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有创通气,研究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PaCO2、CO2含量、HCO3、剩余碱低于对照组(P<0.05),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VC、FEV1/FVC、PEF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当中,无创机械通气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效果为目的,观察将其应用在孕妇分娩期间,分析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本次10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且均为我院收治的孕妇,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进行分组护理干预并同时展开研究。研究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研究组 50例)及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参照组50例),并观察分组护理后,各组孕妇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分析对比,来判定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孕妇出现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同时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孕妇分娩时结合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情况及孕妇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使得孕妇的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连续性助产护理 分娩结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遴选符合标准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时间均介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经由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30例,手术室护理管理),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脏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脏手术患者84例作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肝脏手术患者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急诊胸痛患者开展抢救治疗的过程中,积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能否取得更满意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效果影响作用。方法 在本院急诊科所有所收治以胸痛为主诉就诊患者中,抽取9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常规开展护理时所收治的患者设定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所收治患者设定观察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护理方法不同。对分别开展急诊护理之后的急诊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一次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发现一个差异现象,即观察组的急诊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要更短一些(P<0.05),而相比之下,一次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提高(P<0.05),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结论 在临床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接诊、抢救和住院治疗时间都得到了缩短,而且最终的抢救一次成功率得到提高,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优化 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开展观察对比实验来深入探究对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否有效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以提高患者依从度、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随机在医院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来院诊治或开展糖尿病治疗的1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打散,并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下,所有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将被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75人。观察两组患者的在护理过程中的生活质量状况,护理依从度,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来判断护理方法不同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达到舒适生活的有25人(33%),患者依从度较低,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3.5分,而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中达到优质舒适生活的有45人(60%),患者依从度较高,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4.7分。结论:根据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相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生活质量及依从度较低,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依从度,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预加温措施对于全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保温组,即术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保温;实验组为预热组,即术前对全麻患者进行空气对流全身加温毯的方式进行主动加温,时间为30min,术中继续使用空气对流半身毯的方式进行保温,比较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围术期低体温持续的时间,以及围术期低体温下降的幅度情况。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长,住院时间时日的长短以及手术部位切口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分析了200名参与者(对照组101名;实验组99名)。 实验组的体温过低的中位数 [四分位距]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0.00 [0.00-0.12] ℃/hr 与 0.05 [0.00-0.36] ℃/hr;中位数差异, -0.01 ℃/hr; 95% 置信区间,-0.04 到 0.00℃/hr,; P = 0.005)。 次要结果没有组间差异。结论 术前预加温措施可有效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体温下降的幅度以及低体温持续的时间;术前预加温与术中联合保温的方式比单一术中保温的方式效果更好。

  • 标签: 围术期低体温 术前预保温 全麻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中,加以护理标识予以配合日常护理工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20.3月-11月间择52例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其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满意度、护理纰漏失误以及护患纠纷做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出现纰漏失误情况较少且无护患纠纷现象发生,护理满意度显高。结论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加以护理标识并在日常护理中合理应用,可明显减少护理纰漏失误,继而大幅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保障医院的治疗以及护理质量,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护理管理对院感质量在ICU监护室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30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1月-2020年10月,重症监护病区的患者,将所有研究者以字母分法可分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对于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并对其院内的感染率、漏报率、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对比。结果: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感染、院感漏报、致病菌相关数据指标的改善效果相比:B组感染人数为12,感染率8%比A组感染27人,感染率18%偏低;A组漏报人数为15人,漏报率为10%,B组无漏报情况,B组优于A组。(P

  • 标签: 责任护理 重症监护病区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及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总结并分析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以及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问题。结果: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试剂、仪器、生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黏膜污染、皮肤破损、穿刺。结论: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较多,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面临较多生物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生物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 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 评分、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疼痛
  • 简介:摘 要:当前,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治疗的主要方式包含肠外营养以及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包含母乳喂养、早产儿配方乳以及其他特殊营养物质的配方乳等。而母乳喂养因其比较理想的喂养效果成为早产儿肠内营养的首要选择。但是当多种因素导致母乳供应缺乏以及母体因疾病影响未能及时供应母乳的时候,经检测合格的母乳捐献者供应的母乳,在通过筛选以及消毒灭菌之后,成为了早产儿营养供给的第二种方式。因此,母乳喂养成为临床中较常用的一种喂养形式[1-2]。本研究主要探讨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尿常规检查过程中渗入阴道分泌物,观察阴道分泌物对检查结果影响。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9月的尿常规检查102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讨组与参考组,分别采用阴道处理后尿常规检查和使用常规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效果。结果:研讨组和参考组上皮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蛋白质检出率对照中,研讨组分别是13.72%、3.92%、1.96%,参考组分别是86.27%、47.05%、15.68%,(x2=23.93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女性尿常规检查过程中渗入阴道分泌物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临床上需要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尿常规诊断质量。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阴道分泌物 妇女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临床中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以及负性情绪改变情况。方法 依照随机抽取的形式,将2020年1月-2021年1间到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治疗的100例患者做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同时均分两组做对比研究(观察组、参照组)。将舒适护理施用在观察组,常规护理施用在参照组,并对两组SAS、SDS 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分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相较参照组改善程度更高;观察组患者对本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更高;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以上三组对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在卵巢肿瘤护理中临床意义显著,对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门诊补液室补液患者中选用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本院在过去半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医改政策下中药方开展综合管理的现状问题,并针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饮片问题、补偿机制不完善等三个方面开展分析,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充分落实管理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使患者可以体会更加优质医疗服务。

  • 标签: 医改 医院 中药房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11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患者视力恢复效果分成一组和二组,对照两组视力恢复影响因素。结果:(1)一组和二组眼轴长度对照中,一组是29.78±3.55(mm),二组是34.07±4.21(mm),(t=7.23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角膜散光度对照中,一组是1.18±0.31(D),二组是1.59±0.42(D),(t=6.493,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Emery分级对照中,一组1级到3级占比68.88%,二组1级到3级占比37.93%,(x2=18.41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因素主要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需要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并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2020年 12 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120 例,对照组 60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60 例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新生儿临床症状的改善,能够明显减少高胆红素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症状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者128例均来自于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住院患者之中,根据床位单双号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护理)、联合组64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疾病认知、健康知识评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度各项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疾病认知各项评分均低于联合组,且住院时间超过联合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泌尿外科 住院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