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科学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为55.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料病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医护人员要多方面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探索科学有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外科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脂肪萎缩(lipoatrophy)是脂代谢紊乱又一表达形成,我们熟知脂肪堆积和糖尿病密切相关,称为代谢综合征,显然脂肪缺乏不是临床常见表达方式,是以脂肪呈全身性、部分性或局限性脂肪减少或完全缺失为特征,显然只是指脂肪,又不完全等同与消瘦。

  • 标签: 脂肪萎缩 糖尿病性 识别 脂代谢紊乱 代谢综合征 脂肪堆积
  • 简介:用大豆、糙米、荞麦、黑米等五谷为君;黄精、茯苓、米仁、松花粉等药食二用中药为臣;南瓜、洋葱、芒果、苹果等蔬果为佐。红枣和油、盐调味品为使。结果:血糖、血脂、血压、腰围等控制良好;生活正常。

  • 标签: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食疗 营养 松花粉
  • 简介:1.冠以外国人名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 标签: 医学名词术语 巴宾斯基征 Babinski DNA RNA
  • 简介: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米力农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P-9、BNP、血清TNF-α、IL-6、LEVF以及LVES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采用米力农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室结构,提升心室射血分数。

  • 标签: 米力农 心力衰竭 辅助治疗
  • 简介:对1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人院后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实施干预措施,出院前进行相应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结果:干预后患者熟悉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胰岛素使用知识,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对其及时、准确进行心理指导,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干预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来治疗。这些药物对中老年患者而言,易导致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症,因顾忌于此,不得不降低控制标准,导致并发症发生发展,对这些并发症治疗更是棘手,故寻求安全有效地降糖、防治并发症方法,成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和医生共同愿望。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中医学防治糖尿病具有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形成了防治糖尿病系统理、法、方、药体系。尤其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更具特色。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患 糖尿病并发症 口服降糖药 医学防治 中老年患者
  • 简介: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方式是一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从饮食运动治疗开始,继而口服降糖药物单药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如血糖不能够满意控制,开始联合用药,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这种按部就班治疗模式必然使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之前经历了一段时间高血糖状态,当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B细胞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目前治疗策略,在B细胞功能保留更多情况下,提前启动胰岛素治疗。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功能 高血糖状态 口服降糖药物 阶梯式治疗
  • 简介:1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测定各个时间点血糖、胰岛素,计算口服葡萄糖刺激后Homa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B胰岛素分泌指数,第30min与空腹时胰岛素差值(△I30)和血糖差值(AG30)比值(△I30/AG30)。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P〈0.001),HomaA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而HomaB胰岛素分泌指数和△I30/△G30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结论:使用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治疗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有效降低血糖同时,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特别是早期相胰岛素分泌。

  • 标签: 那格列奈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葡萄糖耐量试验
  • 简介:采用PCR-RFLP、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4个有明确母系遗传史糖尿病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筛查。结果14例先证者及对照组均未检出A3243G等3个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家系成员发现携带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三例均为健康携带者。结论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不是糖尿病独立致病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家系 线粒体 DNA 突变
  • 简介:1.可用蔬菜本身自然风味。如番茄、洋葱等与味道清淡食物一起煮。2.可用油香味。如姜、蒜等经食用油爆香后产生油香味,增加口感。

  • 标签: 减盐 清淡 食物 增加 洋葱 香味
  • 简介: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糖尿病前期非药物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前期客户作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客户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建立健康档案,告知客户为糖尿病前期,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并嘱咐客户在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非药物干预措施,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邀请客户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随访两年,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客户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客户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正常人数42例(80.77%),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3例(5.77%),对照组血糖正常人数30例(57.69%),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11例(21.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客户及时进行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延缓客户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糖尿病前期 非药物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干预方法效果。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干预组加入中药茶饮方。记录两组患者基础数据,并对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检测。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血压、血糖、中医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用于糖尿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 社区 生存质量
  • 简介: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15~17倍,因此如何控制糖尿病,减少糖尿病足发生,最终减少截肢可能就成为临床重要任务之一;在截肢无法避免时,如何判定并尽可能降低截肢平面对糖尿病足医生来说又是一个严重挑战。近年关于糖尿病足截肢危险因素研究较多,例如HamalainenHdeng等1999年就综述了男性、足溃疡历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足 高位截肢 危险因素 血红蛋白水平 糖尿病患 截肢平面
  • 简介: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或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最近,国外已有一种新药——胰岛素增敏剂上市。一、磺脲类药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这就需要胰岛β细胞有一定数量和分泌功能;②提高胰岛素敏感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正确选择 胰岛素增敏剂 磺脲类药物 磺酰脲类 分泌功能
  • 简介:65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其140mmHg≤收缩压≤150mmHg,90mmHg≤舒张压≤100mmHg;空腹Glu〈7.0mmol/L;BMI≥28kg/^m2。给予代文160mgqd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FINS、C肽及HOMA—Ⅰ则明显下降。而体重、FPG及P2hBG无明显改变。结论:ARB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且这种作用不是通过减轻体重来实现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胰岛索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