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缺牙采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7月~2017年的7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0例先天性缺牙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口腔修复疗法,治疗组实施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治疗组的咀嚼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采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能达到相互协作的效果,促进患者牙齿美观度及相关功能有效改善。

  • 标签: 先天性缺牙 正畸疗法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和传统修复方法促进糖尿病足愈合的效果对比。方法将1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性传统修复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基准备时间、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血糖恢复平稳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实验组一次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随访溃疡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复发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可加快创面炎症消退及肉芽生长,一期植皮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复发,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手外伤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01月01日至2017年11月02日,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处理措施);并对两组手外伤感染患者的创面修复疗效、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5.56%,P值小于0.05,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缩短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并且还能减少感染几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外伤感染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VSD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植皮术联合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深度烧伤提供新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烧伤科接诊的74例深度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意愿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取VSD技术和植皮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在植皮术后使用一般敷料包扎使创面封闭。治疗后,总结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以及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4.15±1.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级别优良率为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率(7.89%)明显低于其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43,P=0.0007);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89%vs4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410,P=0.0003)。结论修复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采取VSD技术和植皮术结合的方法比传统的植皮术后使用一般敷料包扎使创面封闭的方法疗效显著,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并且植皮存活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VSD技术 植皮术 深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剔骨肌皮瓣修复创伤性截瘫患者髋周Ⅳ期压疮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剔骨肌皮瓣修复创伤性截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02~2017.01期间,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剔骨肌皮瓣修复创伤性截瘫患者髋周Ⅳ期压疮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创伤性截瘫 股骨剔骨肌 皮瓣修复 髋周Ⅳ期压疮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桩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桩核修复牙体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腹主动脉瘤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腔内修复术加以治疗能有效减少其自身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院内病死率,安全性较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拔牙联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义齿美观修复患者中选出1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不安装临时义齿;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术联合牙龈成形术,对比两组的牙槽突变形态分级等。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牙槽突形态改变情况好于对照组,被吸收部分相对更少P<0.05;且观察组的龈缘形态方面表现为扇贝样的概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1%,P<0.05。结论微创拔牙与牙龈成形术联合起来应用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牙槽突形态和龈缘形态,利于二次义齿美观修复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

  • 标签: 义齿美观修复 微创拔牙 牙龈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AD/CAM全瓷嵌体与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以为制定更佳的后牙Ⅱ类洞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于 2016年 11至 2017年 11月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因龋坏、磨耗、折裂的活髓后牙,需制备Ⅱ类洞的患者 80例 (80颗患牙 )。将 80颗患牙随机分为 A组 40例 40颗, B组 40例 40颗。 A组采用 CAD/CAM全瓷嵌体修复, B组采用采用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比较 2组修复后 6个月、 12个月 的效果,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 (USPHS),评价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情况。采用 SPSS20.0软件包对 2种材料嵌体修复 6个月、 12个月的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等级资料进行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随访 6个月时 ,2组病例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等各项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 12个月时的术后牙敏感、修复体脱落发生例数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但修复体折裂发生例数 B组显著低于 A组 (P<0.05),边缘着色发生例数 B组显著高于 A组 (P<0.05)。结论: Ceramage聚合瓷材料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术后抗折裂力高于 CAD/CAM全瓷嵌体 ,但缺点是边缘着色发生率较高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 标签: CAD/CAM全瓷嵌体 Ceramage聚合瓷嵌体 后牙Ⅱ类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在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并对术后患者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进行记录观察。结果38例患者术后1个年的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8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分别为7.9%、84.2%。结论针对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 内侧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疝气修复术的患儿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对照组,开展氯胺酮麻醉,剩余34例设为观察组,开展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诱导时哭闹以及切皮时体动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的患儿例数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不仅诱导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患儿呼吸,且术后苏醒快,镇痛以及镇静作用均非常好,因此建议在临床上使用该种方法。

  • 标签: 七氟烷 舒芬太尼 疝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子宫内膜修复法和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2组患者止血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快速控制出血率75.00%及快速止血率5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失败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戊酸雌二醇,且不良反应更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炔雌醇环丙孕酮 子宫内膜修复法 青春期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6年10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12-63岁,平均43.5岁;缺损面积为4cm×6cm~30cm×17cm,其中合并骨外露10例,肌腱外露11例,血管神经外露2例,18例合并创面感染。均采用一期封闭式负压引流,二期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3例皮瓣顺利成活,无一例感染。1例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后改行植皮结合后期换药愈合;1例发生静脉危象,皮瓣边缘坏死,换药愈合。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皮瓣无一例发生溃疡、烫伤、磨破等。皮瓣外观平整、颜色接近正常、质地好,2例皮瓣臃肿,1例予以二期手术修薄。皮瓣供区未见明显感觉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技术。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患者,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96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所用的方法是用油纱条或庆大霉素纱布进行湿敷,而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感染发生率等一系列相应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比较,并做出与之相关的评价。结果在对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7d时,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及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比较,比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良很多,两者对比差异比较明显,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有效的真正意义上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于患者的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成效显著,可以有效的免除换药的繁琐程序,让患者最大程度上减轻痛苦,激发患者的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对于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手外伤感染 创面修复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相关性的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纳入排除、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选择比值比(oddsratio,OR)作为预后效应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人群2716例,对照人群2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无关联,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存在显著相关(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0,95%CI1.09-1.79,P=0.008;显性遗传模型OR=1.58,95%CI1.07-2.35,P=0.02;隐性遗传模型OR=1.50,95%CI1.17-1.91,P=0.001;加行遗传模型OR=1.92,95%CI1.18-3.14,P=0.009);同时,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中国人群中也存在显著关联(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35,95%CI1.03-1.76,P=0.03;显性遗传模型OR=1.49,95%CI1.00-2.21,P=0.05;隐性遗传模型OR=1.47,95%CI1.12-1.95,P=0.006;加行遗传模型OR=1.79,95%CI1.08-2.97,P=0.02)。结论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白内障 单核苷酸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入本院治疗的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应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三角韧带铆钉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2.56±0.33)周。结论三角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角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较好,应推广采纳。

  • 标签: 三角韧带 踝关节骨折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不对称双睑皮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不对称双睑皮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入院,经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整形修复治疗)和观察组(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手术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其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不对称双睑皮的效果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小切口去脂 连续埋线重睑术修复 不对称双睑皮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