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技术在胸前穿刺术中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36人次胸腔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抚触70人次,对照组66人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前者的基础上于穿刺前,穿刺中合理应用抚触技术。比较2组在穿刺中紧张程度、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紧张恐惧、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抚触能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胸腔穿刺能顺利完成。

  • 标签: 胸腔穿刺术 抚触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索我院2004年4月-2011年6月期间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204例,行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均穿刺成功,确诊鳞癌84例,腺癌60例,非分化癌16例,小细胞癌11例,炎性假癌9例,胸膜间皮瘤6例,肺结核瘤10例,肺脓肿6例,其它转移瘤2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测方法。

  • 标签: CT 肺部肿块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采用本文作者留置针穿刺方法和传统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18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双人留置针穿刺法,穿刺者右手持针,左手在穿刺点下方5厘米处绷紧皮肤拉直血管;辅助者打开注射器,连接输液器头皮针,针头已与留置针连接,一手在穿刺点上方5厘米处绷紧皮肤,在穿刺者进针的同时另一手缓慢抽回血,见到回血,穿刺者立即停止进针,保持姿势不动,而辅助者松开持注射器的手,将外套管送进血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血管。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皮肤物理抗菌膜’专利技术解决局部感染和院内感染方案”的配套产品“洁悠神”用于PICC穿刺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洁悠神方法,观察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消毒步骤的基础上,应用纳米抗菌敷料对病原微生物行物理隔离或杀灭。记录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悠神用于预防PICC穿刺相关感染,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增加病人舒适度。

  • 标签: 纳米抗菌敷料 洁悠神 PICC 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cT导向肺穿刺标本检测的临床应用新价值。方法65例肺占位病例穿刺前未接受任何治疗,影像学诊断均不能排除肺癌。采用单排螺旋CT导向作病灶活检,所有标本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52例病理诊断为肺癌,其中26例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10例突变,其中腺癌8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结论肺穿刺标本检测不仅能明确诊断肺癌,结合EGFR基因突变检测也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

  • 标签: 肺癌 活检标本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个体化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以下简称PTCD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及术后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及时的出院指导,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PTCD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短期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 胆道置管 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后囊腔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单纯性乳腺囊肿妇女行超声检查后穿刺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一次治疗囊肿完全消失71例,治愈率为87.7%,缩小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6.3%.随访2~4个月,均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穿刺抽液注药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并且可以重复多次治疗多发或复发囊肿,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穿刺注药 单纯性乳腺囊肿
  • 简介:摘要分析静脉输液滥用的原因,总结静脉输液的风险,输液在发挥治疗优势的同时存在诸多风险,不应当成疾病治疗的必须和唯一手段。

  • 标签: 静脉输液 危害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儿科用药的主要途径,在临床治疗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儿科护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静脉用药的执行者,是药物疗效的主要影响者。药物治疗执行的准确性,剂量、时间、以及药物的配伍、配制、用药后的疗效观察等,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儿的康复。因此,儿科静脉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科学用药。

  • 标签: 儿科 静脉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25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要求。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的临床技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到2011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排气,比较两组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372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对照组一次排气成功284例,一次排气成功率71%。两组在一次排气成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静脉输液排气可有效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排气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500例输液患儿的抽查,发现86例存在安全问题。结果针对86例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结论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确保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沟通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选取180例需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方法分组观察。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输入药物的性质、血粘稠度、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对应用留置针的病人,合理选择静脉、有计划地输入液体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封管方法、掌握适宜的留置时间,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改造后三人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区两个责任小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方法,二组为实验组,采用三人共同合作一次性完成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较传统组穿刺用时减少,差错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人静脉输液流程的改造,缩短了静脉穿刺的时间,二次核对降低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三人静脉输液 双人合作 传统静脉输液 单人穿刺
  • 简介:目的评价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经小隐静脉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推注尿激酶(168.45±82.34)万U溶栓。以术前、后的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价疗效。结果置管溶栓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4.9±0.8)cmvs(1.4±0.5)cm,P<0.01);膝下周径减少[(3.8±0.6)cmvs(1.0±0.4)cm,P<0.01]。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7.6±1.5vs1.8±0.7,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小隐静脉 置管溶栓 消肿百分比 溶栓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产妇在第二产程输液过程中,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及针头堵塞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10年6月19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使用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头皮针输液,观察两组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及针头堵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过程中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的发生率为1.68%,针头堵塞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的发生率为30%,针头堵塞的发生率为11.3%,两者均显著高于留置针组。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顺利完成必要的输液,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第二产程 过度活动 针头斜面滑出血管外 针头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下静脉精索静脉吻合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5例行腹壁下静脉精索静脉吻合的NCS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术后3天患者出院,无并发症,1~2周镜下血尿消失,随访12~96月症状未见复发,彩超示新建循环通路畅通。结论腹壁下静脉精索静脉吻合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快,良好的血管外科手术的护理经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胡桃夹综合征 腹壁下静脉精索静脉吻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联合溶栓治疗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10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静脉溶栓,同时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术中和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88例痊愈、10例显效、4例无效,均无肺栓塞、滤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疗效满意,针对性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溶栓 下肢静脉血栓 肺栓塞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