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马氏由一系列的平行的柱镜组成。被检查者双眼注视远处点状光源,此时在一只眼前放置马氏,就使该眼前点光源变成直线;而另一只眼前未放置马氏所见的点状光源仍为点状,从而使双眼所见物像不同。马氏观察眼前的点状光源就变成一条线状光,并且此条线状光的方向与组成马氏的柱镜长轴方向是互相垂直的。采用马氏加三棱镜检查出的斜视度数(包括隐斜和显斜两部分)。

  • 标签: 马氏 Maddox ROD 点状光源 双眼注视 斜视度
  • 简介:双眼复视患者临床评估是疾病诊断的基础。结合病史、症状与重要体征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和定性诊断。在神经眼科诊室中利用简单的马氏检查(Maddoxrodtest)可以初步判别眼位的偏斜及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疾病诊断及病情随访。下面我们将马氏的使用及判断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马氏 神经眼科 双眼复视 疾病诊断 眼位 平行排列
  • 简介: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01/2012-12住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植入术治疗的28例2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k;1,3,6mo及之后的每6mo随访1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数及并发症等。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手术前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术前与末次随访视力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P〈0.05)。术前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4.12依0.23种,术后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0.56依0.11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24,P〈0.05)。术前与末次复查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2,P〉0.05)。Ahmed引流植入术完全成功率71%,条件成功率86%。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引流盘周围包裹性囊状泡、浅前房、低眼压对症处理后眼压均可控制。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植入术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治疗效果
  • 作者: 石向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2-09-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眼科,贵州都匀558000
  • 简介: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加Ahmed青光眼引流(AGV)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01-2020.11本院收治的NVG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抗VEGF药物加AGV开展治疗,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成功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眼压水平、视力改变、视功能受损眼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d及1周,手术成功率达到100.00%,后伴随时间延长有轻微下降,但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成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及1周,眼压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至术后1个月眼压有轻度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眼压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1d及1周,视力提升比例达到100.00%,术后1个月开始有轻微下降,但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QOL评分术前显著升高(P<0.05),至术后1个月QOL评分有轻度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10例患者中1例出现前房少量出血,1例出现轻度角膜水肿,均未经特殊处理后自行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抗VEGF加AGV对NVG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其视力,降低其眼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眼压;视力水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