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者通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蛋白评估铁储备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根据补铁目标是够达标将之进行分组A组(n=110)为达标者,B组(n=70)为未达标者。综合分析两组的病历资料,并对各组的SF和Hb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A组24w的SF、Hb、CRP以及IL-6水平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铁蛋白评估患者机体中铁储备的情况,有助于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剂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蛋白 贫血 铁储备
  • 简介:摘要目的鉴别分析急性阑尾炎患儿应用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单纯性阑尾炎,CRP阳性率与尿常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化脓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检验时间,CRP平均时间长于尿常规检验(P<0.05)。结论CRP,诊断急性阑尾炎,检出率高,尤其是单纯性阑尾炎,但是,该检验方法所需时间长,因此,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法。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尿常规 C-反应蛋白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分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纳常规利尿剂治疗,观察组采纳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CRP、TG、BUN、Scr、mALB治疗前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G、BUN、Scr、mALB显著较低,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采纳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患者病情可见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张力性腹水 大量放腹水 白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疱疹性咽峡炎54例和手足口病患儿32例进行研究,所有均在发病72h内给予血常规、CRP检查。结果疱疹性咽峡患儿的CRP指数高于手足口病患儿(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CRP水平高于手足口病患儿,并且二者的WBC水平均表现为上升,这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小细胞贫血儿童具有较高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发生率。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Blimpl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l基因的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l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l的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及Blimpl基因对其表达的调控.采用蛋/3印迹法检测融合蛋/3F1ag-Blimpl-wt与FIag-Blimpl-mut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1ag-Blimp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l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l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l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l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l的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l蛋白表达量的减少所引起。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limp1 转录调控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p5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PTC病理标本和31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者中p53和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53、D73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PTC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2.0%,p73的阳性表达率为67.0%.较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均为12.9%)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53在TNM分期Ⅰ和Ⅱ期患者中的表达率较Ⅲ和Ⅳ期患者低(P〈0.05),其表达与性别无关。p7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性别无关。PTC中,p53蛋白阳性表达与p73蛋白阳性表达间有相关性(r=0.459,P〈0.05)。结论:PTC组织中p53、p73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PTC发生、发展的客观指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P53蛋白 P73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并比较观察组的尿蛋白严重程度与病程关系。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白细胞脂酶、尿隐血、尿糖、尿酮体、尿蛋白6项尿常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13例,蛋白尿+~++11例(84.61%),蛋白尿+++2例(15.38%),严重比率为15.38%;病程在5~10年的患者28例,蛋白尿+~++16例(57.14%),蛋白尿+++12例(42.85%),严重比率为42.85%;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23例,蛋白尿+~++8例(34.78%),蛋白尿+++15例(65.21%),严重比率为65.21%;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9例,蛋白尿+~++2例(22.22%),蛋白尿+++7例(77.78%),严重比率为77.78%;随着病程延长,蛋白尿的严重比率上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中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筛查、分析糖尿病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尿常规定性检验 蛋白尿 糖尿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自噻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的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的I型DN大鼠的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自噬相关蛋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查看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名老年肺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6名,对照组8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方法进行抗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痰培养转阴的时间、影像学转阴的时间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和C反应蛋白含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费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抗菌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对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筛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妇女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行血常规检测,研究组患者应用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研究组筛选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妇女中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概率比较低,而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关键有效的筛查方法。

  • 标签: 血红蛋白电泳 妊娠妇女 地中海贫血 筛查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诊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②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研究组较优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诊治中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继发肺间质纤维化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抗菌药物、ICU住院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突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气道分泌物以及黏液栓问题,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肺泡灌洗治疗 重症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的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的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的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04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治疗组则实施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手术完成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术后生存质量;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取石成功率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完成时间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效果确切,可减少胆囊切除后消化不良等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微创保胆取石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应用6个月的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后,观察肝炎肝纤维化改变程度。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他们满足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要求,且他们均不是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0例合格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组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用药6个月后,观察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得肝硬度及肝功能。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肝硬度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治疗组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较对照组恩替卡韦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明显。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ICU呼吸肌无力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40)与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行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n=4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血气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50例中,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并发率为2%;对照组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13例,并发率为25%,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呼吸动力学指标WOB、PIP、RaW等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好转,观察组好转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呼吸肌无力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有效改善呼吸动力,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率。

  • 标签: ICU呼吸肌无力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血清中的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分析IMA检测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价值。并对IMA与CK-MB的效能进行分析。结论血清IMA水平可作为ACS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可作为早期提示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与CK-MB比较,IMA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诊断时应结合其他诊断指标、临床症状及一些影响检验的其他因素进行判断。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准确性,探究联合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检验工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25例及进行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均进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平均红细胞比容)、Hb(血红蛋白)、RBC(电泳红细胞)等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地贫MCV明显下降,且RBC水平下降幅度较缺铁性贫血患者大,采用联合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灵敏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性高达90%以上。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采用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值得推广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进行应用。

  • 标签: 联合检验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诊断意义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