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应用效果 ,采用回顾性分析 2018 年1—6 月,对我院女性患者使用约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论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 本文旨在探讨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实施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及制定人性化模式,降低约束风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家属的满意度,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治疗。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精神科住院患者 应用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科护士在急救环境中的应急处置与团队协作。研究以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血液科护士在急救情境下的表现以及与医疗团队的协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血液科护士在急救环境中展现出高度的应急反应能力,能够迅速评估患者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团队协作方面,血液科护士积极参与多学科团队,与医生、急救人员等密切协作,有效地交流信息、分担任务,共同致力于患者的紧急救治。然而,研究也揭示了一些困难,如跨学科沟通不畅、角色界定模糊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应急处置和团队协作的效果。综上所述,血液科护士在急救环境中的应急处置与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有必要加强培训、强化团队沟通,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能。

  • 标签: 血液科护士,急救环境,应急处置,团队协作,多学科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的环境心理因素,并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缓解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针对 64名手足外科术后患者开展实验,分为 A组及 B组,通过文献资料和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影响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的环境心理因素, A组给予常规护理, B组针对上述环境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护理达标率为评价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引发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不良环境心理因素包含疼痛刺激、治疗环境、护患关系、患者心理和止疼药物等; B组护理达标率为 93.75%,显著高于 A组护理达标率( 78.1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缓解手足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外科 疼痛 环境心理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的方式,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性。方法: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并对其中收治的符合规定的1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同时,对试验前后各科室的清洁消毒情况进行了落实,最后得出结论。结果:重视管理后,院内的外科换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院内切口感染率便直线下降,患者的好感度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强化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的管理后,对院内各方面情况的变化都具有良好影响。结论:重视外科换药环境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控制感染人数,创造令患者满意、安心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外科换药环境 安全管理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程建设过程的持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很多地区为了发展区域经济而毁坏自然生态环境,以致国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遭到毁坏。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必定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保持社会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得到扼制和有效解决。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环境建设工程,持续提升和改进目前的生态条件,推动国内自然环境的不断健康发展。

  • 标签: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经济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分析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抽选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参照组,应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54例为试验组,从组间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整体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前临床症状总积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天和7天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舒适度各项指标在护理前两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试验组更优(P<0.05)。讨论: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炎 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护理中自由体位待产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2.5-2023.5收治的7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自由体位待产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产程、出血量、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程、出血量、疼痛程度、分娩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由体位待产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 初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行留置针的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应用留置针保护法的效果;方法 按照分娩的先后顺序将62例行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在沐浴之前应用常规的保鲜膜对留置针进行保护,而实验组则沐浴前则应用一次性聚乙烯手套、3M自缠绷带对留置针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新生儿留置针浸湿发生率与滑脱发生率以及对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浸湿发生率6.45%与滑脱发生率16.13%均低于参照组0%、9.68%,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参照组80.65%,且P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保护法 沐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联合适度保护会阴对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选取本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 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16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性指导,观察组实施体位干预联合适度保护会阴,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第 1产程、第 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而活跃期视觉模拟评分( VAS)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 2 h出血率、会阴撕裂、中途转剖腹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Ⅰ类肌纤维损伤、Ⅱ类肌纤维损伤、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而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体位干预联合适度保护会阴能有效降低自然分娩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减轻产妇盆底功能损伤,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提高产妇分娩满意率。

  • 标签: 体位干预 适度保护会阴 产妇 分娩结局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分娩的120例初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6年12月)和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各60例。观察组分娩时行会阴无保护接生。对照组分娩时行常规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产后会阴疼痛)、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产程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会阴疼痛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率。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用的导管接头保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导管接头保护装置。它包括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的盒体,动静脉穿刺针与动静脉血路管连接后,穿刺针的手柄至血路管手柄段置于盒体内;动静脉穿刺针与动静脉血路管连接体平行放置于盒体内并扣紧盒体。这种保护盒能有效提高导管连接的稳固性,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接头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收治的140例过敏性哮喘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式五保户助产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式五保户助产护理 自然分娩 会阴侧切 裂伤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的保护性约束方式在躁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42例研究对象筛选自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躁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约束带干预,另一组为实验组,此组采取约束衣、裤干预,每组患者21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约束天数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约束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躁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中采取约束衣、裤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较好的约束患者,且约束成功率较高,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安全事件。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躁动神经内科 约束衣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在就医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及隐私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护理人员自觉不自觉地侵害了患者的隐私权,导致涉及患者隐私权的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有文献报道对50人做研究性问卷调查,假如个人隐私泄露,有40%的患者感到愤怒,有24%[2]的选择维权,也因此尊重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也成为了护理必须要管理好重要环节。

  • 标签: 康复科患者 隐私权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叩背法联合临床护理保护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部感染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常规组30常规护理,探究组30例改良叩背法联合临床护理,最后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探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改良叩背法联合临床护理保护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改良叩背法联合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稳控病情,抑制相关并发症出现,优化各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肺部感染者 改良叩背法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保护性约束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3.1.31期间70例ICU收治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表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ICU 保护性约束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CU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ICU收治患者93例,采集年龄、病情、性别等资料,抓阄分两组,一组46例,实施ICU常规护理,设为常规组,一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设为人性组,观察效果。结果 人性组护理质量指标(患者不良情绪程度、舒适度、满意度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治疗需求等,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更体现人性化,能够减轻ICU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护理舒适度、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护理管理 人性化 保护性约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患者隐私保护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患者隐私保护是医疗伦理和法律要求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患者尊严、信任和安全至关重要。在手术室护理中,患者隐私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手术室内的人员密集、敏感信息的披露以及技术设备的使用等。通过有效的患者隐私保护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并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

  • 标签: 患者隐私保护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 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