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度洛西汀治疗,n=80)与参考组(帕罗西汀治疗,n=5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总体评定量表(CGI-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比较,在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优势显著。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准确性,探究联合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检验工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25例及进行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均进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平均红细胞比容)、Hb(血红蛋白)、RBC(电泳红细胞)等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地贫MCV明显下降,且RBC水平下降幅度较缺铁性贫血患者大,采用联合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灵敏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性高达90%以上。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采用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值得推广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进行应用。

  • 标签: 联合检验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诊断意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情绪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调查,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对比患者与正常青年标准心理的评分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评分与正常青年的评分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容易存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惧、敌对等心理障碍,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肝 病毒感染 情绪障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均给予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保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开展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与他人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往训练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期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群中选取156例纳做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盲选分2组各78例,称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应用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结果观察组PANSS指标调节效果更优,对照组稍逊;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23<34.62%),P<0.05。结论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老年期 精神障碍 奥氮平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FAM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雅卒中量表(MESSS)评分和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MESS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FAM评分和ADL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则可以显著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超声检测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12月产后70内在我院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妇124例,取膀胱截石位,经会阴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膀胱颈、子宫、直肠壶腹部的移动度,测量尿道倾斜角、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逼尿肌厚度及膀胱残余尿量,采集图像,记录盆腔脏器在静息及Valsalva动作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4例产妇,检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96例,阳性检出率77.4%(96/124);前盆腔病变75例,其中39例在孕期就有尿失禁发生,8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有67例检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占76.1%,36例剖宫产产妇10例检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占27.8%;124例病例中胎儿体重3500克以上者55例,检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32例,占58.2%,3500克以下者69例,检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3例,占29.7%;96例阳性病例中,经产妇52例,占54.2%,初产妇43例,占44.8%。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28例。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可对患者的盆底结构进行详细显示,明确患者病情,有利于及时掌握盆腔结构的发展情况,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 标签: 女性早期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超声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治疗)及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中医理疗,患者上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 中医理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多潘立酮,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大黄粉外敷神阚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肠鸣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潴留量、腹内压、血乳酸、CRP、PCT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均有所增加,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潴留量、腹内压、CRP及PCT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可促进患者肠鸣音的恢复,降低腹内压并减少胃潴留量,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利于炎症控制,但不能明显改善灌注状态。

  • 标签: 大黄粉外敷 神阙穴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80例本院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预后效果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吞咽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改善 老年脑卒中 吞咽功能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向阿尔兹海默病(AD)年转化率为正常人群的10倍,目前普遍认为,发病关键环节之一是俘淀粉样蛋白(Aβ)在脑部神经元的异常积聚,形成“老年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近年的调查研究分析显示,,SORL1是Aβ蛋白产生过程中在高尔基体外侧防止(Aβ)前体蛋白裂解的固定因素,在Aβ蛋白沉积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NLRP3炎症小体在Aβ产生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为AD研究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目前临床上能够明确诊断的阳性的AD指标有限,同样也是目前基因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那么在Aβ蛋白产生和出现病理变化的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结合测定能帮助aMCI早期识别阻止向AD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阿尔兹海默病(AD),淀粉样归蛋白(A&beta SORL1基因 NLRP3基因 炎症小体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株洲市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促进我地区女性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株洲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在医生协助下完成调查问卷,常规手检。有效问卷数据采用EPIDATA3.1双人录入,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壁脱垂相关因素经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结果共计收回调查问卷2037份,实际有效资料1993份。1993例中1387例患有PFD,患病率69.59%,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339例,患病率67.19%;压力性尿失禁(SUI)682例,患病率34.22%,粪失禁22人(1.10%)。年龄高、体重过重、患有便秘、咳嗽、阴道分娩、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膨出为SUI的危险因素;年龄高、患有便秘、多次妊娠、阴道分娩、尿失禁为POP的危险因素。结论PFD在我市女性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应提倡计划生育、加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及锻炼,适度体力劳动,积极防治便秘、咳嗽等慢性病,加强孕妇学校学习及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PFD的公众认知度和就诊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8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间歇多次扩张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球囊扩张 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8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的39例患者进行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5.15±1.36)分、治疗二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6.64±1.48)分、治疗三个疗程后的VFSS评分(7.19±1.35)分、总有效率(97.4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康复功能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70例OSAH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控制血压、血脂,健康宣教和运动减肥等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43.08±12.73)次/h、(25.63±6.12)次/h、(43.66±10.74)s、(21.53±6.01)s均较治疗前(60.12±15.72)次/h、(59.17±15.18)次/h、(50.42±11.33)s、(50.63±11.67)s减少(t=2.87、2.35、3.47、3.54,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t=2.34、2.42,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血氧饱和度(MSpO2)(70.63±10.72)%、(88.79±7.13)%、(86.84±7.11)%、(91.47±6.10)%均较治疗前(60.54±7.13)%、(60.87±8.64)%、(81.37±6.14)%、(80.79±6.92)%升高(t=2.41、2.11、2.84、2.19,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2.41、2.1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45.86±10.76)、(29.63±7.70)、(64.54±16.87)、(45.63±12.21)ng/L均较治疗前(52.18±11.72)、(51.07±11.09)、(85.37±17.13)、(84.71±16.89)ng/L降低(t=2.14、2.32、2.91、3.16,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t=2.44、2.31,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OSAHS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改善睡眠监测数据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浓度,减轻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正念疗法对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 68 例 择期行介入治疗的 SCAD 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4 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正念疗法 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SAS 、 SDS 、 PQSI 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 、 SD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PSQI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在 SCAD 介入患者中应用 正念疗法 可有效的减少不良情绪,从而可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

  • 标签: 正念疗法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心理应激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舌针 吞咽言语康复训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接受双心医学护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住院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双心医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IL-10以及血皮质醇水平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为其开展双心医学护理模式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心医学护理模式 高血压 冠心病 心理障碍 住院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碳酸锂治疗,试验组采取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评估治疗4周后两组的躁狂评分、用药不良反应,比较随访2年内两组患者的躁狂指标(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躁狂总分为(7.2±4.8)分,低于对照组的(15.0±3.9)分(P<0.05)。随访2年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和(3.7±1.5)次,住院次数分别为(1.0±0.5)次和(2.6±0.5)次,住院时间分别为(2.0±1.9)个月和7.0±8.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躁狂 碳酸锂 丙戊酸钠缓释片