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在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0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测量左肾皮质剪切波传播速度(Vs)。分析剪切波传播速度与病理Lee分级的相关性。结果IgAN患者剪切波传播速度与Lee分级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测定肾皮质的剪切波传播速度与病理Lee分级指标存在相关性,ARFI技术在IgAN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IgA肾病 Lee分级
  • 作者: 王卫东 王子华 许燕 樊瑜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10019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新型脉冲神经元模型及其网络,描述其建模方法,并用计算机模拟验证其性能。方法在充分考虑生物学适应性(激活电位阈值和不应期开关),及其对尖峰放电脉冲产生及其传导的动态调节机制基础上,在新型脉冲神经元模型中引入了突出后电位多通道滤波器,实现了输出电流及神经元突触强度的动态调节。提出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LMS)的误差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尖峰放电神经网络的调节。结果在自发噪声下,新型脉冲神经元模型的尖峰放电间期信号直方图满足泊松分布。通过2个新型脉冲神经元的简单连接,可以形成多种复杂的尖峰放电模式。新型脉冲神经元模型具有自发本征噪声的特征,能够形成复杂的周期尖峰放电模式。对于输入噪声控制,该模型的不应期与门限电位适应性参数的稳定性较好。刺激电流-尖峰放电脉冲频率间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所提出的新型脉冲神经元模型在自发噪声条件下能产生多种模式的振荡和相干振荡,这与生物神经元极其相似,能实现复杂的噪声信号处理。所采用的具有不同频带的多通道突触后电位滤波器,能使一些突触后电位信号变得平稳。所提出的基于于自适应LMS的BP学习算法克服了尖峰放电信号的瞬态变化特性导致的误差驱动学习算法无法应用的问题。

  • 标签: 神经元建模 人工神经网络 尖峰放电 脉冲神经网络 学习算法 类脑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3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均自愿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恒速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同时对2组进行模拟试验,记录背景剂量与追加剂量,2组泵出药液的速度、时间及浸润的面积;记录2组术后6、12、24、48 h切口痛及宫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2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记录2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模拟试验显示1、5 min浸润面积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0 ± 14.14)、(334.00 ± 2.83)cm2和(65.00 ± 7.07)、(137.50 ± 3.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4、61.376,P<0.05或0.01);观察组术后6、12 h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为(2.36 ± 1.05)、(2.42 ± 0.9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2 ± 1.09)、(3.16 ± 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425、3.331,P<0.01);观察组术后6、12、24 h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92 ± 1.14)、(3.84 ± 1.18)、(2.48 ± 1.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6 ± 1.42)、(4.34 ± 1.30)、(3.80 ± 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89、2.008、5.004,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单次按压后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2.66 ± 0.80)、(2.23 ± 0.68)、(2.22 ± 0.7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14 ± 1.05)、(4.48 ± 0.71)、(3.36 ± 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296、15.536、7.534,P<0.01);观察组术后2 d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全干预次数分别为(2.28 ± 1.36)、(0.90 ± 0.61)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62 ± 1.61)、(0.62 ± 0.5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47、2.439,P<0.01或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5.92 ± 1.37)分,优于对照组的(2.34 ± 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5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00%(1/50)、4.00%(2/50)、4.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59、4.000、5.005,P<0.05)。结论脉冲式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宫缩痛,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加快了产妇术后康复,值得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脉冲式 术后宫缩痛
  • 简介: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647例鲜红斑痣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粉红型、鲜红/紫红型及增厚/结节型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61次、4.87次及4.57次。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提高。粉红型、鲜红/紫红型及增厚/结节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4%,75.86%及65.21%。经Chi-square检验,前两型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后者。术后副作用少。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脉冲染料激光 鲜红斑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磁电脉冲仪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肩周炎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16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88例,责任组行推拿结合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治疗,传统组接受推拿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责任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55%、90.91%明显高于传统组45.45%、72.73%,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责任组与传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责任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肩周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 肩周炎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和持续硬膜外输注(CEI)两种模式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拟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组(PIEB组,n=100)和持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n=100)。在宫口开至2~3 cm时施行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两组均给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药液8 ml首次剂量后:PIEB组,以6 ml/min给药速度给予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混合药液8 ml,每小时给药一次;CEI组按8 ml/h的速度持续输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药液。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前(T0)、分娩镇痛后20 min(T1)、分娩镇痛后1 h(T2),宫口开全时(T3)、分娩时(T4)、分娩后1 h(T5)的运动阻滞评分、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记录第二产程时间、抑制爆发痛出现的时间,分娩镇痛后产妇满意度、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和脐带血乳酸值。结果各个时间点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评分、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EB组T3~T4时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5)。PIEB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CEI组(P<0.05)。PIEB组产妇抑制爆发痛出现的时间明显长于CEI组(P<0.01)。PIEB组产妇满意度高于CEI组(P<0.05)。两组新生儿5 min Agpar评分及脐带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CEI给药模式比较,PIEB给药模式可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延迟爆发痛的出现,提高产妇满意度且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母婴安全;是适合初产妇分娩镇痛时的给药模式。

  • 标签: 镇痛,产科 初产妇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脉冲光治疗仪在脱毛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单位2023年6月-2023年9月共计270名毛发增多症的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患者,其中对实验1组患者使用菲力康YT301型号强脉冲光治疗仪进行脱毛治疗;实验2组使用江西中蓝LANTZ-8型号强脉冲光治疗仪进行脱毛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蜜蜡进行脱毛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脱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脱毛效果更加显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色沉消退情况对比,实验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了其治疗安全有效。结论:强磁冲光治疗仪对脱毛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适合广泛推广。

  • 标签: 强磁脉冲治疗仪 脱毛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组受试者使用试验产品,并通过仪器检测、问卷自评对该试验产品脱毛功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皮肤科医生安全性评价和问卷自评对试验产品温和无刺激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仪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对痛经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痛经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16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传统组与责任组均为58例,责任组行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治疗,传统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93.10%明显高于传统组31.03%、70.69%,说明责任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责任组与传统组患者的痛经症状积分分别为(11.50±2.27)分、(11.21±2.28)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责任组与传统组患者的痛经症状积分分别为(5.57±2.62)分、(8.54±2.63)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痛经常规针刺治疗效果不理想,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 痛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脉冲刺激治疗在肛脱垂和直肠脱垂患者肛肠训练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肛脱垂和直肠脱垂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8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多功能电疗综合治疗仪治疗,后者则同时采用常规疗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72.7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观察组的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肛管剩余压力、直肠压力分别为(48.20±3.16)mmHg、(78.07±10.39)mmHg、(59.80±35.20)mmHg、(86.64±3.51)mmHg,对照组分别为(40.21±3.59)mmHg、(70.79±13.65)mmHg、(40.83±2.75)mmHg、(73.90±2.63)mmHg,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肛脱垂和直肠脱垂患者采用低频电脉冲刺激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能够促进排便,提高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

  • 标签: 低频电脉冲刺激 肛脱垂 直肠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 对3.0 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5例胰腺疾病患者,为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胰腺疾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3.0 T MRI检查准确率为95.38%,显著高于CT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灵敏度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 3.0 T MRI不同脉冲序列的检查方式,针对胰腺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3.0 T MRI 不同脉冲序列 CT检查 胰腺疾病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女性CPP(慢性盆腔痛)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CPP患者为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01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相关指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相关指标改善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CPP患者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

  • 标签: 女性 慢性盆腔痛 低频脉冲电刺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产妇分娩时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产妇进行临床研究。将96例产妇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48例,对照组产妇未进行药物镇痛,研究组使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分娩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几率为(4.17%)相较于对照组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的几率(8.33%),差异性不显著;且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几率为(2.08%)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几率(6.25%),差异性不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T0(轻度疼痛)阶段NRS评分数值差异性不显著,但研究组产妇T1(中度疼痛)、T2(重度疼痛)阶段NRS评分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临床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 镇痛效果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提供相应的经验及依据。

  • 标签: 超声引导 低频脉冲电流 周围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中频脉冲治疗在产后腹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江津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后腹胀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奄包联合中频脉冲治疗。对比2组产后恢复时间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产后胀气获益显著,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加速,住院时间缩短,且不良反应减少。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中频脉冲 产后腹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光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光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我科收治的55例肩周炎患者,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例数分别为27例与28例,分别给予脉冲射频和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均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脉冲射频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增加治疗的有效率,从而为回归正常生活打下基础,值得宣传。

  • 标签: 脉冲射频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光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光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