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春华秋实,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金秋时节,《中国护理管理》迎来了四年一度的编委换届改选。按照“《中国护理管理》编辑委员会工作规则”中所规定的编委换届改选条件和程序,第四届编委会成员由上届编委会、编辑部推荐产生,并经编委候选人本人同意、主办单位审核批准后,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正式聘请。

  • 标签: 中国护理管理 编委会成员 换届改选 编辑委员会 中所 四年
  • 简介: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拟定于2010年11月5~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粲业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及等多家机构协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中西医结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第一临床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全国GCP中心,是一所集医,科,教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科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

  • 标签: 示范中医院 新中国 科学院 医院护理部 医学研究所 团结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ehemiaattach,TIA)患者血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研究hs—CRP与ABCD2评分的相关来探讨炎症反应与TIA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以2009年最新TIA定义为诊断标准的TIA患者70例,根据ABCD2评分进行危险分级,比较各级患者血清hs-CRP平均水平的差异。结果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分别与高危组(6~7分)hs—CE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O.05),中危组与低危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0~2分患者血清hs—CEP平均水平随ABCD2分值增高呈轻度上升趋势,5~7分患者血清hs—CRP平均水平随ABCD2分值增高而增高,以7分者为最著。结论hs-CRP与TIA患者ABCD2评分正相关。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反应蛋白质 ABCD2 炎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分流依赖脑积水(SD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68例经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SDHC151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0岁(OR=2.40;95%可信区间为1.25-4.61;P〈0.01)、术前Hunt-Hess分级较高(Ⅲ-Ⅴ级;OR=3.19;95%可信区间为2.21-4.60;P〈0.01)、术前Fisher分级较高(Ⅲ-Ⅳ级;OR=3.02;95%可信区间为1.79-5.09;P〈0.01)、合并脑室内出血(OR=3.94;95%可信区间为2.70-5.74;P〈0.01)、急性脑积水(OR=16.85;95%可信区间为10.87-26.12;P〈0.01)、脑室外引流术(OR=2.95;95%可信区间为1.46-4.61;P〈0.01)是aSAH后发生SD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DHC的高发生率与患者的高龄、较差的起始神经系统状态、急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有关。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流依赖性脑积水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肥厚硬脑膜炎(H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经综合治疗的10例H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于有效治疗后10d内病情逐渐出现改善,其中8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遗留左眼外展稍差,1例遗留经常轻度头痛。随访半年-2年,有2例复发1次,1例复发3次,此3例患者每次复发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尽早明确HCP诊断.应及时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清除病灶,防止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对冲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5例对冲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治疗32例,保守治疗63例(因病情变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改行手术治疗25例)。结果按GOS评分评估预后:保守治疗的38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6例,重残1例,死亡2例;手术治疗的57例中,恢复良好43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综合考虑对冲额叶挫裂伤和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特点,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叮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

  • 标签: 颅内损伤 对冲伤 额叶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 简介:神经源高血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自Jannetta等[1]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神经源高血压以来,国内亦相继见诸报道[2-4].笔者自1984~2000年对285例入院前即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局麻下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神经源性 老年 诊断 外科治疗 随访观察
  • 简介:卒中位列全球人口全因死亡率的第4位,尤其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其发病率仍在不断地升高,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具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一种由数十种炎因子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调节炎症反应过程、以炎因子为靶向的治疗策略研究前景广阔、进展迅速。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炎性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 靶向治疗
  • 简介:患者男性,41岁。主因头痛1年,双侧下肢乏力、行走不稳20d,于2009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持续胀痛,以后枕部及顶部更为显著,无明显周期,时有加重而影响日常生活,站立位诱发,无其他明显加重或减轻症状的冈素,发作时不伴恶心、呕吐,无畏光、畏声及视物变形等症状与休征。

  • 标签: 脑膜炎 自身免疫疾病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表现为纯运动偏瘫(PMH)的桥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及其相互关系.重新认识桥脑卒中.方法对26例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及其相关作一分析.结果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易与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区卒中相混淆,应及时做MRI确定诊断.结论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具有病灶小、病状轻、预后好的临床特点,MRI对诊断桥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纯运动性偏瘫 桥脑卒中 桥脑出血 预后
  • 简介:弥漫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特定的外力机制下脑内发生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982年由Adams等正式命名,并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本文对DAI新近几年来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诊断及治疗、预后评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其诊疗效果。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 简介:1病历摘要(图1)女,3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1月余,加重3d"于2015年4月入院。病人系产后23d,无眼外伤史,查体未见异常。头颅、垂体MRI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7cm×1.1cm×1.8cm,T_1WI为中等信号,T_2WI为混杂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 标签: 垂体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 垂体肿物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加速了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的步伐.但是,在将干细胞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要涉及到人体应用,因此对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的人体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研究是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 临床治疗 性问题 人类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扩散张量成像及传导失语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验证传导失语发病机制的双向分布学说.方法对5例传导失语患者和5例健康自愿者进行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制定的利手评定标准判断进行利手评定,对传导失语患者进行口语流利型评定,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所有入选者的Broca区和Wernicke区的情况.结果1例患者为非流利型口语,其他4例为流利型口语;入选者均为右利手,传导失语患者的Broca区和Wernicke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如病变靠近Broca区则引起非流利型口语,如病变靠近Wernicke区,则为流利型口语,患者听理解障碍严重.结论传导失语患者的Broca区和Wernicke区均可受累,损伤的部位不同,传导失语言语障碍的特点也不同.

  • 标签: 传导性失语 BROCA区 Wernicke区 发病机制
  • 简介:临床上外伤脑脊液漏多在伤后一周左右自行停止,而部分脑脊液漏出现在伤后数周或数月,其为延迟脑脊液漏,原因主要与漏口和颅内压有密切关系,多需手术修补。我们诊治6例延迟脑脊液漏伴脑积水患者,对其治疗方法与手术方式选择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脑脊液漏 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