但是其自身的技术难题一直以来就让头疼不易,所以高原地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控制要点是时下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高原地区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 技术难关 技术要点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高原地男性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西藏军区总医院胸心外科共收治男性乳腺增生症25例。病因上均排除脑垂体病变、肝功能不全,经过在穿刺活检确诊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手术切除。结果该组25例伤口100%I期愈合,术后无并发症。结论高原地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增生安全、可行,但应注意病例选择和术后的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曲靖市辖区的736例经内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并排除恶性溃疡的成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原地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因、临床及胃镜特点。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51;十二指肠溃疡(DU)378例,胃溃疡(GU)330例,两者患病人数相当。中青年组DU发病率高,以腹痛、HP感染、胃窦部病变为主要临床特点。老年组GU发病率高,以消化道出血为主症、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病因、高位溃疡为临床特点。结论PU患者以男性为主、GU发病率最高,老年组以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病因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等特点跟高原地的特殊地理环境、饮食结构有关。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高原地区 年龄组 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