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 标签: 古运河风光带 型林地 扬州古运河
  • 简介:在大田县开展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套种试验,采用上层杉木保留株数600株·hm(-2)、900株·hm(-2)和1200株·hm(-2)等3种主处理、4个不同层次经营措施为副处理开展裂区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林分立木材积等主要因子增长量存在差异;杉木保留密度越大,草珊瑚平均株高越高,草珊瑚成活率也越高,但过高会造成草珊瑚生长比较孱弱,萌蘖能力降低;草珊瑚现存丛数、平均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以杉木上层林保留密度900株/hm2最高,600株/hm2次之,1200株/hm2最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经营密度600-900株/hm2,采用等高线整地、施基肥、追肥等较集约的经营措施,不仅有利于杉木生长,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草珊瑚生物量。

  • 标签: 杉木 草珊瑚 抚育间伐 林下套种
  • 简介:结合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根据不同的技术溢出渠道,提出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针对性建议。

  • 标签: 外商直接投资 造纸及纸制品业 技术溢出渠道
  • 简介:火力发电厂平面及运输是一门组合空间的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与关学价值的工业群体空间,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须的。电厂的建筑物群体空间是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结合各个电厂的自然条件,综合解决多种矛盾的有机整体。

  • 标签: 热电厂总平面布置 群体建筑艺术
  • 简介: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内容,使之表现为最复杂而多样的生态系统,

  • 标签: 湿地 广东 科研成果 综合效益 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
  • 简介:通过分析东阳市林业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对省内先进林场查找存在的差距,从生态和产业绿色发展、林业信息化、林区富裕和谐等三个方面提出创建现代化国有林场的思路和努力的方向,以及加强思想认识,加大政策支持,结合实际、科学施策和科技兴林等建设现代国有林场的建议.

  • 标签: 国有林场 现代 创建 思考
  • 简介:本文系在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带,对泛行的“刀耕火种”制进行对比观测阶段总结的一部分。根据三年观测结果,对地表迳流水的化学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森林和烧垦措施的影响等,作了初步的分析,论证了毁林开荒加剧了迳流水化学侵蚀的事实,为热带地区森林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刀耕火种”的生态后果,经过1979—1981年三年耕垦的对比观测,以地表迳流而言,“刀耕火种”地(简称林外)年平均迳流量为半落叶季雨林地(简称林内)的26倍;泥沙流失量为林地的588倍。随水土流失而产生的化学迁移和损失,相当明显。本文拟就此将三年的观测资料作一总结。更多还原

  • 标签: 尖峰岭 季雨林 迳流 化学特征 对比观测 林外
  • 简介:广东是个湿地大省,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关于广东省湿地资源概况的报道比较多,陈桂珠、何克军等《广东湿地资源调查报告》,邓培雁、陈桂珠等《广东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及保护对策》,何执兼、关履基等《广东省海岸带湿地遥感调查与开发》,王树功、陈新庚《广东省滨海湿地的现状与保护》等文献资料中对广东湿地面积均有提及。

  • 标签: 湿地 广东 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
  • 简介:关于湿地保护对策方面,邓培雁、陈桂珠等在《广东海岸湿地退化现状及保护对策》中提出完善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海岸湿地的综合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的建设,建立扭转海岸湿地退化趋势的示范区,加强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海岸湿地保护对策;王树功、陈新庚等在《广东省滨海湿地的现状与保护》中提出通过积极宣传教育来提高对滨海湿地价值的认识,开展滨海湿地的功能区划,

  • 标签: 广东 湿地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宣传教育 法制建设
  • 简介: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并初步分析了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秋季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益最为显著,而夏季乔草结构的群落降温效益最明显,乔木群落的增湿效益最好;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春季和夏季绿量与降温强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绿量主要影响降温强度,对增湿强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植物群落 温湿度调节 群落结构 绿量
  • 简介:世界各国为加强湿地保护,自1971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1996年确定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截至2000年1月已有117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11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近8000万hm^2。中国政府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

  • 标签: 广东 湿地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法制建设 国际合作
  • 简介:3.1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3.1.1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湿地同森林、海洋一样是由众多繁杂的小生态系统构成,它与森林、海洋一样具有巨大包容性,但其特殊的系统结构和环境构成使其有着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物质组成,其中有很多是可以供人类直接食用的(鱼、虾、贝、藻类、莲、藕、菱、芡等),以及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食品的动植物原材料。中国的粮食面临严重不足,今年的粮食缺口更达3800万吨,

  • 标签: 湿地 广东 社会发展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 简介:5.1.1湿地面积锐减我国过去对湿地的开发利用既没有统一规划,对生产者又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生产部门往往多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片面追求当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和环境效益,结果不仅造成湿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也降低了湿地生态和环境的功能。盲目的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和功能下降。

  • 标签: 广东 湿地 面积 环境污染 产权 管理体制
  • 简介:关于湿地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如楚庄委员在政协全国委员第五次会议上作《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时就提及湿地的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应遵循整合性原则、复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坚持保护与利用兼顾、保护为先的原则等;《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也提出了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

  • 标签: 广东 湿地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指导思想
  • 简介:采用红外CO2测量仪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7年度的CO:浓度变化特征进行连续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公园内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期、季节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光合作用、植被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等。公园内部样点在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绿化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类型等。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二氧化碳交换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今天要说的是充分发挥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空间效应.中国在园林建设方面的理念很突出很核心的问题就是把城建、皇家花园和私家花园的建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很有中国特色.所以过去把中国园林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这可能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 标签: 城市森林建设 空间效应 学术大会 文化内涵 乔木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