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现了大量与巴人和巴文化相关的遗物,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生态环境的重要材料.巴人所处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三峡地质地貌紧密相关.生态环境对巴人的生活、居住、信仰、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 标签: 三峡 巴人 考古 生态环境
  • 简介:内蒙古中南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对于塑造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的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全新世大暖期的不同时段上古文化的特点和生计方式的变化,并从沙地进退、湖面升降的视角探讨了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 标签: 内蒙古中南部 考古学 文化演变 环境学 上古文化
  • 简介:应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邀请,我们于2005年均月17日至21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并庆祝该组织成立四十周年,回顾她为维护和保护作为可持续和人文发展的一部分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作出的长期努力;

  • 标签: 遗址保护 周边环境 西安 古建筑 古遗址 宣言
  • 简介:针对影响中小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思路以及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具体控制方法。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中,预防性保护、维持环境稳定和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 标签: 中小博物馆 环境控制 预防性保护 环境监测
  • 简介:作为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代表人物,布朗基在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布朗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准确把握,这也使得布朗基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带有鲜明的空想性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色彩。布朗基的革命思想和以其思想指导下的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实现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布朗基 革命思想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 简介:近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迅猛,随着展柜、照明及恒温恒湿、安防监控技术的进步,出水文物的陈展设计也不断取得突破,出水文物在展览前经过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最终以艺术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本论文通过泰坦尼克文物精品展出水文物的光环境设计研究,在加深对灯光照明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光源在陈列照明的多元艺术展示效果.

  • 标签: 光环境 陈展设计 场景复原
  • 简介:Web2.0环境下引发高校网络危机事件主要原因:信息交流的扁平化与干预机构的科层化、网络空间的虚拟交往、以及高校网络风险评估“堵”为主处理模式是高校危机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逐步实现干预机构组织的扁平化;逐步提高网络交往的标示性;逐步建立“疏”为主、疏堵结合的高校网络危机干预模式。

  • 标签: WEB2 0环境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 干预机制
  • 简介:国际非政府组织(ING0)在国际环境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批判地缘政治关注主权国家之外的非政府行为体,同时对权力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借助其思想,本文指出国际环境政治中ING0的作用,并通过尺度一权力框架分析其行动和角色。发现:①ING0在环境等国际公共事务上作用不断凸显;②ING0在多个尺度上通过不同的权力影响环境政治;③INGO与政府存在依赖、合作和对抗等不同的互动关系。因此,应处理好与INGO的关系,借助其独特的权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标签: 国际非政府组织 批判地缘政治 尺度 权力
  • 简介:城市的回族社区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聚居区经济”。“民族聚居区经济”具有两个向度上的含义:一个是空间向度上的含义,特指民族经济商务活动和族裔人口在地理上的相对集中;另一个是社会向度上的含义,特指民族经济商务活动已深深嵌入到族裔社区的社会结构之中,并与这个族裔社区的各个社会层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 标签: 回族社区 都市环境 商文化 民族聚居区 民族经济 西北
  • 简介:司马迁记述人物的成就有诸多方面,其中"成功地刻画特定历史环境的人物形象"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大力阐释。《伍子胥列传》、《魏公子列传》、《袁盎晁错列传》等名篇,不仅展现了这些人物生动感人的性格、神采,而且深刻地反映出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的特点,因而为我们提供了撰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成功典范。我们要认真借鉴《史记》的成功经验,努力实现对传统史学精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探求在当今历史书写中如何做到既能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活动、性格、气质,又能凸显其所处的时代特点,从而有效地克服历史著作平淡乏味的缺陷,使我们撰写的史书更能受到大众的欢迎。

  • 标签: 《史记》 列传 人物形象 时代条件 传统历史编纂学
  • 简介:笔者从2D05年6月至2007年5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做了几次田野考察,收集到关于“风水”的不少信息。许多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葬经》等文本(text)上记载的风水术跟当地(context)的风水术并不是一样的,而是把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面貌。所以,日本的人类学家研究风水时倒是特别关注与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广义上的“风水”。我在梅州地区考察的时候发现,99%以上是汉族人口的该地区也有跟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风水”。

  • 标签: “风水” 梅州地区 环境观 现代住宅 围龙屋 坟墓
  • 简介:物联网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交叉渗透的产物,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在社会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针对当前博物馆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博物馆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设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扩展灵活等优点。构建的测试平台验证了该系统良好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 标签: 物联网 环境监测 博物馆 无线传感器
  • 简介:<正>安德鲁·赫尔利(AndrewHurley)教授是美国知名的环境史学者、城市史学者及公共史学者。他生于1961年,于1988年在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91年以来一直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现任该校历史系主任。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5本著作,并在《环境史》、《城市

  • 标签: 赫尔利 环境史研究 史学者 公共史学 密苏里大学 圣路易斯
  • 简介:<正>“东亚社会变化与国际环境”共同研究计划是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主持并于1989年开始实施的学术活动。它旨在通过文献史料的研究,搞清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东亚社会变化与外部世界曾经有过何种有机的联系的问题。该计划拟每年召开两次学术讨论会,每次讨论将安排不同的议题,并邀请外宾出席会议。其成果将依次发表于《东亚史研究丛刊》和史料集《东亚史资料丛刊》。

  • 标签: 东亚社会 内蒙古 国际环境 非语言文化 文献史料 学术讨论会
  • 简介:因为无动力扩散采样技术适合于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多种污染气体进行检测,为此,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无动力扩散采样器。通过分析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根据菲克第一扩散定律推导了污染物浓度换算公式。在比较了现有徽章式和扩散管式两种典型采样器的基础上,以扩散管式采样器为原型,增加了接头部件,以二氧化氮为污染气体代表,试验比较了采样器的不同组合对采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采样器能够根据采样环境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提高了采样器的适用性;二氧化氮采样分析计算结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增加扩散腔厚度能降低采样的分散性;采用双面采样可以成倍增加污染物吸附量,提高检测灵敏度。

  • 标签: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无动力扩散采样 采样器 二氧化氮
  • 简介:本文根据考古学14C年代数据和考古遗存情况,结合高分辨率的地层和古气候研究资料,分析了河北及京津地区早中全新世文化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影响遗址分布的地貌和气候因素。该地区早中全新世文化时间序列为: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10,000~8,800yrBP)、新石器早中期之间的文化缺环(约8,800~7,300yrBP)、7,300~6,500yrBP的磁山.兴隆洼.北福地一期三大文化系统并立发展时期以及6,500~6,000yrBP的前仰韶文化时期。文化序列与气候序列对比发现: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文化分布空间来看,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早中全新世时期的文化分布在与当时海岸线平行的弧形地带上,这种分布格局与气候和地貌条件有关。在排除了地势高亢和海侵影响地区后,太行山东麓到古海岸线之间的弧形地带成为最佳选择。其次,从遗址分布高度来看,当时人仍居住在较高地貌面上,海侵及众多湖沼阻止了人类向东部平原腹地迈进的步伐。

  • 标签: 全新世 新石器时代 考古遗址 古气候 地貌 河北及京津地区
  • 简介:人类在创造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环境(如同所有的物种一样),我们之间的联系也在被自然的其他部分创造和破坏,这一过程因时空不同而发生变化。由此,自然的位置在我们的思维中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作为资源的自然转向作为母体的自然。这就意味着自然既不能被破坏也不能被保护,只能用不同方式进行重新配置,这些方式是向外释放的也是向内压迫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释放'和'压迫'两词并不是从狭隘的人类立场出发来解释的,而是通过oikeios实现的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生机勃勃的或不断更新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现在是利害攸关的,或许是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呈现出来:释放和压迫都不是从人类和自然的立场而言的,而是从'人类存在于自然'这一视角来界定的。

  • 标签: 创造环境 资本主义世界 Oikeios 辩证关系 生态学方法 泰奥弗拉斯多
  • 简介:  西拉木伦河源于内蒙古赤峰地区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向东流过赤峰地区中部,由西南而来的老哈河在赤峰地区东端汇人西拉木伦河,继而向东流入通辽地区开鲁县后称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将赤峰地区分为南北两区,赤峰地区所属的10个旗县市中,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等4个旗县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其中前3个旗县都以西拉木伦河为其南界;赤峰市三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和翁牛特旗等7个旗县区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南,翁牛特旗以西拉木伦河为界与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为邻;位于赤峰地区西部的克什克腾旗则横跨西拉木伦河两岸(图一).……

  • 标签: 西拉木伦河 GIS 考古工作 夏家店上层文化 兴隆洼文化 考古学文化
  • 简介:中原南迁移民将体现儒家礼制的合院式民居带入闽东地区,结合当地气候,发展出了冬暖夏凉的低能耗民居形式。以其中最大规模的宏琳厝为例,通过对该民居的庭院体系、低碳生态体系、防火体系、防御体系四重体系的分析,探讨传统合院式民居在闽东地区的生态设计方法。为今后闽东地区继承传统的农村住宅与乡村环境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设计策略。

  • 标签: 闽东民居 合院式 宏琳厝 建筑环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